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乡村民宿产业提档升级的四点建议
乡村民宿是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新业态,是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开州区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功能,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在统筹规划、特色经营、规范管理、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亟需优化规划布局、创新经营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强化要素支撑,以民宿产业提档升级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高品质产品满足高品质生活,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贡献农文旅力量。
一、存在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够,资源难“整合”。一是规模集聚效应不显。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对乡村民宿发展出台统一的规划,对乡村民宿的开发和发展缺少科学的指导意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不均衡、布局分散,大德九岭、满月顶星、长沙香草等民宿相隔甚远,未形成相当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群区域,难以满足游客旺盛的高品质休闲度假需求。二是行业统一标准不明。目前乡村民宿没有行业协会、社会服务体系的限制,虽然重庆有明确的规范文件,但大多数民宿证照手续未完善,开发者们仍按照自己的想法各自为战,在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卫生、安全、服务等标准上降格以求,导致民宿行业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三是创意设计底蕴不深。部分乡村民宿设计是借鉴成功的乡村酒店、农家乐案例进行改进式模仿,主题不突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加之忽视了乡土味道、乡风民俗、农耕情怀等源于乡村、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文化元素,丢掉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沉淀的文化底蕴,造成与乡村本身脱节。
(二)特色经营不显,理念难“黏合”。一是经营模式转变不够。部分乡村民宿经营者对旅游和民宿的认知差别很大,基本为小微个体化经营,以自建房家庭经营为主,呈现自主型和分散性的特点,在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二是经营业态开发不足。部分乡村民宿经营业态大多只有“吃”和“住”,以打牌、垂钓、唱歌为主,虽然开发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农旅融合产品,但观光、采摘、体验产品较少,娱乐、购物、消遣型业态匮乏,造成回头客流失严重。加之宣传推广范围有限,导致本地旅游品牌吸引力受到影响。三是经营效率转化不高。部分乡村民宿以吸引本区市民和周边游客短期游为主,普遍存在“旺季客源爆满、一房难求,淡季客源稀少、空房待客”的经营潮汐现象,诸如半坡人家、善贷农庄、千桂山庄等民宿淡季收益难以保障。
(三)规范管理不严,供给难“聚合”。一是协调监管力度不够。乡村民宿监管涉及文旅、住建、市场监管和消防等监管部门,缺乏牵头和统筹协调部门,各职能部门仅围绕各自的权限范围进行审批和监管,管理范围和管理标准参差不齐。同时,监管手段单一,预防风险和严格监控的能力较弱,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二是自主管理能力不强。部分乡村民宿由村民自行管理,尚未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缺乏正规的管理条例和体系,从业人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培训,诸如收费标准乱、消费者维权难、消费价格与民宿设备不匹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贴心服务意识不强。部分乡村民宿主动服务和贴心服务做得不到位,缺乏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忽略对游客的个性化服务,对游客态度冷漠且不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诸如清洁卫生打扫不彻底,床单、被套、洗漱用品不及时更换消毒等细节问题极易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要素保障不足,措施难“联合”。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部分乡村民宿通达条件有限,硬件配套薄弱,居住环境嘈杂,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诸如道路缺少规范标识,公共服务设施缺少旅游厕所、停车场、生活超市、医务室、便利店,基础设施缺少水电、通信等,给旅居度假游客生活带来不便。二是人才队伍配置不优。随着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凸显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多数为本地留守居民,而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专业化管理、运营和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导致乡村民宿普遍重外形设计轻内涵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强,呈现出“精品酒店化、宾馆化、旅店化”的倾向。三是融资渠道不畅。目前,针对乡村民宿的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扩大现有规模的需求,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也未针对乡村民宿提供专门的保险产品和融资帮扶,导致乡村民宿开发者融资成本高、融资贷款难,从而错失一些发展良机。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规划布局,“全领域”提升资源“整合”力。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完善乡村民宿产业政策,以生态、精致、特色的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编制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乡村民宿发展规划线路图。二是统一制定行业标准。成立民宿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服务规范,在乡村民宿建设设计、设施设备、卫生、安全、服务等方面统一标准,开展乡村民宿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引领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嵌入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IP,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在农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技术支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民宿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民宿产业提档升级。
