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咫尺“冷宫”处,他为中国传统建筑“守魂”
地宫藏宝
这里本是一处荒河滩,重庆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在这处荒河滩上修建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与之相毗邻的还有一座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展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
我对这里太熟悉了,5年前,就在这个地方,我给刘光瑞磕了头,那年我14岁,成为了刘光瑞的入室弟子,刘氏刺熨疗法第15代传人。
我的师父刘光瑞是重庆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的馆长。
去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并没选择进高校学习中医,而是考上了重庆大学学习建筑。
在师父的众多弟子中,我也算是另辟蹊径,不过这并不算“背叛师门”,毕竟我也还算是捡拾起了师父的衣钵——对建筑的爱,对另一种中国文化的爱。
匾,古字如“扁”,诗意悠长。其本意为户口册,后来逐渐演变为亭台楼榭的名牌、宅子店堂的标志,与附着的建筑珠璧交辉。因多悬挂于建筑上方,又被称为匾额。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融合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和建筑艺术的传统民族艺术,也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陈从周在《说园》中将匾联比作“人之眉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从内容到款式,从材质到风格,匾额都与建筑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文化珠联璧合的范例。无论是亭台楼阁、宅院庙堂,匾额都是如影随形,悬挂其上的字句,如流淌的时间,叙述着曾经的故事。
三十年前,师父从零起步开始进行匾额的收藏和研究,如今师父收藏的匾额总数已突破三千多块了。对于这三千多块宝贝,师父说得更简洁和生动:匾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眼睛,“画龙点睛”,龙就会活,建筑有了匾,也就有了魂!
寻匾奇遇
相对于很多博物馆而言,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展陈方面略显粗糙,对于展品的说明,多为分类、用途等概况性的文字,而对每一件具体的匾额,却没有单独的介绍。要真正了解到每一块匾额的故事,最好还是等到师父本人来一一讲解,因为这些匾额都是他一块一块收回来的,每一块独特的故事他都如数家珍。每一块残匾都是师父的心头宝,每一块的故事他都可以给你摆上半个小时的龙门阵。师父解说时的“口头禅”就是——“试想一下,它们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荣耀?又怎样被遗弃?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师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匾额收藏之旅。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打听哪里有匾额,二十多年里他将大量闲暇时间用于跑村窜乡,时常走进别人家去掀开床脚、抬看门板、钻进柴房倒腾待烧的木板。师父甚至在猪圈中展开过一场“匾额救援行动”。那是在四川宜宾李庄的一户农家,“当时我是去那个农家收医书,听到一旁的猪圈里几头小猪儿在拱圈,就走过去伸手逗小猪,无意中手碰到了作猪圈门的挡板,板上有字,我一摸感觉是块匾额,嘿,果然就是。”可惜的是那户农家为了配合猪圈的尺寸,改门的时候把这块匾锯短了,还在后面钉了活页和门栓。不过多亏有师父周密入微的观察,这块残匾才得以重现世间,虽不复昔日风光,但总也可脱身豕牢,再为世人瞩目。
馆内还陈列着名人匾,匾额是很看重题写者的名气的,所以名人匾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里的名人匾的计量单位不是“块”,而是以“批”计量。这批名人匾的来历可以追溯为一个传奇故事。它们本来由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收藏,他热爱中国文化,娶了中国女孩为妻,也收藏了一批中国的名人匾,当他的夫人不幸病逝之后,他心灰意冷就想回到日本故土,这个日本人希望给这批匾找到一个好的归属。这个消息传到了师父的耳朵里。两人见面,话没说两句,日本人看到杂志上对师父的专访就已经热泪盈眶,相信了他是真正热爱匾额收藏的,庆幸给这批匾找到了最好的归属。师父将这三十多块名人匾设立了专区进行展示,也将这个故事讲述给所有人,“你们看,日本人都很重视我们的这些宝贝,啧啧……我要帮国家把这些宝贝收捡好。”
三千块匾,就有三千段传奇故事。
否极泰来
步入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这里如同一座“地宫”,展示着师父的三千珍宝,每一块都是古老建筑的精神之眼。刘光瑞,这位匾额的守护者,用心收藏了这些岁月的印记。他说:“西安有‘碑林’,我们重庆也有‘匾林’。”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如一株古老的树根植于土壤,将历史的落叶汇聚成浓墨重彩的画卷。
