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佳作。张若虚的诗想象丰富,描写细腻,音节和美,清丽开宕,极富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荡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该诗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诗中夹叙闺情别绪,哀怨缠绵,突破了哲理诗的枯燥,又善于反复变化,形成了诡谲恢奇的波澜,有力地增添了诗的感染力,故而成了我国诗歌中的千古名篇。
视其诗的题目就十分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间最为引人的良辰美景,构架了五彩斑斓、光彩夺目、奇妙诱人的艺术境界。
作者在诗作的开篇就细腻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江水弯弯曲曲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洒在花树上,就像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一般。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才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的景致,浑然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诗人独具匠心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开篇的八句诗,景物由大到小,视野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尽收于一轮孤月之上了,大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觉。
在如此惬意的光色之下,作者接着续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之美并引出了“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八句,描写了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在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下,不得不引起作者的遐思冥想:江边的什么人最先见到月光?月光最先照见的又是什么人?诗人神思活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存却是绵延长久、代代相传的。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江月待何人”是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的。既然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那么江月徘徊在天,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随着江水的奔流,诗篇亦生波澜,将诗歌推向更高的境界。江月有情,流水无情,笔触一转,作者很自然地把思路引到了诗句下半部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之上了。
接下来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总写了“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青枫浦”是诗人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着“扁舟子”的行踪不定。“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是因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绪,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诗人用一种相思,牵出两地闲愁,诗情荡漾,曲折有致。达到了“实景”与“想象”的相得益彰,有机融合。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八句诗承接“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扁舟子”的思念。诗人紧扣主题,用“月光徘徊”和“鸿雁不度”来间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悲泪自出,无不怅然若失。“徘徊”二字极其传神:浮云流动,光阴明灭恍惚;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肯离去。这里的“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共望月光也无法相知,只好托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风在起伏,浪在翻滚,鱼在跳跃,跃不过三尺江面,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这就更加平添了几重痛苦和愁闷。
诗人在诗作的最后八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跋涉他乡,连做梦也在念叨归家。“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诗人的孤寂;“无限路”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之情。他在想: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道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故乡。这种无着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也洒在了读者的心上,可谓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陶醉。
《春江花月夜》其诗清丽,其景空明,其言优美,其音和谐,其韵婉转,描写细腻,想象丰富。由物及人,由远及近,托物言志,以物寄情,情由物生,愁绪满怀,诗情画意徜徉其中,惆怅难诉其苦,难怪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时,《春江花月夜》无疑是我们学习与欣赏的典范之作。
(作者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视其诗的题目就十分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间最为引人的良辰美景,构架了五彩斑斓、光彩夺目、奇妙诱人的艺术境界。
作者在诗作的开篇就细腻地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潮连海,月共潮生。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江水弯弯曲曲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洒在花树上,就像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一般。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灰色。因而才有“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的景致,浑然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诗人独具匠心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得“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优美恬静。开篇的八句诗,景物由大到小,视野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尽收于一轮孤月之上了,大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觉。
在如此惬意的光色之下,作者接着续写“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之美并引出了“人”。“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八句,描写了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到一个纯净的世界,在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下,不得不引起作者的遐思冥想:江边的什么人最先见到月光?月光最先照见的又是什么人?诗人神思活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存却是绵延长久、代代相传的。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江月待何人”是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的。既然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那么江月徘徊在天,像是在等待什么人似的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随着江水的奔流,诗篇亦生波澜,将诗歌推向更高的境界。江月有情,流水无情,笔触一转,作者很自然地把思路引到了诗句下半部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之上了。
接下来写“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总写了“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相思之情。“白云”“青枫浦”是诗人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着“扁舟子”的行踪不定。“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是因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绪,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诗人用一种相思,牵出两地闲愁,诗情荡漾,曲折有致。达到了“实景”与“想象”的相得益彰,有机融合。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八句诗承接“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扁舟子”的思念。诗人紧扣主题,用“月光徘徊”和“鸿雁不度”来间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悲泪自出,无不怅然若失。“徘徊”二字极其传神:浮云流动,光阴明灭恍惚;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肯离去。这里的“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共望月光也无法相知,只好托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风在起伏,浪在翻滚,鱼在跳跃,跃不过三尺江面,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这就更加平添了几重痛苦和愁闷。
诗人在诗作的最后八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跋涉他乡,连做梦也在念叨归家。“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诗人的孤寂;“无限路”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之情。他在想: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夜”,不知道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故乡。这种无着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也洒在了读者的心上,可谓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陶醉。
《春江花月夜》其诗清丽,其景空明,其言优美,其音和谐,其韵婉转,描写细腻,想象丰富。由物及人,由远及近,托物言志,以物寄情,情由物生,愁绪满怀,诗情画意徜徉其中,惆怅难诉其苦,难怪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赞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时,《春江花月夜》无疑是我们学习与欣赏的典范之作。
(作者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