(二)创新经营体系,“全方位”凝聚理念“黏合”力。一是致力转变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建整合资源优势,通过盘活利用、废弃改造闲置资产的方式,多方市场化运作,用民宿为乡村引流,探索由村集体、政府投资平台、民宿品牌运营方三方携手的共富发展新路子,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二是全力开发经营业态。充分考虑本地民宿特色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寻找吸引游客的独特卖点,聚焦一个主题,建好一个产品,打造一个品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现多样化与个性化定制,打造“民宿+文创”“民宿+研学”“民宿+美食”“民宿+康养”等有品位、有乡愁、有体验的民宿新业态,形成吃、住、养、游、购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三是着力提升经营效率。通过放大高峰期的流量,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旺季带淡季,促短时游变长期游,让游客光顾的频率多起来,把淡季做上去,开源与节流并重,解决游客潮汐现象的难题。
(三)提高管理能力,“全链条”增强供给“聚合”力。一是加大协调监管力度。政府加强监管制度的探索谋划,由区发改委牵头,会同文旅、住建、市场监管和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制定乡村民宿专项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打造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携程、美团等OTA平台信息统计功能,选择一套适合自身的民宿管理系统,简化入住流程,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推出民宿美食家、民宿管家、民宿导游等证书考评制度,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三是增强贴心服务意识。邀请职业院校的专业人士进行对口指导,建立民宿服务制度,规范民宿服务流程,强化自律管理与服务,对民宿主人、民宿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乡村民宿的服务水平。
(四)强化要素支撑,“全过程”助推措施“联合”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盘活各类政策,整合各类资金,推进乡村民宿集聚区污水管网、燃气管线、环境整治、人行步道、公共区域绿化设计、文化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宿产业发展综合体,承担主题民宿活动、娱乐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特色农产品和美食供销等功能,提升乡村民宿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和特色吸引力。二是优化人才队伍配置。优化人才招引机制,重点引进一批理念先进、眼光前卫的精英投资者、企业家、乡贤人士等参与乡村民宿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高校达成订单式培养、实习式培训、定向式培育的合作意向,持续开展民宿设计、经营、管理、法律等业务培训,培育和孵化乡村旅游人才。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多元融资渠道。就政府而言,对经营规范的乡村民宿给予租金、床位和餐位补贴,且对年客流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乡村民宿给予奖励资金。就企业而言,鼓励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乡村民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星级差异化确定贴息幅度及授信额度。就社会而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招揽集团运营、吸引民资入股、PPP等项目形式,共促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
执笔:邓钧升(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一、存在问题
(一)统筹规划不够,资源难“整合”。一是规模集聚效应不显。目前相关部门尚未对乡村民宿发展出台统一的规划,对乡村民宿的开发和发展缺少科学的指导意见,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不均衡、布局分散,大德九岭、满月顶星、长沙香草等民宿相隔甚远,未形成相当规模和较高知名度的民宿集群区域,难以满足游客旺盛的高品质休闲度假需求。二是行业统一标准不明。目前乡村民宿没有行业协会、社会服务体系的限制,虽然重庆有明确的规范文件,但大多数民宿证照手续未完善,开发者们仍按照自己的想法各自为战,在建筑设计、设施设备、卫生、安全、服务等标准上降格以求,导致民宿行业发展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三是创意设计底蕴不深。部分乡村民宿设计是借鉴成功的乡村酒店、农家乐案例进行改进式模仿,主题不突出、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加之忽视了乡土味道、乡风民俗、农耕情怀等源于乡村、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文化元素,丢掉了传统的建筑结构和沉淀的文化底蕴,造成与乡村本身脱节。
(二)特色经营不显,理念难“黏合”。一是经营模式转变不够。部分乡村民宿经营者对旅游和民宿的认知差别很大,基本为小微个体化经营,以自建房家庭经营为主,呈现自主型和分散性的特点,在服务品质和服务质量上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二是经营业态开发不足。部分乡村民宿经营业态大多只有“吃”和“住”,以打牌、垂钓、唱歌为主,虽然开发出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农旅融合产品,但观光、采摘、体验产品较少,娱乐、购物、消遣型业态匮乏,造成回头客流失严重。加之宣传推广范围有限,导致本地旅游品牌吸引力受到影响。三是经营效率转化不高。部分乡村民宿以吸引本区市民和周边游客短期游为主,普遍存在“旺季客源爆满、一房难求,淡季客源稀少、空房待客”的经营潮汐现象,诸如半坡人家、善贷农庄、千桂山庄等民宿淡季收益难以保障。