师父最初只收藏了三百多块匾,在其中精挑细选出了一百块精品匾额在湖广会馆以匾额分馆形式展出,剩下的层层叠叠地堆码在大坪七牌坊的老宅里。没承想,师父的收藏瘾很大,开弓没有回头箭,只不过十年时间,他收藏的匾额总数就突破了三千多块,由于原址陈列面积较小,于是他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元,在李子坝的荒河滩上修建了新的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新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师父高兴地说:“我这些‘沉睡’了多年的宝贝终于可以出来亮亮相了。”
可谁又能料到,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命运多舛,这十年里师父在金钱和心力上都付出了太多。
文化,在某些时刻往往会成为一种累赘,善意,在很多时候往往会招致更多的猜测。尽管博物馆坚持常年免费开放,每年百多万元的基本运营费用也都靠师父自筹,但庭院寂寥,而且各种麻烦不断。
2020年夏天的那场洪水是博物馆建馆以来遭受到的最大一次灾难,洪水陡涨,博物馆底楼五米多高的架空层遭遇灭顶之灾,展陈层被淹一米多,街道群众、武警战士纷纷前来帮忙抢险,华岩寺的道坚大和尚也带着义工前来助战。我也和父亲一起前往博物馆帮助抢险和灾后的清淤、复建,印象深刻。
十余块匾被洪水冲走,四十余块匾遭遇水淹,但大多数匾额安然无恙。
正如一块匾额上所书的那句话,“否极泰来”,2020年12月,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而中小学生游学活动也渐渐占满了每一个周末,重庆市文物局也拨付资金帮助对部分残损匾额进行修复……
悟道求真
我曾纠结于拜入师门,却没有多少时间跟着师父学习中医,师父却是不慌不忙地对我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他说,中医,并不是一种术,而是道,这个道的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学习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来学习中医,那就是一通百通,轻轻松松。
在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地面空旷的停车场上,立着一块硕大的匾,高四米多,宽有十米,煞是醒目。匾额上只有四个硕大的字:“悟道求真”。
这是整个博物馆里最大的一块匾,同时也是历史最短的一块匾,这块匾存世不过十多年时间,是师父请工匠制作的。但是,我知道,这块匾才是历史最长久的一块匾,这四个字已经流传了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准确地说,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师门的教诲,一代代的传承。告诫我们,不管是做学问、研医术,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师父一直说,所有的收藏,都只是代历史作保管,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这条巨龙身上的一块鳞片,我们看不见这条龙的整体,但每当我们触摸这一块块鳞片时,就能感受到这条巨龙的心跳。
没事的时候我会合上书本经常到博物馆里去走一走,这些匾额,仿佛就是建筑的灵魂,是文化的承载者,在这座博物馆里,它们以“层层叠叠”的方式展陈,不仅点亮了整个建筑,更为文化的传承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这一片“匾林”中,每一块匾额都是一篇篇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向世人述说着千年的沧桑和辉煌。
(作者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3级学生)
这里本是一处荒河滩,重庆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在这处荒河滩上修建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与之相毗邻的还有一座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展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
我对这里太熟悉了,5年前,就在这个地方,我给刘光瑞磕了头,那年我14岁,成为了刘光瑞的入室弟子,刘氏刺熨疗法第15代传人。
我的师父刘光瑞是重庆市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的馆长。
去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并没选择进高校学习中医,而是考上了重庆大学学习建筑。
在师父的众多弟子中,我也算是另辟蹊径,不过这并不算“背叛师门”,毕竟我也还算是捡拾起了师父的衣钵——对建筑的爱,对另一种中国文化的爱。
匾,古字如“扁”,诗意悠长。其本意为户口册,后来逐渐演变为亭台楼榭的名牌、宅子店堂的标志,与附着的建筑珠璧交辉。因多悬挂于建筑上方,又被称为匾额。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融合辞赋诗文、书法篆刻和建筑艺术的传统民族艺术,也是古建筑的必然组成部分。陈从周在《说园》中将匾联比作“人之眉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从内容到款式,从材质到风格,匾额都与建筑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是中国古典建筑与文化珠联璧合的范例。无论是亭台楼阁、宅院庙堂,匾额都是如影随形,悬挂其上的字句,如流淌的时间,叙述着曾经的故事。
三十年前,师父从零起步开始进行匾额的收藏和研究,如今师父收藏的匾额总数已突破三千多块了。对于这三千多块宝贝,师父说得更简洁和生动:匾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眼睛,“画龙点睛”,龙就会活,建筑有了匾,也就有了魂!
