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诗词里的劳动传承
■ 陈进
  “五一”国际劳动节徐徐拉开夏日的氛围,乡村正式进入热火朝天的农忙时节。行走乡间,“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鲜活在眼前。我沉醉于这诗意的画面,仿佛穿越了千年的历史尘埃,与翁卷同行南宋,邂逅在乡村。
  四周春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雾气,使得整个景象看起来有些朦胧,给人以宁静和遐想的空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山上的绿意早已如波涛般翻滚,桑树林轮番捧出新绿,新长出的嫩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亮,两三个背着竹筐的女子,穿梭在树木之间,伸手采摘着那些嫩绿的叶子。
  我们没有打搅她们劳动,静静地穿过稻田。农民们正忙着插秧。他们弯着腰,双手熟练地在水田里舞动,嫩绿的秧苗经过他们的手后便站成了整齐的队列。农民以碧绿山川为背景,以天光云影作衬托,用俯身低头的姿势种植希望,已经传承了几千年。翁卷不语,他深知这幅画作背后蕴含的巨大能量,因而挥笔续写了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我紧跟诗人的步伐,捕捉劳动场景,就像在时间的河流里采风。不知不觉来作别翁卷,独自来到一条江边,但见一叶扁舟摇荡在滚滚的江潮里。此时风浪滔天,小船摇摇欲坠,而船上的人则娴熟地跟着晃来晃去,不时有打捞动作。我掏出手机正欲拍照,被身旁一个表情凝重的瘦削男子所吸引。他口中喃喃有词:“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难道他就是范仲淹,那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北宋政治家?此时,应该正为治理吴淞江在现场察看吧。我不敢惊扰正在工作的人,悄悄用手机捕捉了画面。这样的一幕让我甚是感慨:劳动的辛苦从来都与快乐并存,而劳动的成果往往与理想同根。
  我继续穿越在时间长廊里,一会儿在宋朝,一会儿在唐朝:我见着了梅尧臣笔下“陶尽门前土”的泥瓦匠;见着了范成大田园生活中“昼出耘田夜绩麻”忙碌的农夫;见着了秦韬玉吟咏“敢将十指夸针巧”的织女;也见着了李白高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的冶炼工;以及王昌龄持续关注“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边塞军人……
  插秧、养蚕、捕鱼、制陶、冶炼、打仗……每个行业的人都在努力拼搏。天道酬勤,世界因为劳动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现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精细,虽然部分传统劳动方式已被科技取代,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动方式虽然与古人不同,劳动的精神始终未变。它依然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
  劳动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根本。我们当铭记劳动的艰辛与美好,珍视劳动的成果与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