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避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五点建议
近年来,开州区以全域旅游为统领,全力打造“大三峡大秦巴结合部国际旅游度假区”,让绿水青山激活避暑经济,把“凉资源”变成“热产业”,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但还存在客源流失“大”、基础设施“差”、产业链条“短”、服务水平“低”、监管力度“弱”等“五大短板”,亟待统筹解决,助推我区避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存在短板
(一)客源流失“大”。一是市外流失严重。开发较早的湖北、贵州等地吸引了康养、避暑、休闲的主力客户,区内离退休干部、教师群体、成功人士在湖北谋道、利川和贵州桐梓等地置业近3万户,暑期赴该地区避暑者更是超10万人,远高于区内马营、岩水等地避暑人数。二是市内竞争激烈。开城高速公路开通后,一批能自驾、思想活跃、经济实力较强、喜欢新环境、爱好新事物、追求新体验的年轻新锐客户,舍近求远至城口县亢谷等地游玩,进一步加剧了避暑客源流失。
(二)基础设施“差”。一是交通出行便利性较差。紫水、河堰、南门、长沙等避暑区域农村道路狭窄、弯道多、等级低、养护差,部分路段时不时发生塌方、落石,对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二是公共服务设施较少。游客普遍反映停车难,停在路边怕剐蹭,夜间停车怕丢失,洗手间、便利店、休闲步道等无法满足公众需求;优质水源更是在喀斯特地质构成的北部山区成为了稀缺资源。三是环境舒适度较低。高海拔清凉地有山无水,避暑集聚区有木无林,山区康养地有房无景,加上突兀的农房、蚊虫叮咬、马粪味飘散、餐厨污染、废弃物品堆积等等,无法使“流量”变“留量”。
(三)产业链条“短”。一是休闲项目单一。境内避暑地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普遍缺乏,游客除了享受气候带来的舒适外,散步就把公路转,菜蔬仍是外地筐,特色山货靠偶遇,娱乐就是打麻将。另外如三汇口乡杨柳关景区只提供红色研学、大进镇红旗村只是采摘体验、九龙山镇东坝村也只有荷花观赏等等。二是产业结合度不高。从目前来看,康养休闲往往与研学消暑、亲子游玩相串联,然而如马扎营、狗儿坪这样的地方,虽气候宜人,景色优美,但缺乏相配套的娱乐设施,可玩性、特色性不强,避暑地自然而然形成了旺季太旺、淡季又太淡的尴尬局面。三是特色产品汇集程度低。巴渠茶叶、紫水豆干、开味香肠、开县春橙、天麻党参等大众熟知爱用的开州名饮名品,在各避暑地难觅身影,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避暑消费无“出口”。
(四)服务水平“低”。一是服务管理非专业化。在已有的乡村旅游景点中,除旅游公司、商业民宿外,大部分乡镇乡村旅游农家乐没有专业的策划、运营管理和服务人员。村民做服务,村干部来管理,农家乐经营者大多是“放下锄头离开田间、拿起菜刀走进厨房”的农户,这些从业者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服务品质一般化。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轶闻趣事、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不能满足城市游客对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渴求。三是服务产品雷同化。多数乡村旅游和服务经营管理者主要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相互间的模仿进行经营和管理,无法把握全局和谋求长远的发展,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五)监管力度“弱”。一是价格监管“有缺位”。个别避暑地民宿、酒店等乱打“价格牌”,认为避暑赚钱一年就那么三个月,普遍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错误经营理念,住宿、餐饮、旅游乱喊价、乱涨价、乱杀价等行为时有发生,拉客、宰客现象层出不穷。二是生态监管“有盲区”。由于设施不完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随意丢弃烟头、塑料袋等污染环境行为屡屡发生;近几年,避暑房需求居高不下,一些民宿及小开发商没有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加之审批监管不到位,一批乱搭乱建、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也喧嚣不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三是安全监管“有缺失”。由于避暑地道路狭窄,短时间大量自驾车辆涌入,撞车撞人时有发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部分商家不讲职业道德,销售过期食品、毒蘑菇、霉米等行为也在一定范围存在;夏季高温少雨,森林防火等级较高,部分游客、商家违法违规使用火源,火灾隐患突出。
二、对策建议
(一)科学统筹规划,形成产业体系。一是高端规划,科学分区。不争一日之功,只较长远之利,合理布局康养度假区、星空露营带、研学夏令营、户外运动区、亲子民宿园、田园采摘地等避暑产业。二是连点成线,围成一片。利用乡村振兴、鼓励资本下乡等配套政策,适当扩宽产业路、机耕道,适时开发索道、廊桥,形成北部山区集中开发片,形成南山、龙头嘴、大慈山、九龙山、人头寨等分散点缀的立体空间。三是科学定位,精准发力。立足本地,吸引中端,打亲情牌,融故里情,截流谋道、城口等地的客源,护住往亢谷、龙缸外溢的堤防。
(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一是把握开发力度。适当降低旅游地产开发速度,减少政府在水、电、路、讯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压力。二是打造品质民宿。充分整合村集体资产、村民闲置房,盘活和挖掘地方文旅资源,稀释集中居住程度。三是营造优美环境。积极植树护绿、引水聚流、修桥筑路,让避暑地树隐白墙、鹅拨清波、田园耕作、小径幽深、森林莽苍、产景融合,让人流连。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养路护路,保证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公共服务畅通,加强垃圾的清运和环境的整治。
