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区推动“五个一批”重大民生实事落实落细
让“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
  K 争分夺秒推进“五个一批”
  本报记者 程超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考察时强调。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满足群众多样化民生需求。
  截至目前,今年我区确定的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户厕改造、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改善等22件“五个一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一张张民生实事“施工图”变成“幸福实景图”,一幅幅动人的民生画卷,在开州大地徐徐展开。
  实现弱有所扶
  兜牢民生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美德。做好困难群众的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
  今年以来,我区把维护困难群众基本权益作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兜住兜牢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底线,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目前,我区建成首个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渝好空间”,提供女性就业创业、家庭教育指导、妇女儿童维权等服务64场次、4398人次;为14万名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建成残疾人之家“渝馨家园”3家,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适配服务1万人次。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我区聚焦弱有所扶,在群众关心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民生工程上下功夫,促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我区在广大农村地区为452个庭院安装天然气安全设施、整治500个窨井盖、安装150公里农村公路防护栏,为农村群众出行、用气安全保驾护航。
  一项项民生暖政、一条条民生举措,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编得更牢,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聚焦急难愁盼
  提速幸福生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面对今年的严峻就业形势,区级有关部门建立重点群体“一对一”帮扶机制,实施联系企业推荐就业、组织培训促进就业等一系列帮扶举措。
  一串串数据温暖人心: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27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19.86%;脱贫人口转移就业49089人、增长8.68%,为脱贫人口发放跨区域交通补贴601.55万元,成为全市加强就业保障激励区县之一;发放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248人42.79万元,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4214 人2204.31万元;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扶持986人自主创业,带动2723人就业;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9场,采集岗位5.71万个,线上线下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44万人次;“开州金厨”劳务品牌扶持创业3900余人、带动就业4.3万人。
  孩子入学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区农村学生人数不断减少,到城镇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为应对这种变化,我区提前布局、主动作为,近5年来,区财政投入12.88亿元,新建学校17所,新增学位1.9万个,不断满足更多学生到城镇就读的需求,努力化解大班额问题。当前,正在加快建设大丘初中、丰泰学校,明年秋季将开班办学。
  为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除投资新建学校外,近5年来,区财政还投入4.23亿元,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1020校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急难愁盼,我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群众需求,将选择权真正交给群众,通过票决制的方式,列出了群众关注度最高、利益关联最密切的民生实事。
  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化为一件件落地有声的民生实事:实施“错时共享”停车泊位建设、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快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实施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改革。今年我区新增共享停车泊位3000个、婴幼儿托位700个,为农户提供社会化耕种收服务7万亩。
   提升生活品质
  增进民生福祉
  走进文峰街道稷香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白改黑”的沥青路、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完善的消防设施、粉刷一新的楼梯间……曾经破旧不堪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后焕然一新,为居民带来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区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74个老旧小区旧貌焕新颜、安居更宜居。
  “厕所经过改造后,确实比原来干净卫生多了。”关于农村改厕,群众这样评价。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群众要想提升生活品质,必须得改厕。2021年至今,我区按新标准建成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32003个。今年我区已改造农村户厕6823户。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不懈奋斗的目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改厕工作,都是为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今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服务提升、城市绿荫工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农村供水设施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管理规范、农村户厕改造、城区道路照明设施提升、城市公园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
  一组组数据,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日益美好的生活环境:新建口袋公园和体育公园3个,改造提升街头绿地2万平方米、山城绿道2.5公里,475个基层医疗机构提质规范,城区2.5万盏公共路灯更加闪耀。
  如今,在帅乡大地,弱有所扶、劳有所得、幼有所育、住有所居的美好“民生愿景”,已经成为开州儿女在日益美好的生活中真实触摸到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