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情缘
我的外公、舅舅、姑妈都是老师,受他们影响,我从小立志要做一名老师。
奋斗终会收获成功。1993年,我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四川省西昌师范学校,成了一名“准老师”。
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后,我才知道做一名老师并非易事:练习普通话、勤练“三笔字”,语数外、音体美样样都得学……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四川省雷波县上田坝镇大坪子乡中心校任教。学校位于大山深处,不通公路、不通电,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15公里的羊肠小道,学生的课本和老师的生活用品都得人背马驮。
六七间土墙屋既是学生的教室,也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学校只有一年级到四年级,共30多名学生,我和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一名汉族老师、本地的两名彝族民办老师,就是学校的全部师资。
我负责四年级的语文、数学和音体美等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七八个光着脚、衣服又脏又破,但眼睛炯炯有神的孩子坐在板凳上,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班上的学生都是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彝族孩子,对汉语一窍不通,无论我讲得多么绘声绘色,他们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让我对做老师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当不好老师就当学生,我拜几个懂点汉语的乡干部为师,让他们教我学习彝语,我再用汉语混杂发音不准的彝语,加上比手画脚地给孩子们上课,常常让他们忍俊不禁。
在我的坚持下,孩子们能听懂汉语并书写汉字了,上课之余,我就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眼里散发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亮光。
通过我的引导,孩子和家长们知道了读书的意义,很多孩子又去镇上读了五六年级,并考到县城去读初中。每次放假,他们都会到学校看我,与我分享他们眼里的外面世界,让我对老师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
1998年,由于开州老家年迈的父母需要人照顾,我调到了南雅镇中心小学。这个学校的条件与大坪子乡中心校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这里的教学楼是四层楼房,教室宽敞明亮,同学们个个都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我写信将这些告诉远在凉山州的孩子们后,他们回信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满羡慕和憧憬。
在南雅镇中心小学任教的10年里,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讲凉山孩子的故事,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2008年,因工作需要,我又调到了开州新闻社工作,就此断了教师情缘,但每每工作之余,我仍会不自觉想起做教师的那段经历。看来,我今生也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教师。
“填师范学校,出来当一名教师。”2017年,儿子高中毕业,在征求志愿填报时,我脱口而出。
儿子知道我的工作经历,也知道未能一直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接受了我的建议,所有志愿都填报的是师范类大学。
今年儿子研究生毕业,也成了一名教师,开启了他的教育生涯。他第一天上课,我偷偷在教室外看他,那一刻,忽然觉得站在讲台上的人是我,我又回到了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青春年代。蓦然间,我发现我与教师的情缘未了,只是将它封存在了记忆里、熔化在了血脉中。
(作者系开州区融媒体中心职工)
奋斗终会收获成功。1993年,我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四川省西昌师范学校,成了一名“准老师”。
进入师范学校学习后,我才知道做一名老师并非易事:练习普通话、勤练“三笔字”,语数外、音体美样样都得学……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四川省雷波县上田坝镇大坪子乡中心校任教。学校位于大山深处,不通公路、不通电,通往外界的只有一条15公里的羊肠小道,学生的课本和老师的生活用品都得人背马驮。
六七间土墙屋既是学生的教室,也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和宿舍。学校只有一年级到四年级,共30多名学生,我和四川省达州市渠县的一名汉族老师、本地的两名彝族民办老师,就是学校的全部师资。
我负责四年级的语文、数学和音体美等教学,并兼任班主任。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七八个光着脚、衣服又脏又破,但眼睛炯炯有神的孩子坐在板凳上,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班上的学生都是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彝族孩子,对汉语一窍不通,无论我讲得多么绘声绘色,他们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让我对做老师的选择产生了怀疑。
当不好老师就当学生,我拜几个懂点汉语的乡干部为师,让他们教我学习彝语,我再用汉语混杂发音不准的彝语,加上比手画脚地给孩子们上课,常常让他们忍俊不禁。
在我的坚持下,孩子们能听懂汉语并书写汉字了,上课之余,我就给他们讲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眼里散发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亮光。
通过我的引导,孩子和家长们知道了读书的意义,很多孩子又去镇上读了五六年级,并考到县城去读初中。每次放假,他们都会到学校看我,与我分享他们眼里的外面世界,让我对老师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
1998年,由于开州老家年迈的父母需要人照顾,我调到了南雅镇中心小学。这个学校的条件与大坪子乡中心校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这里的教学楼是四层楼房,教室宽敞明亮,同学们个个都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我写信将这些告诉远在凉山州的孩子们后,他们回信的字里行间总是充满羡慕和憧憬。
在南雅镇中心小学任教的10年里,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日子。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讲凉山孩子的故事,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2008年,因工作需要,我又调到了开州新闻社工作,就此断了教师情缘,但每每工作之余,我仍会不自觉想起做教师的那段经历。看来,我今生也不会忘记自己曾是一名教师。
“填师范学校,出来当一名教师。”2017年,儿子高中毕业,在征求志愿填报时,我脱口而出。
儿子知道我的工作经历,也知道未能一直坚守在教师岗位上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就接受了我的建议,所有志愿都填报的是师范类大学。
今年儿子研究生毕业,也成了一名教师,开启了他的教育生涯。他第一天上课,我偷偷在教室外看他,那一刻,忽然觉得站在讲台上的人是我,我又回到了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青春年代。蓦然间,我发现我与教师的情缘未了,只是将它封存在了记忆里、熔化在了血脉中。
(作者系开州区融媒体中心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