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天和镇严把“四关”让“小岗位”发挥“大作用”
发挥公益岗位作用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天和镇开展公益岗位直播培训。(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李艳
  公益性“小岗位”虽不起眼,却蕴含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巨大能量。为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在乡村建设行动中有效发挥作用,近年来,天和镇严把政策关、培训关、管理关、成长关,根据村情民意合理设置岗位,严格人员申报审核,充分发挥岗位就业保障作用,优化公益服务,带动群众增收,用心用情用活公益性岗位,谱写出一幅“人优景美”的天和公益乐章。
  “天和镇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名交通协管与文明劝导公益性岗位人员,要求开州区户籍,身体健康,面向失业脱贫人口、4050人员、高校毕业生及复员退伍军人……”今年5月,一则《天和镇公益性岗位招聘启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得到了求职人员的广泛响应。
  天和镇严把“政策关”,严格遵循8项严密选岗流程,从岗位数量设定到最终人员录用,每一步都公开透明。通过发布招聘公告、集中选拔面试、多轮公示及人岗匹配研判,确保了公益岗位招聘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同时,现场签订协议并录入就业系统,让每一位上岗人员都感受到制度的严谨与关怀。
  仅有公正的选拔还不够,要让公益岗位人员真正胜任工作,还需要不断提升技能。近日,在天和镇一肉牛养殖基地,肉牛养殖专家耐心指导学员们如何科学饲养肉牛。他详细讲解了饲料配比、营养需求及日常护理要点,并亲自示范如何观察肉牛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学员们围在牛舍旁,认真听,不时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天和镇为提升公益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严把“培训关”,每年举办10余次专题培训,涵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实践技能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累计培训260余人次。这些培训不仅增强了岗位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在培训的助力下,一些公益岗位人员开始尝试自主创业。比如,安静村公益岗位人员张进国与杨春梅夫妇在掌握肉牛养殖技术后,创办了开州区进国养殖场。目前,该养殖场占地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肉牛存栏量已达108头。创业初期,该养殖场得到了多部门的支持与帮助,成功申请到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以及8000元的补贴资金,为养殖场顺利启动注入了强劲动力。
  “相关部门投资30万元,修建了一条长达300米的公路直达养殖场,极大改善了养殖场的交通条件。”天和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在4名专业管理人员的精心打理下,该养殖场运行良好。
  天和镇严把“成长关”,注重公益岗位人员的成长与发展,积极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吸纳10名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青年进入村支“两委”班子任职,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天和镇还加大自主创业帮扶力度,成功帮助创建了生猪、肉牛、山羊等5个养殖场,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
  让公益岗位“活”起来,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重要力量。天和镇严把“管理关”,制定了包括学习、请假、考核在内的10余项管理制度,并成立督察小组,每月定期开展巡查,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如实填报《考勤考核表》,实现了公益岗位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天和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天和镇将进一步优化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继续从政策、培训、管理到成长全方位发力,有效发挥公益岗位的就业保障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