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区妇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深化改革迸发新活力 锐意进取展现新作为

  K 部门乡镇头条
  本报记者 熊程成
  追梦于新时代,巾帼绽露芳华。
  自开州区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五年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深化改革,针对短板弱项精准发力,秉持“有解思维”开拓前行,全力推动自身建设迈向新的高度。奏响巾帼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最强音。
   组织网络全覆盖
  10月24日,我区首个园区妇联在位于临江镇的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成立。同时,还召开了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园区妇女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大家纷纷表示,从此在产业园里,她们也有了“娘家人”。她们将在“娘家人”的引导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生活和工作中发光发热、巾帼建功。
  冬藏万物知寒时。但11月的上海,在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却格外温暖。11月16日,开州区在沪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顺利召开,开州区(上海)流动妇工委也成功改建妇联。
  参加大会的妇女代表们喜悦万千,都认为流动妇联组织“会改联”很有必要。她们都表示今后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号召更多在沪开州妇女姐妹,团结一心,共同拼搏,为助力上海开州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五年来,区妇联制定了《关于推进“三新”领域妇联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妇女微家”建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在异地建立流动妇联组织的工作方案》,建立“三新”领域妇联组织67个,建立“妇女微家”105个,建立流动妇联组织15个,成立执委工作室4个,完成在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中应建尽建妇女组织的工作目标。区妇联围绕“联”字充分发挥引领联系服务职能,推动流动妇联组织建设更有形、妇联工作开展更有质、妇联作用发挥更有效。
  阵地建设出实效
  “三八”妇女节、清明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节点,在赵家街道周都村都有一群身穿红背心、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最亮眼的“周都红”。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五年来,在区妇联的领导下,赵家街道周都村按照“党建统领、文化引领、品牌创领”的思路,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方向,精心打造有辨识度、有影响力、有鲜明特色的妇联“家文化”,扎实推进基层妇女儿童工作示范项目做实、提质、增效。
  五年来,我区以阵地建设为载体提升“组织力”,夯实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阵地根基。全区共建成市级规范化妇女之家109个、儿童之家75个,区级示范型妇女之家、儿童之家42个,基础型妇女之家、儿童之家493个。打造市级家风家教创新实践基地2个,建立基层妇女儿童维权站40个。
  如今,各类基层“家”“站”以贴心的服务,在妇女群众日常生活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成为妇女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
   干部队伍赋能力
  巾帼展风采。2023年5月16日,由区委组织部、区妇联联合举办的“花耀新开州”女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开班。
  此次培训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培训内容涉及新发展理念下如何提升女性领导推动高质量发展能力、新媒体背景下女领导干部职业素养与公务形象塑造管理、艺术涵养等,全区近200名区管女领导干部参加培训。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拓宽大家的眼界、思路、胸襟,为女领导干部搭建一个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
  时间再回溯到2022年7月底的一天,在区文化馆内,一阵婉转、空灵的古筝声,随风飘过。该培训是区妇联联合区文化馆开展的以“花耀新开州”为主题的女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班。培训班一开课,全区400余名女干部陆续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
  五年来,区妇联定期举办基层妇联干部领头雁培训,开展女领导干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联合区文化馆开展女职工素质能力提升系列培训,引领广大妇联干部内修素质、外塑形象。目前,已推荐1名优秀妇女代表参加了中国妇女十三大,推荐组织18名优秀妇女代表参加了市第六次妇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