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以史为媒,读懂华夏
——读许倬云先生新作《经纬华夏》

  ■张波
  今年9月2日,是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94岁寿辰。许先生八易其稿,在九旬高龄撰写出一部华夏文明从成长到成型的传记——《经纬华夏》,去年由南海出版社出版。这部许先生的集大成之最新力作,保持着其一如既往的写作风格,抚今追古、以古鉴今,集学术与科普于一体,以史为媒,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图景。
  关于许倬云先生的人生履历和学术成就,就不在这里赘述了。今年7月,许老再次亮相许知远主持的深度纪实访谈节目《十三邀》,更让观众感慨不已。许倬云曾在《十三邀》第四季的采访中提出要“往里走,安顿自己的内心”,时隔四年,他依然深切关怀着年轻人的成长与处境。他鼓励大家要关注家国民生、科技进步,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人非孤狼,见贤思齐,方能寻得安宁。你可以选择若干程度的隐退,但不应该逃避责任”。他希望年轻人能够将所学所得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喜欢“跟人读书”的学习方式,许倬云先生是一个值得跟随的学者和良师。他兼具学者的深邃思考、作家的隽永文法和常人的朴素情感,不经意间让各种史料在叙述中再现中国历史的“万古长河”。这本《经纬华夏》是他在九十多岁高龄,以考古史料为基础,置华夏文明于大历史的叙事之中,全新阐释华夏文明生成、互动与发展的通史,讲述中国这片土地上人群、族群、文化的前世今生,再现华夏文明的地缘之变和文化成长。
  阅读本书,我个人建议先从“结语:我对未来中国的希望”和“附录我的学思历程”看起。一则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许先生写作中的思考,即“直到最近一两个世代,中国才刚刚重新站起来而已。”二则可以更好地理解许先生秉持这种文风和思维逻辑的缘由,即“依我的教学经验,我总觉得不能完全按照特定的工作模式与特定的进度,每个人有其特色。我主张每个人凭借其各自的背景、性情和训练,会发展出特定的风格,进而造就出特定的人物。”
  《经纬华夏》开篇的五部分确立了华夏文明的空间格局,紧扣“经纬”,集合考古的资料,从地理的意义上创新性提出三个“核心区”的概念,带给我们一个理解中国的全新视角,为每位读者感受和了解中华文明标注了清晰地理坐标。第一区是黄河流域,主要以今山西襄汾陶寺、河南偃师二里头和陕北的石峁的考古资料为依据,系统论述了夏商周的文明演进和融合,最终缔造了“中原的根本”和“古代中国的核心”。第二区是长江流域,从三星堆文化和屈家岭、石家河等处看到的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以及长期发展的玉石文化考据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交融重合的繁复中华文明的“中间地带”。第三区是从西南云贵地区延伸到南岭、武夷山以南的沿海一带,从马家浜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延展至“环太平洋文化”,逐渐建构了华夏文明的世界性,形成了中国里的世界与世界里中国的文明交融和发展。许先生一再强调,三个“核心区”不是隔绝、静止和孤立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延展、互动和融合的态势,最终“整合为一个庞大的文化疆域——华夏中国”。
  接着,许先生从文明样态、思想体系、知识分子、财富流动、抗争与新生、未来畅想等命题讲述这“经纬华夏”土地上已经发生的与正在发生着的人和事,让我们在“中国”与“世界”的对话中洞察华夏文明的坚韧生命力。正如许先生所言,“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这样的交替观察、讲述与思考,带着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纬度和相对平行的经度去认知两个核心命题,即,“何为华夏”“何以华夏”。本书以地理为基,文化为脉,人的流动为主线,提出“你应我和、交流合作,才创造出这片华夏天地”,谱写了一首“华夏文明本身从成长到成型的‘诗歌’”,让每位读者“在回顾华夏历史时,有我们自豪之处,有我们觉得满足之处”。
  在讲述“何以华夏”的部分,本书传递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思考、自省和希冀,那就是坚守华夏文化自信,保持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加强文明互鉴,在去伪存真中激活华夏文化的世界性基因,正如许先生所愿:“希望《礼运·大同篇》那个‘大同世界’的梦想,早日在中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