(三)规范管理不严,供给难“聚合”。一是协调监管力度不够。乡村民宿监管涉及文旅、住建、市场监管和消防等监管部门,缺乏牵头和统筹协调部门,各职能部门仅围绕各自的权限范围进行审批和监管,管理范围和管理标准参差不齐。同时,监管手段单一,预防风险和严格监控的能力较弱,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二是自主管理能力不强。部分乡村民宿由村民自行管理,尚未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缺乏正规的管理条例和体系,从业人员也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培训,诸如收费标准乱、消费者维权难、消费价格与民宿设备不匹配、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三是贴心服务意识不强。部分乡村民宿主动服务和贴心服务做得不到位,缺乏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忽略对游客的个性化服务,对游客态度冷漠且不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诸如清洁卫生打扫不彻底,床单、被套、洗漱用品不及时更换消毒等细节问题极易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要素保障不足,措施难“联合”。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部分乡村民宿通达条件有限,硬件配套薄弱,居住环境嘈杂,公共服务设施落后。诸如道路缺少规范标识,公共服务设施缺少旅游厕所、停车场、生活超市、医务室、便利店,基础设施缺少水电、通信等,给旅居度假游客生活带来不便。二是人才队伍配置不优。随着乡村空心化现象的凸显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乡村民宿从业人员多数为本地留守居民,而与之相匹配的具有专业化管理、运营和服务能力的人才队伍严重匮乏,导致乡村民宿普遍重外形设计轻内涵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强,呈现出“精品酒店化、宾馆化、旅店化”的倾向。三是融资渠道不畅。目前,针对乡村民宿的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扩大现有规模的需求,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也未针对乡村民宿提供专门的保险产品和融资帮扶,导致乡村民宿开发者融资成本高、融资贷款难,从而错失一些发展良机。
二、对策建议
(一)优化规划布局,“全领域”提升资源“整合”力。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完善乡村民宿产业政策,以生态、精致、特色的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充分考虑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编制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乡村民宿发展规划线路图。二是统一制定行业标准。成立民宿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和服务规范,在乡村民宿建设设计、设施设备、卫生、安全、服务等方面统一标准,开展乡村民宿等级评定动态管理机制,引领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文化赋能乡村产业。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农耕文化、非遗文化等多元文化资源,嵌入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IP,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相关部门在农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给予政策、技术支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推动乡村民宿与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民宿产业提档升级。
(二)创新经营体系,“全方位”凝聚理念“黏合”力。一是致力转变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党建整合资源优势,通过盘活利用、废弃改造闲置资产的方式,多方市场化运作,用民宿为乡村引流,探索由村集体、政府投资平台、民宿品牌运营方三方携手的共富发展新路子,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二是全力开发经营业态。充分考虑本地民宿特色和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寻找吸引游客的独特卖点,聚焦一个主题,建好一个产品,打造一个品牌,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现多样化与个性化定制,打造“民宿+文创”“民宿+研学”“民宿+美食”“民宿+康养”等有品位、有乡愁、有体验的民宿新业态,形成吃、住、养、游、购一体化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三是着力提升经营效率。通过放大高峰期的流量,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旺季带淡季,促短时游变长期游,让游客光顾的频率多起来,把淡季做上去,开源与节流并重,解决游客潮汐现象的难题。
(三)提高管理能力,“全链条”增强供给“聚合”力。一是加大协调监管力度。政府加强监管制度的探索谋划,由区发改委牵头,会同文旅、住建、市场监管和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制定乡村民宿专项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打造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提高自主管理能力。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携程、美团等OTA平台信息统计功能,选择一套适合自身的民宿管理系统,简化入住流程,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推出民宿美食家、民宿管家、民宿导游等证书考评制度,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三是增强贴心服务意识。邀请职业院校的专业人士进行对口指导,建立民宿服务制度,规范民宿服务流程,强化自律管理与服务,对民宿主人、民宿从业人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乡村民宿的服务水平。
(四)强化要素支撑,“全过程”助推措施“联合”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依托乡村振兴战略,盘活各类政策,整合各类资金,推进乡村民宿集聚区污水管网、燃气管线、环境整治、人行步道、公共区域绿化设计、文化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民宿产业发展综合体,承担主题民宿活动、娱乐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特色农产品和美食供销等功能,提升乡村民宿集聚区的承载能力和特色吸引力。二是优化人才队伍配置。优化人才招引机制,重点引进一批理念先进、眼光前卫的精英投资者、企业家、乡贤人士等参与乡村民宿的建设、经营和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高校达成订单式培养、实习式培训、定向式培育的合作意向,持续开展民宿设计、经营、管理、法律等业务培训,培育和孵化乡村旅游人才。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发力,积极探索多元融资渠道。就政府而言,对经营规范的乡村民宿给予租金、床位和餐位补贴,且对年客流量达到一定标准的乡村民宿给予奖励资金。就企业而言,鼓励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推出支持乡村民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按照星级差异化确定贴息幅度及授信额度。就社会而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招揽集团运营、吸引民资入股、PPP等项目形式,共促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
执笔:邓钧升(区委党校教研室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