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纵深推进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面对机遇和挑战,2025年开州经济工作要怎么干?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以高质量发展新业绩为全市大局作出大区贡献?来看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紧扣“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三大机遇、承接三大利好、发挥三大优势、实施三个强化年行动,着力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扩大内需,着力稳住楼市,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巩固经济向好态势,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八张报表”AB档3/4以上,其中经济报表力保进入全市前十,“八张问题”清单增AB减DE档。
全面落实市委“四句话”工作导向
一是稳进增效。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突出稳预期、稳需求、稳企业、稳就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全力跑出经济发展新速度、积累整体跃升加速度。
二是改革创新。坚持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积极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作用,更好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除险固安。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健全完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统筹化解地方债务、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风险,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开州、法治开州,为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
四是强企富民。树牢“强经济必须强主体”观念,全力惠企、援企、稳企、强企,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良好局面;努力扩大就业,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持续做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把握好6组关系
一是稳与进的关系。要坚持稳字当头、更加注重进,实现以进保稳、以进促稳。
二是点与面的关系。面由若干点线组成。要坚持点面结合、更加注重点,忌平均用力,求一子落全盘活。
三是主与次的关系。主决定次,次服从主。要坚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火力攻关键环节,举纲张目、一通百通。
四是统与分的关系。统与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坚持要务急务更加注重统,平常经常更加强调分,构建统分结合、分进合围、一体推进的兵团作战格局。
五是名与实的关系。名是形实是质,相符才最美。要坚持求实务实,以硬核的“里子”赢得荣光的“面子”。
六是近与远的关系。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抓住“十五五”谋划期,多做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事。
实施“三个强化年”行动
一是“五个一批”项目强化年行动。继续实施“五个一批”,突出项目这个重中之重,既抓落地建设达效,更抓储备入规入库。
二是大抓招商工业强化年行动。继续坚持大抓招商,突出工业这个重中之重,既重小而精,更重大而新。
三是“抓落实、赛实绩”党建统领强化年行动。继续承接“885”机制,突出党建统领这个重中之重,既重业务和专业,更重政治和作风。
重点在8个方面加力
(一)加力有效释放大内需。一是铆足干劲抓项目。二是多维多向筹资金。三是千方百计抓消费。
(二)加力提质三区大产业。一是抓产业提质升级。二是抓主体培育壮大。三是抓平台功能提升。四是抓创新融合赋能。
(三)加力建设交通大节点。一是做好前瞻规划。二是加快建设进度。三是完善物流体系。
(四)加力促进城乡大融合。一是推进城市提质扩容。二是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三是推进一体融合发展。四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五)加力激发内生大动力。一是推动改革落地见效。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加快数字重庆建设。
(六)加力保障共富大民生。一是扩就业带增收。二是抓供给促均衡。三是强保障兜底线。
(七)加力筑牢生态大屏障。一是突出污染治理。二是强化生态修复。三是加快绿色转型。
(八)加力抓好社会大平安。一是妥善化解风险隐患。二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三要不断夯实社会治理。
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一)优化机制干。要优化清单制。要优化调度制。要优化责任制。要优化考核制。
(二)增强能力干。要增强政策学用能力。要增强专才通才能力。要增强承压抗压能力。
(三)提升作风干。要立说立行。要敢闯敢干。要清风清廉。
(四)协同联动干。要上下贯通。要左右协同。要内外联动。
(五)赛马比拼干。要深化抓赛行动。要聚焦标杆攀登。要比肩标兵追赶。
相关新闻》》
2024年主要经济指标高位增长
一年来,全区上下牢记殷殷嘱托,坚持党建统领,全力以赴拼经济、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经济发展承压前行、成绩可喜,运行态势稳中有进、符合导向,社会大局安定有序、和谐和顺,干部群众激情燃烧、奋发向上,交出了“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年度高分报表。
(一)经济质效在向新中提升。主要指标高位增长。GDP预计突破700亿元大关、稳居山区库区第2。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高于全国全市6.9、10.1个百分点,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三年全市前3;工业投资增长13%,高于全国全市0.9、1.7个百分点。规上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全市第2。三区产业提档升级,新质生产力稳健发展。
(二)改革开放在攻坚中突破。“三攻坚一盘活”成效显著。区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增长56.8%,“止损治亏”单项指标全市第1,湖山集团获评AA+主体信用评级。园区开发区改革综合评价全市前10,前三季度规上制造业亩均税收增长39.2%、全市第5。盘活国有资产99.8亿元、回收资金45.4亿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85.8%、134.9%。改革获国家支持和肯定次(件)数全市第8,自主谋划改革项目数全市第2。数字重庆建设蹄疾步稳,开放发展逆势上扬,区域协同走深走实。
(三)城乡建设在融合中焕新。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五个一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32.4亿元、增长33.3%。渝西、成达万高铁进度过半,巫云开高速开州段全面竣工,开州港扩能提升完成总工程量62%。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完成70%以上。LNG暨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站加快推进。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提速建设。跳蹬水库成功实现导截流。公园城市上档升级,城市治理智慧赋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四)人民生活在保障中改善。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城镇新增就业8118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17.7%,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达100%。新改(扩)建学校3所,新增公办学位1200个,高中教育出口质量再创新高。甲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量全市第1,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城市。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95%以上,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和筹资额度均居全市第1,获评全市智慧医保管理服务示范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腐”整治纵深推进。
(五)重大风险在斗争中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有效。涉政涉暴恐重点人员管控率保持100%。市级网络舆情清单问题整改率100%。政府综合债务率降至160%左右,融资平台非标债务压减、政府拖欠账款清偿等重点任务序时完成,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缓释。保交楼提前完成年度任务、保交房进度全市第6。安全稳定形势向好,法治开州推进有力。
令人欣喜欣慰的还有,经济报表连续3个季度保持全市A档,获市政府督查激励7项,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11次,63项工作经验全国全市推广,43项工作做法在全市会上交流发言,争创国家和市级试点示范45项,被市级以上主流媒体正面报道3800多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