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筑牢基层卫生健康“网底”
“没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我哪里能活到90多岁嘛”

  K 蝶变新开州·百姓说事儿
  本报记者 喻建国
  “黄色的,一次两粒,一日三次;白色的,一次三粒,早晚各一次……”1月3日,在大进镇紫金村卫生室,医生潘扬杰正在嘱咐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患者叫李顺和,今年92岁,因天寒受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毛病”又犯了。
  除了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李顺和还患有高血压,每次到村卫生室,潘医生都会给他量量血压。
  “家里还有没有降压药?”“还有半瓶。”“那隔10天我就把药送过来哈。”“要得!要得!”医患之间的对话,让村卫生室里充满了温情。
  李顺和的家离村卫生室仅有300多米,对于治病,他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除将自己长寿的秘诀归功于“喜乐”“儿孙孝顺”外,李大爷称赞“医疗条件硬是好”,笑称“阎王爷没掰赢医生的手腕”,让他一次次逃过了“鬼门关”。
  在家门口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李顺和的幸福晚年与我区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分不开。
  记者在紫金村卫生室看到,这里中药阁、西药房、诊疗室、健康小屋、废物处置室一应俱全,中药阁安装了封闭式门窗,中药柜整齐划一,西药房配备了阴凉柜。在健康小屋,村民或患者可以自行测量血压、体重和身高。整个村卫生室相当于一家小型医院。
  不过,5年前,这里的卫生室却是另一番模样:屋顶漏雨,室外坑洼,医疗设施只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
  “那个时候,就只能看感冒、咳嗽、肠胃炎等小毛病。”潘扬杰已在村卫生室干了20多年,从穿着草鞋的“赤脚医生”到身穿白大褂的“乡村医生”,他见证了村级卫生室的“鸟枪换炮”。
  同样,李顺和大爷也感受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山村里发生的蝶变。几年前,他到村卫生室看病,不慎被室外的水坑绊倒,造成踝关节扭伤肿胀半个多月。而现在,村卫生室外已是平坦宽阔的水泥坝子,他走起路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李大爷的惊喜远不止这些,他回忆以前熬中药很麻烦,有一次“还把锅儿熬个眼儿”,致使一副中药报废。现在村卫生室配备了熬药机,只需把熬好的药剂带回家,服用时加热一下即可,而且不收一分钱的熬药费。
  “我们村有80%以上的患者都是到村卫生室看病。”潘扬杰介绍,紫金村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230多人,村卫生室都给他们建立了健康档案,配备了家庭医生。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庭医生会定期上门问诊。
  “没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我哪里能活到90多岁嘛,哈哈哈……”冬日的暖阳映着红润的脸庞,李顺和笑得合不拢嘴。
  部门访谈>>>
 我区共评定星级村卫生室320个

  村卫生室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作为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民生实事,2024年,我区在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招数?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患者的就医感受又如何呢?
  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这些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程地伟。
  问:在推进村级卫生室管理方面,去年我区出台了哪些政策?
   答:一是制定出台了《开州区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明确提出17个方面43条措施,纳入“五个一批”重点推动。二是区政府将村卫生室基础设施修缮、基本医疗设备更新、业务技能提升培训等作为重点攻坚方向,强化部门协同治理。三是联合成立指导督导组,各乡镇街道和相关职能单位常态化对辖区内的卫生室开展现场指导督导,将规范村级卫生室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指标。
  问:规范村级卫生室运行,我区重点加大了哪些方面的投入?
  答:一是实施示范点建设,投资232万元对29家村卫生室实施改扩建,配备了心电图机、煎药机、制氧机等设备。建立了“远程心电”会诊网络,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卫生健康的“最后一米”。投入20余万元为26个村卫生室更新医保运行电脑,全面提升村级卫生室医疗服务能力。二是实施三年提升行动,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按照分层分级、分类施策、“一村一策”,建示范补短板,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提升村级卫生室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水平。
  问:我区村级卫生室的建设情况如何?
  答:全区40个乡镇街道共设置村卫生室436个、卫生服务站39个,按不低于本村户籍人口的1‰配置了乡村医生,目前注册乡村医生1620人,95%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合理合规用药,按标准收费。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费随事走”的原则,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机制,每季度对村卫生室开展1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督导,每半年开展绩效评价考核。
  问:在规范诊疗服务方面,具体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一是规范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管理,常态化开展村级卫生室药品器械监管工作。二是建立规范村级卫生室药品耗材采购使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优先使用医保目录内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三是规范医保服务行为,下达2024年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总额预算8847万元,达到上年实际使用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基金的98%。
  问:如何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确保患者在家门口就医?
  答:一是已累计建成139个村卫生室中医阁。二是参照《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标准(2022版)》,开展村卫生室星级评定,累计评定五星级村卫生室56个、四星级村卫生室171个、三星级村卫生室193个。三是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村卫生室基本设备、基本药品、基本器材、基本办公设备配备,强化运行维护和保养,满足常见病、多发病初诊识别、传染病防控和中医药诊治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