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品味书法之美
■ 李善明
  好东西需要品。品,慢吞细咽,嚼其味,通心感性。品酒品茶品书画。品位在于欣赏者的认知度和多方面的艺术修养,能否与作者同频共振,情感共鸣;能否捕捉弦外之音的精神启迪;能否感知其艺术价值与社会功效;能否领略其传承性、独创性及其隽永韵味;能否体悟其思想性,感知其高度。
  一、书法的感知与表达
  很多人把书法简单理解成写字,随着时代的进步,书法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艺术性逐渐增强,大多数人对书法的艺术认知度有限。中国人基本都能写读楷书、行书,对篆书与草书就无法辨认了,就像读“天书”,只有对习篆习草有研究的人才能搞得懂。在书法展中往往要求篆书、草书要有释文,也是为了帮助人认读。
  书法的基本功能是记叙,把一个事记下来传下去是书写的目的。现在的主题书法展,文字内容要求切题,要通过书写来传达文字中的感情。有人认为,书法创作是二次创作,在理解文辞创作的基础上,选什么样的形式、书体,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就是书意与文意的融合,通过书法的独特方式触及人心,传递情感,以书法美感人。书法是艺术的表达,笔墨情趣蕴含着人文观照、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王羲之的《兰亭序》及手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等,都饱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记述了当年的事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二、书法传承的特殊性与时代性
  中国书画都讲究传承,面对一幅作品,人们首先观其是否从古法来,其次才观其笔法与结字、用墨方法与章法结构等。二王的笔情墨韵是文人书法,讲究的是信手拈来流畅书写,无刻意雕琢,顺其自然,求其性达其韵。有人说审美随时代变化,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意韵。按地域可划分为北碑南帖,碑讲究雄强与线条的质感,帖讲究秀美与线条的干净。几千年来都有人想在书法上创新,不断研究碑帖如何融合。何绍基深研颜字,有所突破,变雄强凝重为流畅随意与意趣横生。扬州八怪也求其变,同样不失为探索者的新路标。当代书法进入展厅后,追求感官刺激与制作效果,没有深入传统,缺乏人文情怀,能够流传后世的东西不多。因此,展览只能让人名噪一时,文人书法才能维持久远。
  三、书法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文字史也是书法发展史。汉字的源头是象形文字甲骨文,随着青铜器的大量使用,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青铜制成的钟鼎和石鼓上,此时被称为钟鼎文,也称金文。我们平时了解的大篆其实就是包括金文、籀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和其他各诸侯国的文字在内的文字的统称。秦始皇统一文字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产生了小篆,后来由于小篆的书写过于规范,书写速度很慢,民间为便于书写,将篆书变圆为方、变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为秦隶。汉代隶书盛行,但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不过,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起笔写成蚕头收笔形成雁尾的特征。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很盛行,晋代的二王书法至今仍被人们作为范例学习。唐朝时期,为便于快写,演变出了草书。草书又分大草(狂草)和小草,大草又被称为一笔书,一笔写下来,势贯气连,行云流水,意韵流畅,自由书写不受拘束,最能表达笔情墨韵,后有人提出草书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从前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书法的发展是在传承上的创新,有根有脉。
  四、书法创新的维度与把控
  传承与创新是书法发展永久的话题,如何把握才能不偏离书法的范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当前,日本书法及西方现代艺术强势来袭,现代艺术逐渐转嫁到中国书法上来,比如,三维书法、形体艺术与书法的结合等,各种新形式吸人眼球,让人眼花缭乱,似乎只有作秀才叫艺术,这种现象不仅误导了大批的书法人士,更让中国书法失去了原有的本真和纯粹。
  中国书法之所以几千年流传不断,是因为其符合中国式审美,以文字为支架,完美融合文辞的美与书法法度美以及书意美。书法要承载起文以载道的功能,要表达法度与意味,离开了这些,就只是徒有其表,热闹疯狂一阵子后终将被历史淘汰。
  五、关于书法的美丑
  书法的美千姿百态。而现如今,审美越来越单一化,一些人将超出自己认知的书法作品粗暴地归类为丑书,比如,将白砥、沃兴华、曾来德、何应辉等人的书法作品均列入丑书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欣赏,会发现他们在书法的探索与实践上,敢为人先,不断突破,寻找符合他们自己的审美语言。因此,在艺术上允许探索,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推动书法发展的一般规律,反之,只听一家之言只懂一家之美则会偏离书法规律,阻塞长久发展。
  简言之,书法有度,品味过程中要观其文意,看其传承,从文字深处细细思索,方可体会书法之美。
  (作者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第三、第四届理事,开州区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