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见证巨变:一个家族的百年
廖宜美(左二)和家人在一起
本报记者 何仁勇 文/图
  四世同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温暖、和谐的代名词,给人一种富足安康、幸福美满的印象。
  镇东街道宝珠村居民点,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聆听这个延绵百年家族的命运变迁故事,就会找到一把理解和发现中国百年巨变历史的绝佳“钥匙”。 

  那一年,她嫁给了爱情
  70多年前的1948年,在那个百花烂漫的春天,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女子,坐在一顶小花轿里,被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迎娶到紫水乡龙溪村两间简陋的茅草屋里。土墙上的大红喜字,映衬着她脸上的泪痕。
  她叫廖宜美,1918年7月6日生于一个富农家庭,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谁会想到,长大后她会爱上村里的长工张定立呢?张定立家穷得叮当响,家徒四壁,唯一吸引她的是勤劳和善良。就这样,廖宜美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嫁给了张定立,嫁给了心中的爱情。
  结婚后,张定立像头牛,没日没夜地劳作。廖宜美操持家务,抚养子女。在那个国弱民穷、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就像我国众多“男耕女织”传统农村家庭一样,虽在苦难的生活里苦苦挣扎着,依然解决不了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
  每次想起这些伤心往事,廖宜美都会长叹一口气,缓缓地说:“是共产党好啊!让我们吃穿不愁!” 

  解放后,过上了好日子
  1949年12月13日,解放军抵达开县(今开州区)。12月15日上午,在开县体育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县人民庆祝和平解放大会”,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开县上空冉冉升起。
  开县解放了。在一片欢呼声中,廖宜美一家分到了几亩田地。田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有了田地,廖宜美一家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1952年,廖宜美生下大女儿张大菊,1953年生下大儿子张大全,1956年生下幺儿张大恒。子女相继出生,让这个家庭变得生机勃勃起来。
  廖宜美小时候没有读过什么书,只认识自己的名字。但是,她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不管家里有多困难,都坚持把3个子女送进学校。
  知识改变命运。对于这个家族来说,读书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大全读书刻苦用功,是全家人的希望。他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后来当上了城区一所小学的校长。
  张大恒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最受父母疼爱。长大后,他参军入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张大恒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做起了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城里买了楼房,把母亲接进城跟自己一块儿居住。
  前几年,由于城里的住房楼层太高,为方便母亲生活,张大恒又专门在宝珠村居民点购买了新房。每天早晚,张大恒的妻子王素英就用轮椅推着婆婆廖宜美到附近走一走、转一转。
  如今,103岁高龄的廖宜美,家里祖孙四代,共有30多人。大女儿张大菊今年70岁了,她说:“母亲的第三代外孙女陈英已经有45岁了,第四代曾孙吴亚赢年满18岁。”
  逢年过节时,家族的成员都会从各地赶回开州,聚在一起,陪廖宜美老人欢度佳节。看着一大家人的热闹场景,“老祖宗”廖宜美总是乐得合不拢嘴。
  廖宜美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她的孙辈、曾孙辈,都在城里成长、读书、工作。她家的变迁正是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数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洗脚上岸”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好家风,要代代永相传
  廖宜美平常最喜欢穿一件白色衬衣,因为这件衣服已陪伴了她30年,她舍不得扔掉。
  廖宜美的勤俭节约、用心做事、为人正直、友爱乡邻,让家人和邻居印象深刻。
  大女儿张大菊回忆起早年母亲对自己言传身教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生活都苦,但母亲每年都要做几次香甜的醪糟给我们吃,还分送一些给邻居家。”“我们小时候很少买新衣服,衣服破了,母亲就用针线缝补好,让我们继续穿。”
  廖宜美老人一生勤俭,家人看电视有事离开时,她会马上关掉电视机,怕浪费电;夜晚上洗手间,她打着手电筒,免得开灯;家人给她买三四百元一罐的蛋白粉,怕她嫌贵,跟她说只要50元……
  廖宜美老人心地善良,待人和气,从不与左邻右舍争吵。张大恒清楚地记得,当年在生产队集体劳动时,到了夏秋时节收割稻谷,母亲总是用小锅烧上茶水,提供给收割稻谷的人饮用。
  “母亲几乎从不打我们,只有一次我撒谎,她用竹条狠狠地抽打了我几下,让我记忆犹新。”张大恒说,从那时起,他就养成了诚实的好习惯,现在他靠着诚实守信经商,受益匪浅。
  “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感激。”张大恒说,这是他们的家风家训,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大家族和睦相处、互相扶持、共同成长。
  这就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家族故事,跨越百年,折射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从苦难到兴盛的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