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关于推动万达开云工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五点建议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党校课题组
  近年来,万达开云四地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重庆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融合发展,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进一步在“联”上下功夫、在“共”上做文章,推动川渝东北工业高质量协同发展,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
  一、主要问题
  (一)整体水平偏低。2022年,万达开地区工业化率为21.5%,比全国低11.7个百分点,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7.5个百分点,比四川省低7.4个百分点,比重庆市低6.9个百分点。万开云地区工业化率为16.8%,比全国低16.4个百分点,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低12.2个百分点,比四川省低12.1个百分点,比重庆市低11.6个百分点。其中,达州市工业化率最高,达到25.1%,开州区次之,为20.2%,云阳县第三,为17.8%,万州区最低,仅为14.2%,但四地工业化率水平都低于全国、成渝双城经济圈、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工业化率水平。
  (二)协调发展不足。以四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规上工业总产值比较:2022年,万州区规上工业企业179户、规上工业总产值500.3亿元;达州市规上工业企业1051户、规上工业总产值2249.8亿元;开州区规上工业企业164户、规上工业总产值263.8亿元;云阳县规上工业企业129户、规上工业总产值233.8亿元。达州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万开云三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总和还要高出582户,而达州市总产值比万开云三地规上工业总产值总和高出1251.9亿元,达州市规上工业的数量和体量都是万开云三地总和的2倍。另外,万开云三地之间比较,三地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相差不大,但万州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是开州区和云阳县两地总和。
  (三)集聚效应不强。当前,万达开云四地园区产业之间关联度偏低,同类企业或上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发展不明显,产业布局重叠,缺乏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专业化集聚区。如万达开云四地均有能源材料、食品加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布局,但只是在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极小范围的少量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合作。从微观基础来看,大型骨干企业群尚未形成,产业主体规模效应微弱。截至2022年,万达开云规上工业企业总数1520户,其中产销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37户,过50亿元企业也只有5户,过100亿元企业也只有2户,上市企业仅4户。
  (四)产业体系不优。从工业总量看,工业支撑不够,占比较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开州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常年仅维持在35%左右。从产业结构看,仍以中低端为主,高新技术、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不够,产品科技含量低。当前,开州区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0%,以资源性为主的采掘、原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比重仍偏高,工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亟待转型升级。从企业能级看,以中小企业为主,规上企业数量较少、能级不高。开州区规上企业数量仅占工业企业总量的7%,且以10亿元以下中小企业为主,缺乏50亿甚至100亿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五)要素成本和产业准入存在差异。万达开云四地的电、气等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最新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表中,重庆1—10千伏两部制电量电价比四川高0.0139元/度。万州区因为由三峡电力供电,价格与国网供电也存在一定差异。另外,万达开云四地产业基础不同,受产业政策影响,可准入的产业存在差异。比如,万州区布局有九龙化工园区及其拓展区长岭化工园区,达州市布局有普光化工园区,规划发展盐化工、精细化工、天然气化工等产业。而开州区由于产业规划用地大多在长江支流岸线一公里范围内,按照《长江保护法》要求,禁止新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
  二、对策建议
  (一)联合制定产业规划,共建配套产业体系。聚焦双城经济圈北翼经济一体化,联合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打通政策、要素壁垒,持续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形成上下游合理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一是以各地现有产业体系为基础,深入推进四地产业融合发展,在能源、装备、汽车等方面建立上下游产业配套联系,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空间合理的工业产业体系。二是探索建立资源开发、项目招引、产业投资、设施建设、财税分享等机制,统筹相关产业政策,消除因行政壁垒带来的硬隔离,实现产业布局、投资准入、土地出让、财政扶持、要素保障“五统一”。
  (二)联合开展协同招商,共推产业联动发展。进一步强化“大抓招商”“大抓工业”的意识,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深化四地招商引资合作,建立协同招商机制,深化四地产业联动发展。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优势,瞄准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共同策划、共同推介、共同宣传,联合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招商,补齐补全上下游产业链。二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统筹区域内项目策划和实施,协调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大合作项目,联合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支持,推动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落地。
  (三)联合打造物流枢纽,共育高效统一市场。借势国家及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联合打造物流枢纽,叠加区域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优势,放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效应,培育形成高效便捷的统一大市场。一是加快布局培育一批区域绿色智慧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冷链物流中心和商品贸易中心,推动物流产业集聚,培育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物流产业园区。二是着力推动区域智慧物流建设,共建物流信息与交易平台,捕捉生产、服务新需求,融合孕育“物流+”产业发展新业态,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多元化的物流支撑体系。
  (四)联合搭建数字平台,共促制造业提质增效。强化“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数字变革”,联合搭建信息共享数字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程,共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是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区域数据综合利用中心,推进数字经济与交通物流、制造业深度融合。二是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区域内工业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生产设备、智能检测设备等智能设备普及及运用,打造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和智能装备开发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
  (五)联合建设现代园区,共培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动发展万州经开区、达州高新区、开州高新区、云阳工业园区,共同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共同打造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一是统筹推进产业协作分工,共同培育汽车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化工、家居建材、食品药品等优势产业集群,探索“企业总部在两核、生产基地在北翼,科技研发在两核、相关配套在北翼”的产业协作发展模式。二是依托达州市天然气资源、锂钾资源,万州深水港、开州港等各地独特资源优势,探索建立“飞地园区”,以共建和托管的方式建设工业项目,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促进区域间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协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执笔人:顾伟新
课题组成员:赵建 刘念 孙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