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鼓声阵阵话端午
■ 陈军
  清风拂杨柳,绿水荡渔舟。汉丰湖上锣鼓喧天,汉丰湖岸人声鼎沸,要问今天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庆祝非遗“端午节”在举行“全国龙舟拉力赛”。赛龙舟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古越人对祖先、龙神的祭祀,其实它和“端午节”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而如今的“赛龙舟”却早已演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了。
  古人认为“端”有开端之意,即为“初”,所以每月的第一个初五都为“端五”,“午”“五”同音,也作“端午”;“午时”为“阳辰”,阳气始盛,所以“端午”也称“端阳”;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的“端午”又称为“重午”。
  那么“五月初五的端午或重午”又是怎么成了一个“节”的呢?追溯这起源最早可到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说、伍子胥说、越王勾践说”,再下就是战国时期的“屈原说”,东汉时期的“曹娥说”,不一而足,但中国人最认可的“端午节起源”还是“屈原说”。我想这可能是屈原的“忧国忧民”思想正符合老百姓对统治者的期盼吧!
  传说屈原看到郢都被秦军攻破,民不聊生,他的政治理想也随之破灭,忧思忧愤,于是就在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了汨罗江殉国。江上渔夫见状,忙驾船营救未果,附近百姓于是向江中投饭团、鸡蛋,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去伤害屈原肉体;一位老中医也抱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要药晕蛟龙、水兽,以为这样屈原就能得以保全。从此以后,世上就有了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也有了过“端午”要“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这种习俗还远远地传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全唐书》仅存一首诗的文秀是这样写《端午》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由此可见“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早在唐朝就已经深入到了人心。
  五月的天气开始炎热,有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邪气入侵之说。汉代人认为五月是恶月,要熬兰草汤沐浴以去毒,且有“不举五月子”,五月初五还要接回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躲端午”之俗。要在大门上悬艾叶、挂菖蒲、垂蒜头“三神器”(因艾叶形似鞭子,菖蒲形似宝剑,蒜头形似锤子)以击退蛇、虫、病灾,而这种“悬艾叶、挂菖蒲、垂蒜头”的习俗也一直流传至今。
  “端午节”传到了韩国,那就是另外一番热闹的景象了:他们认为五月初五,天体正居宇宙中心是万物之气相聚的吉日。所以这天的女人更丰腴,男人也更多情。这天女人一定要盛装打扮出门荡秋千来展示万般风情,这天男人一定要裸露肌肉参加摔跤比赛来展示雄性力量。中国的“端午节”传到韩国就变成青年男女的“恋爱节”“情人节”了。
  而“端午节”传到日本,却演变成了日本的男童节,有男童的人家都要在大门口竖起鲤鱼旗。鲤鱼旗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上下翻飞,昭示着日本人正在祈求上苍保佑他们的儿子像鲤鱼一样健康,像鲤鱼一样多子多福。这天,日本人也要吃粽子、挂菖蒲、悬艾叶、喝菖蒲酒,街头还会插满“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的风幡。
  随着历史的变迁,地域的不同,风俗的演化,“端午节”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一场民俗的盛会。听,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拍手欢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菖蒲悬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