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关于数“智”赋能农房建设管理的六点建议
中共重庆市开州区委党校课题组
  农房建设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区严格落实市级指导、区级主导、乡镇街道主责、村级主体的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行“联审联办”制度,违建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农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逐步成型,但也还存在一些堵点难点亟待解决,需紧抓数字重庆建设契机,以数“智”赋能农房建设管理,探索建立开州区“数字农房”服务平台,一体推进农民建房规范化建设,构建乡村智治新格局。
  一、主要问题
  一是规划编制滞后,建房零散无序。我区村规划大多在2016年就已编制完成,部分乡镇因资金困难没有更新维护,不能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数量和布局,农民建房盲目随意、零散无序,占用承包地、耕地和公路交通沿线建房等违建现象较为普遍。新一轮“三区三线”划定后,宅基地用地骤减,多在荒山、高切坡陡崖上,路电水气讯等基础设施缺乏,建房选址难上加难。
  二是数据壁垒严重,台账底数不清。农房建设管理涉及住建、规资、农业农村委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独立建库,标准规范不一,数据整合共享不够。村社区、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数据更新不及时,未能形成完整准确的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台账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难以实现宅基地调查、规划、审批、监管等一体化管理,协同审批耗时费力。
  三是审批职能分散,流程繁琐传统。2018年机构改革和2020年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施行后,农房建设管理职能虽有一定调整,部分职权下放乡镇街道,但“多头管理、多头审批”问题依然存在。因不动产登记专网与“开心办”APP数据没有互通共享,农户不愿选择在“开心办”APP上申请建房,仍习惯采用纸质送审申报,村级审核后再乡镇审批,然后再送部门核验,其审批办证流程繁琐传统,农户“多头跑、往返跑”的情况仍有发生。
  四是监管力度不够,方式手段单一。农房建设全程监管“四到场”(申请审查到场、丈量批放到场、建房巡查到场、竣工核查到场)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目前事多人少矛盾突出,缺少专项经费保障。部门和乡镇街道配合度不高,大都以现场核查为主,因地域广对象多,难以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持续监管,尤其对房屋“长高长胖”等违规问题执法更加困难。
  五是服务功能缺位,综合集成不足。农户对现有参考图集的接受度不高,自行选择风格建房,而属地政府为避免激化群众矛盾,个别默允或仅对房屋立面作简单要求,导致同村不同貌。农村建筑工匠不足,无资质施工、不规范操作现象严重,农房建设安全风险较高。另外,建材选购、建房贷款、建房保险、法律咨询等专项服务供给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农户建房需求。
  六是整治任务繁重,风貌提升困难。据初步统计,全区现有违建无手续、办证遗留、一户多宅、闲置废弃等农房近5万户,其中涉嫌“乱占耕地建房”2万余户。目前,各乡镇街道虽已完成“两违”和“遗留办证”资料前期收集,但因问题多矛盾大,且没有上级统一的处理意见和政策口径,仍难以有效处置,造成部分建筑闲置甚至烂尾,严重影响农村整体风貌提升。
  二、对策建议
  一是“全覆盖”优化完善,绘好村庄规划“一张图”。严格乡镇街道村规划编制主体责任,积极落实资金保障,有序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及开展已编制村规划全域全要素优化完善,实现全区村庄规划“全覆盖”,推动村庄规划“一张图”建设。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要求,严格农村宅基地用地管理,严禁农村居民在村庄建设规划区外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加大农房建设监管力度,坚决遏制乱占承包地、耕地的违建行为。强化规划指引及风貌管控,凸显开州地域特色,提炼“开州民居”要素,引导农户合理选址、适度集中,避免农房选址零星无序。
  二是“全方位”摸清家底,共享数据资源“一本账”。依托区大数据管理中心政务服务网络环境,集成住建、规资、农业农村委等部门数据,叠加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卫星遥感影像、房地一体确权、土地确权、三调数据、农村土地房屋登记数据等成果信息,建立“开州区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全面摸清辖区农村宅基地规模、布局、权属、利用等情况。同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统一编码、统一校对、统一入库,且及时更新,高质量编制全域信息“一本账”,建立“房—地—人”关联电子档案,构建起覆盖乡镇街道、联通部门信息的数据台账,实现信息“一键获取、快速查询”。
  三是“零缝隙”一网通办,实现审批管理“一条链”。进一步理顺审批职能,流程再造推行“一网通办”,依托“开心办”APP开发开州区“数字农房”服务平台,形成“1+N”综合应用体系(1是农村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N是申请、审批、监管、服务、办证等系统),打造农房建房“一链办理”新模式。加快推动“开心办”APP与不动产登记专网深度融合,探索业务办理“一键”申请、联合审查“一键”审批、建房信息“一键”核验,大大缩短审批时间。农民可直接登录“开心办”APP,在“数字农房”服务平台上在线申请建房,全程线上无纸化操作,做到“零填报”;村级初审、乡镇街道审批,实现“手上办”“马上办”,做到“零次跑”;农房竣工在线验收后,“零材料”完成登记发证。
  四是“零盲区”监测巡查,织密智慧监管“一张网”。强化工作保障,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增设村级协管员(明确一名有责任心、有担当的村支“两委”干部兼任)。落实审批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整合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委”力量,综合利用常态化巡查、群众监督举报等手段,建立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监管模式,及时将违法建设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依托“数字农房”服务平台,探索实施“天空地人”(卫星影像、无人机、通讯铁塔摄像头、协管员)相结合的立体监管体系,开发24小时360度可视化动态监控系统,实时抓图分析施工建设行为,立体化智能预警违规操作。
  五是“零距离”贴心为民,推行便民服务“一条龙”。依托“数字农房”服务平台,建立“便民服务”系统,免费推出农房设计图集、农村工匠、建材选购等信息,方便农户在线直观比对、自行选择;同时还要满足农户建房贷款、购买保险和法律咨询等需求,实现“一站式”申请、“一条龙”服务。强化建房图集引导,在广泛调研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及时编制更新,供农户选择使用,统一提供免费设计图修改服务,对按图集施工的建房户还可以适当给予一定补助。严格农村建筑工匠持证上岗制度,持续开展资格培训,把持证工匠信息录入“数字农房”服务平台统一管理,便于农户选择和评价,倒逼工匠提升技艺和服务。
  六是“全领域”统筹攻坚,下好整治提升“一盘棋”。坚持“一盘棋”、强化“大统筹”、打好“整体仗”,坚决“去存量”“控增量”,纵深推进“两违”整治工作。积极争取市上政策支持,合法合规、分类处理“两违”建房、“一户多宅”、地质风险区域搬迁、农房闲置废弃等问题,借助安全隐患整改、房产证办理、闲置资产盘活等时机,扎实推进违章、废弃建筑拆除工作,引导群众农房选址、管控农房风貌等。强化大进、满月、厚坝、竹溪等美丽宜居乡村创建项目的连片示范引领,将风貌整治转化为农旅融合优势。同时,严格执行新批农房“三个一律”规定(一律“建新拆旧”;一律“三带图”:带图审批、带图放样、带图验收;一律“联合会审”),从源头上管控“一户多宅”,杜绝新增违建,确保按图按规施工,做到不违规不走样。

执笔人:赵建
课题组成员:张忠杰 顾伟新 刘念 孙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