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夏日绝句》家国情怀探析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也。”中华文坛几千年,其中的女词人寥寥无几,有才有貌又兼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千秋才女李清照就是其中的翘楚。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父亲李格非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有《洛阳名园记》等著作传世。母亲王氏,也能写文填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喜结良缘。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喜好金石学。两人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妻俩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共同的爱好与兴趣,使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伴侣。诗情画意的生活,成为这一时期亮丽的风景。这时期的词作,反映的是她闺中生活及其思想情感,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短暂的离别、相思。然而,随着金兵南侵,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俘,政局动乱,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
南渡以后,随着金兵的入侵,李清照从一个社会上层的贵妇沦为民间嫠妇。国破家亡的惨祸,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加上目睹了祖国山河破碎和广大人民悲惨命运,更是加深了她对异族的仇恨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愤慨,此时的李清照,已将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牵系在一起,这使她后期作品中的爱国情怀更为强烈。虽为一介女流,却养成男儿般的豪爽之气。如今身处乱世,国家正是用兵之际,奈何一些官员贪生怕死,置大好河山于不顾,哪有什么民族气节?恨只恨自己乃女流之辈,无法上阵杀敌,也只能写些诗词,以表愤慨。
李清照愤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表达了李清照深沉而又复杂的思想情感。首先,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为一个人无论生或死,都应该追求卓越,成就非凡,认为人活着要做杰出的人物,为国家应该建功立业;即使死去,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英雄的赞美,震撼人心。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真正爱国力量的渴望和追求。
其次,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引用“楚汉之争”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兵败垓下“不肯过江东”自刎的古典故事,歌颂了项羽宁死也不当俘虏的悲壮之举,辛辣地讽刺了宋朝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夏日绝句》短短四句,句句掷地有声,热情歌颂了宁死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赞美他是“人杰”“鬼雄”,用托古喻今的手法,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在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和国难当头的形势下偏安江南的统治者,也表达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仍坚持抗金的将士们及中原人民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确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强烈家国情怀的女词人。她的诗词所表现的对社会时事和重大政治问题的深切关注,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李清照的一生,尽管遭到时代风雨的无情摧残,尝尽了人间甘苦,但她始终未向命运屈服,她把自己强烈而又深沉的家国情怀,通过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篇章。
(作者系开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父亲李格非是个知识渊博的学者,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有《洛阳名园记》等著作传世。母亲王氏,也能写文填词。浓厚的文化氛围使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擅诗词,一支生花妙笔,写尽人生的美丽哀愁。她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男儿之豪气。“易安倜傥,有丈夫气。”
李清照18岁时与赵明诚喜结良缘。赵明诚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喜好金石学。两人结婚后,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夫妻俩收集了大量极有价值的金石书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共同的爱好与兴趣,使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相敬如宾”的伴侣。诗情画意的生活,成为这一时期亮丽的风景。这时期的词作,反映的是她闺中生活及其思想情感,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短暂的离别、相思。然而,随着金兵南侵,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俘,政局动乱,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
南渡以后,随着金兵的入侵,李清照从一个社会上层的贵妇沦为民间嫠妇。国破家亡的惨祸,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加上目睹了祖国山河破碎和广大人民悲惨命运,更是加深了她对异族的仇恨和对腐朽统治者的愤慨,此时的李清照,已将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牵系在一起,这使她后期作品中的爱国情怀更为强烈。虽为一介女流,却养成男儿般的豪爽之气。如今身处乱世,国家正是用兵之际,奈何一些官员贪生怕死,置大好河山于不顾,哪有什么民族气节?恨只恨自己乃女流之辈,无法上阵杀敌,也只能写些诗词,以表愤慨。
李清照愤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表达了李清照深沉而又复杂的思想情感。首先,诗的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为一个人无论生或死,都应该追求卓越,成就非凡,认为人活着要做杰出的人物,为国家应该建功立业;即使死去,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对英雄的赞美,震撼人心。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英雄主义的崇尚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真正爱国力量的渴望和追求。
其次,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引用“楚汉之争”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兵败垓下“不肯过江东”自刎的古典故事,歌颂了项羽宁死也不当俘虏的悲壮之举,辛辣地讽刺了宋朝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夏日绝句》短短四句,句句掷地有声,热情歌颂了宁死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赞美他是“人杰”“鬼雄”,用托古喻今的手法,有力地揭露和抨击了在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和国难当头的形势下偏安江南的统治者,也表达了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仍坚持抗金的将士们及中原人民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确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强烈家国情怀的女词人。她的诗词所表现的对社会时事和重大政治问题的深切关注,都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李清照的一生,尽管遭到时代风雨的无情摧残,尝尽了人间甘苦,但她始终未向命运屈服,她把自己强烈而又深沉的家国情怀,通过手中的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谱写了一曲曲爱国篇章。
(作者系开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