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祁明用勤劳双手书写幸福篇章
“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祁明种植的茄子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12月16日,在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内,今年54岁的祁明一边忙碌地劳作,一边向记者分享他的幸福故事:“去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我没花一分钱就租到了8个蔬菜大棚,总面积达42.5亩。刚开始大规模种植蔬菜时的启动资金,也是帮扶干部帮忙贷款,后面在种植技术和日常管理中,也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今年,蔬菜长势喜人,预计又将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祁明是厚坝镇石龙村12组村民,2014年,他家因学致贫被纳入建卡贫困户。在帮扶干部向军周的精心帮扶下,祁明发展高山蔬菜产业,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7年,他家成功脱贫摘帽。
  脱贫后的祁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他继续深耕蔬菜大棚,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
  政策助力启新程
  “尽管我已经脱贫7年了,但帮扶干部依然在我身边,为我出谋划策、帮我申请贷款,他们的时刻关心与帮助让我感到无比幸福。”祁明说。
  祁明在脱贫后,他的帮扶干部向军周持续为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从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到就业帮扶,确保他能享受到所有应得的帮扶政策。
  2023年5月,在厚坝镇产业发展中心工作的向军周得知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厚坝镇建设蔬菜大棚时,立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祁明。祁明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个交通便利、技术有保障的地方进行规模种植,这个机会无疑让他眼前一亮。他放下手中的农活,紧跟向军周的脚步来到蔬菜大棚建设点,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申请租赁大棚。
  同年9月,蔬菜大棚建成后,祁明租赁了8个,总面积达42.5亩。更让他高兴的是,作为脱贫户,他享受到了创业租金补贴政策——第一年租金全免,这一政策无疑为他减轻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只要是脱贫户租赁蔬菜大棚,就能享受到这一优惠政策。第一年补贴租金100%,第二年补贴租金90%,第三年补贴租金80%。这样的政策不仅消除了祁明等脱贫户的思想顾虑,更激发了他们创业致富的斗志。”厚坝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方宁说。
  在政策的扶持和帮扶干部的关心下,祁明正以自己的双手书写着脱贫后的新篇章,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金融活水促成长
  “入园后,我面临启动资金的难题,需要购买蔬菜种子、苗木、化肥以及支付人工费用。全靠帮扶干部帮我在银行贷了10万元,解了燃眉之急。”祁明说。
  有了这笔启动资金,祁明立即着手种植蔬菜。在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建议下,他种植了番茄5亩、螺丝椒37.5亩。辛勤耕耘终有回报,2023年,祁明种植的番茄喜获丰收,销售额达10多万元。虽然螺丝椒因病虫害的影响产值不佳,但这并没有打击祁明规模种植蔬菜的信心和决心。
  “祁明非常讲诚信,我帮他贷的10万元,今年8月就还清了。他也很勤奋,从不依赖别人,无论天气如何,他都坚持在蔬菜大棚里劳作。”向军周如是评价。
   技术引领创丰收
  “如今,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蔬菜种植方面提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在蔬菜销售方面进行统一销售,彻底消除了我的后顾之忧。”祁明说,这让他倍感幸福。
  从选种育苗、施肥授粉、病虫害防治到田间管理,每一步都有技术人员蹲点指导。祁明每次遇到种植难题,都会第一时间联系蹲点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会迅速来到他的蔬菜大棚提供免费指导。今年,在技术人员的建议下,祁明选择种植了茄子、番茄、螺丝椒、丝瓜等多种蔬菜。特别是在授粉环节,技术人员详细指导其授粉的时间、方法和用量,确保了蔬菜的顺利生长。
  “今年,我自己在银行贷了20万元,对蔬菜品种进行了改良升级,产量有了大幅提高。”祁明说。
  更让祁明感到幸福的是,他的蔬菜大棚常年为1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高峰期更是达到了36人。能够为村民们解决就业问题,这是他最为自豪和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