寻匾奇遇
相对于很多博物馆而言,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在展陈方面略显粗糙,对于展品的说明,多为分类、用途等概况性的文字,而对每一件具体的匾额,却没有单独的介绍。要真正了解到每一块匾额的故事,最好还是等到师父本人来一一讲解,因为这些匾额都是他一块一块收回来的,每一块独特的故事他都如数家珍。每一块残匾都是师父的心头宝,每一块的故事他都可以给你摆上半个小时的龙门阵。师父解说时的“口头禅”就是——“试想一下,它们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荣耀?又怎样被遗弃?它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师父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匾额收藏之旅。每走到一个地方他就打听哪里有匾额,二十多年里他将大量闲暇时间用于跑村窜乡,时常走进别人家去掀开床脚、抬看门板、钻进柴房倒腾待烧的木板。师父甚至在猪圈中展开过一场“匾额救援行动”。那是在四川宜宾李庄的一户农家,“当时我是去那个农家收医书,听到一旁的猪圈里几头小猪儿在拱圈,就走过去伸手逗小猪,无意中手碰到了作猪圈门的挡板,板上有字,我一摸感觉是块匾额,嘿,果然就是。”可惜的是那户农家为了配合猪圈的尺寸,改门的时候把这块匾锯短了,还在后面钉了活页和门栓。不过多亏有师父周密入微的观察,这块残匾才得以重现世间,虽不复昔日风光,但总也可脱身豕牢,再为世人瞩目。
馆内还陈列着名人匾,匾额是很看重题写者的名气的,所以名人匾也是最具收藏价值的。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里的名人匾的计量单位不是“块”,而是以“批”计量。这批名人匾的来历可以追溯为一个传奇故事。它们本来由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日本人收藏,他热爱中国文化,娶了中国女孩为妻,也收藏了一批中国的名人匾,当他的夫人不幸病逝之后,他心灰意冷就想回到日本故土,这个日本人希望给这批匾找到一个好的归属。这个消息传到了师父的耳朵里。两人见面,话没说两句,日本人看到杂志上对师父的专访就已经热泪盈眶,相信了他是真正热爱匾额收藏的,庆幸给这批匾找到了最好的归属。师父将这三十多块名人匾设立了专区进行展示,也将这个故事讲述给所有人,“你们看,日本人都很重视我们的这些宝贝,啧啧……我要帮国家把这些宝贝收捡好。”
三千块匾,就有三千段传奇故事。
否极泰来
步入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这里如同一座“地宫”,展示着师父的三千珍宝,每一块都是古老建筑的精神之眼。刘光瑞,这位匾额的守护者,用心收藏了这些岁月的印记。他说:“西安有‘碑林’,我们重庆也有‘匾林’。”这种独特的文化传承,如一株古老的树根植于土壤,将历史的落叶汇聚成浓墨重彩的画卷。
师父最初只收藏了三百多块匾,在其中精挑细选出了一百块精品匾额在湖广会馆以匾额分馆形式展出,剩下的层层叠叠地堆码在大坪七牌坊的老宅里。没承想,师父的收藏瘾很大,开弓没有回头箭,只不过十年时间,他收藏的匾额总数就突破了三千多块,由于原址陈列面积较小,于是他自筹资金两千多万元,在李子坝的荒河滩上修建了新的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新馆陈列面积为3000平方米。师父高兴地说:“我这些‘沉睡’了多年的宝贝终于可以出来亮亮相了。”
可谁又能料到,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命运多舛,这十年里师父在金钱和心力上都付出了太多。
文化,在某些时刻往往会成为一种累赘,善意,在很多时候往往会招致更多的猜测。尽管博物馆坚持常年免费开放,每年百多万元的基本运营费用也都靠师父自筹,但庭院寂寥,而且各种麻烦不断。
2020年夏天的那场洪水是博物馆建馆以来遭受到的最大一次灾难,洪水陡涨,博物馆底楼五米多高的架空层遭遇灭顶之灾,展陈层被淹一米多,街道群众、武警战士纷纷前来帮忙抢险,华岩寺的道坚大和尚也带着义工前来助战。我也和父亲一起前往博物馆帮助抢险和灾后的清淤、复建,印象深刻。
十余块匾被洪水冲走,四十余块匾遭遇水淹,但大多数匾额安然无恙。
正如一块匾额上所书的那句话,“否极泰来”,2020年12月,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而中小学生游学活动也渐渐占满了每一个周末,重庆市文物局也拨付资金帮助对部分残损匾额进行修复……
悟道求真
我曾纠结于拜入师门,却没有多少时间跟着师父学习中医,师父却是不慌不忙地对我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他说,中医,并不是一种术,而是道,这个道的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学习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来学习中医,那就是一通百通,轻轻松松。
在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地面空旷的停车场上,立着一块硕大的匾,高四米多,宽有十米,煞是醒目。匾额上只有四个硕大的字:“悟道求真”。
这是整个博物馆里最大的一块匾,同时也是历史最短的一块匾,这块匾存世不过十多年时间,是师父请工匠制作的。但是,我知道,这块匾才是历史最长久的一块匾,这四个字已经流传了十几代人,甚至更长的时间,准确地说,这四个字就是我们师门的教诲,一代代的传承。告诫我们,不管是做学问、研医术,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师父一直说,所有的收藏,都只是代历史作保管,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这条巨龙身上的一块鳞片,我们看不见这条龙的整体,但每当我们触摸这一块块鳞片时,就能感受到这条巨龙的心跳。
没事的时候我会合上书本经常到博物馆里去走一走,这些匾额,仿佛就是建筑的灵魂,是文化的承载者,在这座博物馆里,它们以“层层叠叠”的方式展陈,不仅点亮了整个建筑,更为文化的传承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在这一片“匾林”中,每一块匾额都是一篇篇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向世人述说着千年的沧桑和辉煌。
(作者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23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