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更圆
当金黄的落叶铺满了大地,当凉爽的秋风在耳畔轻轻低语,当田野的庄稼奉献出饱满的颗粒,中秋,已在不经意间悄然莅临人间。中秋,和着那一轮澄明的圆月,用丰收的美酒,月光的温柔,酝酿着岁月与情思的盛宴。
中秋,正值仲秋。时令刚好进入最好的时节。历经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炽热,迎来丰收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荡漾着瓜果的香甜;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果园里,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山林间,五彩斑斓的秋叶像打翻的调色盘,枫叶飘扬起鲜红的旗帜,橡树点燃黄色的火把,银杏树摇曳着金色的小扇。铺满落叶的小径向着林间深处蜿蜒,一切美若画卷。
中秋月更圆。唯有中秋月,最是让人牵绊和思念。圆月当空,银辉满天,寓意着团圆和圆满。在这样的月色里,身边的人最是情浓,远方的人最是牵挂,一声问候,一份祝福,随着月色在山河间交融。“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时光飞逝,人事流转,太多的人转眼天涯,太多的美好难以延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恰好圆月当空,家人相伴,在中秋这么美好的时节,就更要举杯相庆,珍惜眼前,并向着未来默默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这般美好,但中秋的心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却不尽相同。
小时候的中秋,拥有最纯粹的快乐。在久远的年月里,中秋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大人们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开始筹办中秋家宴。父亲会在石头做的碓窝里舂糯米,准备着过中秋的糍粑。父亲甩着有力的膀子,将杵锤狠狠地砸进碓窝中,发出咚咚的响声;奶奶和姑姑在推磨,姑姑推动石磨,那姿势像在跳舞,奶奶将麦子一勺勺添进石磨中,看着石磨轰隆隆地将麦子碾成面粉;母亲则割回大捆大捆的蒜苗,去掉叶子,将蒜茎切成小段,用绣花针细细地挑成蒜花。待到中秋夜,圆圆的月亮挂上树梢,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桌上全是平日里难得吃到的美食。香糯的糍粑、美味的饺子、青葱的蒜花、橙红的腊肉、玉色的黄瓜、深红的南瓜……更有一年中只能吃一次的家乡冰薄月饼,香香甜甜,回味无尽。直到月上中天,柔和的月光,静静地覆盖着大地。大人们仰望月亮,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屋檐外蛙声起伏,地坝边秋虫声声,偶尔有飞舞的萤火,与满天的星星一起闪烁跳跃,那时的我们,体会到了天上人间、星河灿烂,仿佛一伸手,就能牵手嫦娥,邀游月宫。
后来的中秋,有了更多的牵挂。曾经的小孩们都长大了,各自有了新家,或者去了远方。早早地,手机里就会传来中秋问候或者祝福,超市里早早上架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如今的信息传递越来越迅速,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即便到了中秋,我们也无法真正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会提前邀约远方的亲人,看能否重逢相聚;会提前列了菜单,早早地去菜市场,看能否做出家人喜欢的饭菜;会购买一些月饼寄给朋友们,希望能给他们送去真挚的祝福。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还要为更多人的中秋去奋斗。尤其是近几年的中秋,高温持续不下,我们要在烈日下巡查,叮嘱乡亲们不要在野外用火;天干水旱,我们用大水壶装满水,骑上摩托车送给偏远的农户,确保他们能吃上干净的水;我们在河塘边奔走呼喊,将那些玩水的小孩们劝回家,以免发生溺水的悲剧。佳节欢庆,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定,守护着国泰民安,把佳节思亲的缱绻心绪升华为爱民为民的情怀。
这时我才明白,人到中年,也就到了人生的中秋。人生的中秋,是忙碌的,丰富的,也是辽阔的。在所有期待的眼神中,我们要像那轮中秋的月亮,努力使自己变得浑圆,并要透过层层云翳,在众望所归的日子里,爬上属于自己的天空,散发出应有的光亮,给孩子们,给亲人们,给所有人一个美好的月夜。