(三)整合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一是政府有效引导。让经营者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整体打造”,每个旅游片区实现错位发展,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服务,增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引导产业升级,促进避暑游到全季游。二是集体管理运作。在政府引导下自由组合,抱团经营,组建机构统一规划管理,做好线路设计和活动设计,将康养、休闲、研学、玩乐、体验等避暑活动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促进旅游变旅居。三是农户积极参与。优化产业链分工、物资供应、成品加工、精细服务、应急保障、品牌开发、宣传营销等各环节,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四是试点返乡建设。积极探索“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到避暑地旅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四)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提升专业素养。在淡季时,邀请行业专家就“避暑经济发展形势、旅游和劳动政策法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旅游礼仪与职业道德及实践技能操作”等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在旺季时,组织避暑地业务骨干到市内仙女山、金佛山、黄水镇等避暑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地域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调研,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制定规范标准。针对住宿餐饮、活动组织、秩序管理、垃圾清运、应急处突等制定易记规范的操作手册,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三是提升产业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鲜出炉的鲜味,要有一方一域的土味,要有地方特色的香味,更要有兼容包纳的情味。四是做好口碑宣传。加大对我区避暑旅游地优势的宣传推介力度,结合自然人文优势,给予游客不同类别的旅行体验。同时做好在地游客的各项人性化服务,助力口碑提升。
(五)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市场监管。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旅游委要加大联合执法,对避暑地民宿、酒店、旅游娱乐供应商的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巡查,设置投诉电话,建立红黑名单制,进行清单式管理,对销售过期食品、价格欺诈、恶意宰客、拉客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合理规划避暑房、旅游设施建设,严格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对过度开发地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对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违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取缔;对随意丢弃垃圾,违规排污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整治,对屡教不改、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三是维护安全秩序。要加强避暑地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当地警察、基层政府、社区、志愿者力量和作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闭环,有效梳理和排查辖区安全风险点,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警戒和巡逻,保障避暑地道路、旅游设施、森林防火等各领域安全。
一、存在短板
(一)客源流失“大”。一是市外流失严重。开发较早的湖北、贵州等地吸引了康养、避暑、休闲的主力客户,区内离退休干部、教师群体、成功人士在湖北谋道、利川和贵州桐梓等地置业近3万户,暑期赴该地区避暑者更是超10万人,远高于区内马营、岩水等地避暑人数。二是市内竞争激烈。开城高速公路开通后,一批能自驾、思想活跃、经济实力较强、喜欢新环境、爱好新事物、追求新体验的年轻新锐客户,舍近求远至城口县亢谷等地游玩,进一步加剧了避暑客源流失。
(二)基础设施“差”。一是交通出行便利性较差。紫水、河堰、南门、长沙等避暑区域农村道路狭窄、弯道多、等级低、养护差,部分路段时不时发生塌方、落石,对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二是公共服务设施较少。游客普遍反映停车难,停在路边怕剐蹭,夜间停车怕丢失,洗手间、便利店、休闲步道等无法满足公众需求;优质水源更是在喀斯特地质构成的北部山区成为了稀缺资源。三是环境舒适度较低。高海拔清凉地有山无水,避暑集聚区有木无林,山区康养地有房无景,加上突兀的农房、蚊虫叮咬、马粪味飘散、餐厨污染、废弃物品堆积等等,无法使“流量”变“留量”。
(三)产业链条“短”。一是休闲项目单一。境内避暑地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普遍缺乏,游客除了享受气候带来的舒适外,散步就把公路转,菜蔬仍是外地筐,特色山货靠偶遇,娱乐就是打麻将。另外如三汇口乡杨柳关景区只提供红色研学、大进镇红旗村只是采摘体验、九龙山镇东坝村也只有荷花观赏等等。二是产业结合度不高。从目前来看,康养休闲往往与研学消暑、亲子游玩相串联,然而如马扎营、狗儿坪这样的地方,虽气候宜人,景色优美,但缺乏相配套的娱乐设施,可玩性、特色性不强,避暑地自然而然形成了旺季太旺、淡季又太淡的尴尬局面。三是特色产品汇集程度低。巴渠茶叶、紫水豆干、开味香肠、开县春橙、天麻党参等大众熟知爱用的开州名饮名品,在各避暑地难觅身影,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低,避暑消费无“出口”。
