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解锁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密码”
链接“家乡情” 突破“卡脖子”
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本报资料图片)

  K 大抓工业 大抓招商
  本报记者 喻建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开州高新区,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反渗透、超滤、纳滤等水处理膜及设备,满足客户需求。
  “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景海拿着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浓废水DT特种反渗透膜说,“这款产品,市场售价1万多元,而原来从国外进口需要三四万元,我们打破了长期被国外‘卡脖子’的现状。”
  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是水处理设备的重要元件,尤其是反渗透膜最为精细,膜孔径仅有0.0001微米,有水处理行业“塑料芯片”之称。
  “生产这些高端产品,我们的原材料都是自给自足。”余景海介绍,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来自深圳市锦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别看这两家企业一个在内陆地区、一个在沿海城市,但从繁衍谱系来看,它们叫“兄弟企业”;从生产链条来看,它们叫配套工厂、上下游企业。
  1999年,余景海大学毕业,南下深圳打工。3年后,他在深圳创办了深圳市锦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复合膜材料、可降解新材料。
  余景海是土生土长的开州人,2017年底,羽翼丰满的他返回开州创办了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回家乡创办企业,既是乡情驱使,也是企业发展需要。”余景海坦言。
  2017年,正值我国脱贫攻坚关键期,余景海抱着“生于开州,回报开州,为家乡献一份力”的想法,返回家乡投资办厂,以就业帮扶助力群众增收,同时延长产业链,做大发展“蛋糕”。
  “我们在开州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销售到沿海地区。单从物流成本来看,在内地建厂并不划算。”余景海当时很纠结,但通盘考虑后,长远眼光还是战胜了眼前利益。
  余景海眼里的“长远眼光”,一方面包括企业在深圳的综合成本不断增加,部分产业向内地转移趋势逐渐显露;另一方面包括内地相对低廉的土地、人力、融资成本吸引,以及开州实施“百千万鸿雁兴开计划,营造更优投资环境的“洼地效应”。
  “我们两家企业实现了‘比翼齐飞’。”余景海介绍,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锦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上下联动、紧密协作,实现了信息、人才、资源互补。两家企业的“连襟关系”,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模式,达到了“相互支撑,彼此成就”的目的,实现了强链补链延链。
  截至今年8月,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锦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实现产值8500万元、4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5%、20%,分别解决就业165人、105人。
  “作为一条产业链上的两朵‘并蒂莲’,每一次开放都值得欣喜。”在余景海眼里,他乡与故乡,都是花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