如今的中秋,成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也许无法看清月亮原有的澄明、秀丽,城市的灯光与喧嚣,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总会遮蔽月夜的天空。只是每到中秋,心中就会更加挂念那轮远天的明月。如果再轻轻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就会有阵阵隐痛,伴随着无尽乡愁浮上心间。每逢这时,就越加期盼中秋那轮圆月,能如愿地升上中天,用那圣洁的清辉,去照亮遥远的故土,照清父母的旧居,照进父母的酣梦。还无端地祈求温柔的月色,一定要照暖自己这孤寂、失落、迷茫的心房,就像怀念慈祥的祖母,祈求她能继续给我轻轻的呼唤,深情的抚慰。更祈愿这温柔的月色,照进所有人的梦想,让最美的中国梦永远地辉耀华夏,使得人间圆满,家国昌盛。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秋,正值仲秋。时令刚好进入最好的时节。历经春天的萌芽,夏天的炽热,迎来丰收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芬芳,荡漾着瓜果的香甜;田野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果园里,红红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山林间,五彩斑斓的秋叶像打翻的调色盘,枫叶飘扬起鲜红的旗帜,橡树点燃黄色的火把,银杏树摇曳着金色的小扇。铺满落叶的小径向着林间深处蜿蜒,一切美若画卷。
中秋月更圆。唯有中秋月,最是让人牵绊和思念。圆月当空,银辉满天,寓意着团圆和圆满。在这样的月色里,身边的人最是情浓,远方的人最是牵挂,一声问候,一份祝福,随着月色在山河间交融。“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时光飞逝,人事流转,太多的人转眼天涯,太多的美好难以延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若恰好圆月当空,家人相伴,在中秋这么美好的时节,就更要举杯相庆,珍惜眼前,并向着未来默默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这般美好,但中秋的心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却不尽相同。
小时候的中秋,拥有最纯粹的快乐。在久远的年月里,中秋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大人们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开始筹办中秋家宴。父亲会在石头做的碓窝里舂糯米,准备着过中秋的糍粑。父亲甩着有力的膀子,将杵锤狠狠地砸进碓窝中,发出咚咚的响声;奶奶和姑姑在推磨,姑姑推动石磨,那姿势像在跳舞,奶奶将麦子一勺勺添进石磨中,看着石磨轰隆隆地将麦子碾成面粉;母亲则割回大捆大捆的蒜苗,去掉叶子,将蒜茎切成小段,用绣花针细细地挑成蒜花。待到中秋夜,圆圆的月亮挂上树梢,全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桌上全是平日里难得吃到的美食。香糯的糍粑、美味的饺子、青葱的蒜花、橙红的腊肉、玉色的黄瓜、深红的南瓜……更有一年中只能吃一次的家乡冰薄月饼,香香甜甜,回味无尽。直到月上中天,柔和的月光,静静地覆盖着大地。大人们仰望月亮,给孩子们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屋檐外蛙声起伏,地坝边秋虫声声,偶尔有飞舞的萤火,与满天的星星一起闪烁跳跃,那时的我们,体会到了天上人间、星河灿烂,仿佛一伸手,就能牵手嫦娥,邀游月宫。
后来的中秋,有了更多的牵挂。曾经的小孩们都长大了,各自有了新家,或者去了远方。早早地,手机里就会传来中秋问候或者祝福,超市里早早上架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如今的信息传递越来越迅速,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即便到了中秋,我们也无法真正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会提前邀约远方的亲人,看能否重逢相聚;会提前列了菜单,早早地去菜市场,看能否做出家人喜欢的饭菜;会购买一些月饼寄给朋友们,希望能给他们送去真挚的祝福。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还要为更多人的中秋去奋斗。尤其是近几年的中秋,高温持续不下,我们要在烈日下巡查,叮嘱乡亲们不要在野外用火;天干水旱,我们用大水壶装满水,骑上摩托车送给偏远的农户,确保他们能吃上干净的水;我们在河塘边奔走呼喊,将那些玩水的小孩们劝回家,以免发生溺水的悲剧。佳节欢庆,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定,守护着国泰民安,把佳节思亲的缱绻心绪升华为爱民为民的情怀。
这时我才明白,人到中年,也就到了人生的中秋。人生的中秋,是忙碌的,丰富的,也是辽阔的。在所有期待的眼神中,我们要像那轮中秋的月亮,努力使自己变得浑圆,并要透过层层云翳,在众望所归的日子里,爬上属于自己的天空,散发出应有的光亮,给孩子们,给亲人们,给所有人一个美好的月夜。
如今的中秋,成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也许无法看清月亮原有的澄明、秀丽,城市的灯光与喧嚣,还有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总会遮蔽月夜的天空。只是每到中秋,心中就会更加挂念那轮远天的明月。如果再轻轻吟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就会有阵阵隐痛,伴随着无尽乡愁浮上心间。每逢这时,就越加期盼中秋那轮圆月,能如愿地升上中天,用那圣洁的清辉,去照亮遥远的故土,照清父母的旧居,照进父母的酣梦。还无端地祈求温柔的月色,一定要照暖自己这孤寂、失落、迷茫的心房,就像怀念慈祥的祖母,祈求她能继续给我轻轻的呼唤,深情的抚慰。更祈愿这温柔的月色,照进所有人的梦想,让最美的中国梦永远地辉耀华夏,使得人间圆满,家国昌盛。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