(四)服务水平“低”。一是服务管理非专业化。在已有的乡村旅游景点中,除旅游公司、商业民宿外,大部分乡镇乡村旅游农家乐没有专业的策划、运营管理和服务人员。村民做服务,村干部来管理,农家乐经营者大多是“放下锄头离开田间、拿起菜刀走进厨房”的农户,这些从业者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服务品质一般化。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轶闻趣事、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不能满足城市游客对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渴求。三是服务产品雷同化。多数乡村旅游和服务经营管理者主要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相互间的模仿进行经营和管理,无法把握全局和谋求长远的发展,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五)监管力度“弱”。一是价格监管“有缺位”。个别避暑地民宿、酒店等乱打“价格牌”,认为避暑赚钱一年就那么三个月,普遍有“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错误经营理念,住宿、餐饮、旅游乱喊价、乱涨价、乱杀价等行为时有发生,拉客、宰客现象层出不穷。二是生态监管“有盲区”。由于设施不完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随意丢弃烟头、塑料袋等污染环境行为屡屡发生;近几年,避暑房需求居高不下,一些民宿及小开发商没有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加之审批监管不到位,一批乱搭乱建、占用林地、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也喧嚣不止,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三是安全监管“有缺失”。由于避暑地道路狭窄,短时间大量自驾车辆涌入,撞车撞人时有发生,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部分商家不讲职业道德,销售过期食品、毒蘑菇、霉米等行为也在一定范围存在;夏季高温少雨,森林防火等级较高,部分游客、商家违法违规使用火源,火灾隐患突出。
二、对策建议
(一)科学统筹规划,形成产业体系。一是高端规划,科学分区。不争一日之功,只较长远之利,合理布局康养度假区、星空露营带、研学夏令营、户外运动区、亲子民宿园、田园采摘地等避暑产业。二是连点成线,围成一片。利用乡村振兴、鼓励资本下乡等配套政策,适当扩宽产业路、机耕道,适时开发索道、廊桥,形成北部山区集中开发片,形成南山、龙头嘴、大慈山、九龙山、人头寨等分散点缀的立体空间。三是科学定位,精准发力。立足本地,吸引中端,打亲情牌,融故里情,截流谋道、城口等地的客源,护住往亢谷、龙缸外溢的堤防。
(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产业基础。一是把握开发力度。适当降低旅游地产开发速度,减少政府在水、电、路、讯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压力。二是打造品质民宿。充分整合村集体资产、村民闲置房,盘活和挖掘地方文旅资源,稀释集中居住程度。三是营造优美环境。积极植树护绿、引水聚流、修桥筑路,让避暑地树隐白墙、鹅拨清波、田园耕作、小径幽深、森林莽苍、产景融合,让人流连。四是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交通条件,养路护路,保证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公共服务畅通,加强垃圾的清运和环境的整治。
(三)整合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一是政府有效引导。让经营者从“单打独斗”转变为“整体打造”,每个旅游片区实现错位发展,制定具体的乡村旅游服务,增强域内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引导产业升级,促进避暑游到全季游。二是集体管理运作。在政府引导下自由组合,抱团经营,组建机构统一规划管理,做好线路设计和活动设计,将康养、休闲、研学、玩乐、体验等避暑活动结合起来,拉长产业链,促进旅游变旅居。三是农户积极参与。优化产业链分工、物资供应、成品加工、精细服务、应急保障、品牌开发、宣传营销等各环节,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四是试点返乡建设。积极探索“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到避暑地旅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四)拓展宣传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提升专业素养。在淡季时,邀请行业专家就“避暑经济发展形势、旅游和劳动政策法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旅游礼仪与职业道德及实践技能操作”等内容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在旺季时,组织避暑地业务骨干到市内仙女山、金佛山、黄水镇等避暑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地域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调研,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制定规范标准。针对住宿餐饮、活动组织、秩序管理、垃圾清运、应急处突等制定易记规范的操作手册,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三是提升产业特色。在产业发展上要有新鲜出炉的鲜味,要有一方一域的土味,要有地方特色的香味,更要有兼容包纳的情味。四是做好口碑宣传。加大对我区避暑旅游地优势的宣传推介力度,结合自然人文优势,给予游客不同类别的旅行体验。同时做好在地游客的各项人性化服务,助力口碑提升。
(五)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市场监管。区市场监管局、区文化旅游委要加大联合执法,对避暑地民宿、酒店、旅游娱乐供应商的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巡查,设置投诉电话,建立红黑名单制,进行清单式管理,对销售过期食品、价格欺诈、恶意宰客、拉客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二是加强生态保护。合理规划避暑房、旅游设施建设,严格土地使用审批手续,对过度开发地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对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违规违法建筑坚决予以取缔;对随意丢弃垃圾,违规排污等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整治,对屡教不改、肆意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三是维护安全秩序。要加强避暑地社会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当地警察、基层政府、社区、志愿者力量和作用,形成安全监督管理闭环,有效梳理和排查辖区安全风险点,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警戒和巡逻,保障避暑地道路、旅游设施、森林防火等各领域安全。
执笔人:周琳
课题组成员:王华 卿鹏 王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