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企业扩权试点和全面整顿
  党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整顿好现有企业。
  全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四川省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开始。1979年3月,开县糖酒公司定为全省扩大商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40个试点单位之一。6月,在全县计划工作会上,县委提出开县的经济管理工作,要改变过去那种计划大包大揽、物资统供统配、产品统购统销、财政统收统支的高度集中管理办法,适当下放权利,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批准县商业局《关于在开县糖酒公司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意见》,责成县委财贸部、县商业局组织实施。开县糖酒公司从扩大企业业务经营权、财务开支权、劳动人事权、职工民主管理权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试点。国家让利放权,激活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公司的生产经营得到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79年实现利润112.27万元,超过年计划73.49%,比1978年增长69%;税利合计259.69万元,上缴财政增长22.22%;职工人平奖金120元。而当时职工人平月工资只40元左右,奖金相当于三个月工资,当然很有吸引力。初步达到国家多收、企业多留、职工多得,三者利益紧密结合的效果。在全县产生示范影响。
  开县糖酒公司扩权试点开始后,县委决定在开县邮电局开展工业企业的扩权试点。1980年又扩大到开县印刷厂、开县电厂和所有商贸企业。扩权内容按照国务院和省委先后出台的政策不断增加。通过简政放权,企业有了部分生产计划权,产品商品定价权、购销权,资产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横向经济联合权,劳动人事权和职工民主管理权等,初步改变了过去只按国家指令计划生产和销售,不了解市场需要、不过问产品销路、不关心企业盈亏的状况,开始树立市场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加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1981年,县委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探索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开县蔬菜水产饮食服务公司试行门店经营承包,对开县糖酒公司实行上缴利润包干一定三年不变。在工交企业推行以目标管理为主的经济责任制。企业将国家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大多数采取了“五定”(定产量、成本、消耗、质量、安全)、“三包”(职工包班组任务、班组包车间任务、车间包企业任务)、“三保”(职工保班组计划、班组保车间计划、车间保企业计划)办法,并签订合同固定,出现企业生产发展、经济效益上升的可喜变化。
  在进行企业扩权试点的基础上,县委决定普遍开展企业整顿工作。1979年6月,各经济主管部门根据县委部署,采取重点整顿与普遍整顿相结合、以企业自我整顿为主、上级帮助为辅的办法,分期分批开展。这是一次恢复性整顿,主要是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进行拨乱反正,肃清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破坏生产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整顿对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劳动积极性、恢复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198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国营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在贯彻决定的通知中指出,企业整顿现在由恢复性整顿进入建设性整顿新阶段。全面整顿企业,就是对企业包括领导体制在内的管理制度、经营机制等进行综合治理和深刻的变革,目标是提高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要求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全县企业的整顿任务。随后在县氮肥厂、县蔬菜水产饮食服务公司进行试点。到1983年,全县有25个工交、农贸企业、393个社队企业陆续开展整顿。1984年是按期完成整顿任务的关键年。到年底,纳入县上整顿计划的98个工商企业,经整顿验收合格的达77个,1507个乡镇企业整顿1301个。1985年,全县企业整顿工作全面结束。通过全面整顿,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活力增强,为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区委宣传部党史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