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我区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分报表”
风正时济好扬帆 击鼓催征立潮头
  K 迎接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
  本报记者 喻建国
  时光的年轮刻下奋斗的足迹,历史的巨手翻开梦想的新篇。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唯实争先、埋头苦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的“高分报表”。
  翻开开州的“荣誉橱窗”,高质量发展的光环耀眼夺目。从2021年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由600.27亿元增至686.9亿元,总量稳居山区库区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30亿元、183亿元、28500元增至37亿元、247.3亿元、32199元;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等榜上有名,“开县春橙”入选“中国品牌·典范100”。
  跨越崛起的“速度”在数据中印证,转型升级的“魅力”在“国字号”名片中彰显。绿色开州、创新开州、活力开州的高质量发展新图景美轮美奂。
  奋勇直前跃台阶
  “‘大抓工业、大抓招商’是开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行之举。”前不久召开的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暨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议,发出了聚集“1234”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抓发展的“最强音”。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结合区情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发展所需、形势所趋、现实所能靶向发力,按照“总体推进、局部突围、小步快进”的思路,着重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促进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从2021年至2023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持续攀升,今年有望突破7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65亿元增至42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83亿元增至247.3亿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的2.19:1缩小到2.08:1,位列区域前列。
  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前进路上风雨无阻。
  我区加快构建“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体系,西渝高铁、成达万高铁有序推进,巫云开、万州经开州至达州高速建设超序时进度,城开高速雪宝山互通通车,航空飞行营地步入社会投资新赛道,小江航道提升工程顺利开工。城市规模拓展至“双47”,“一心两带”城市空间格局初具雏形。环湖城区完成投资34.3亿元,高铁片区、丰乐片区征地拆迁有力推进,开州大桥竣工通车,观音山隧道、凤凰梁大桥即将贯通。
   提质增效促升级
  当前又到了青花椒成熟的时节。在麻柳乡的山坡台地、沟谷溪畔,一山山、一树树青花椒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一幅“美丽‘香’村、‘椒’相辉映”的景观令人陶醉。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提质增资、提档升级产业,不断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获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高质高效试点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万亩,恢复耕地面积2.4万亩。粮食播面172.59万亩、居全市第1位。9家企业获评市级农产品加工“双百”企业,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150亿元。新增“名特优新”“两品一标”产品29个。寿光蔬菜“东产西移”在川渝首家落地见效,“开县春橙”入选“中国品牌·典范100”“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超52亿元。
  农业盛满“开州粮”,工业装满“开州造”。
  我区加速构建“1234”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2023年,开州区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获评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开州高新区成为全市首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重庆智能家居产业园获批全市中小企业集聚区。企业集中度达到90%,规模工业企业达4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绿色工厂”5家、数字化车间5家、企业技术中心13家,重庆市紫建电子有限公司成为渝东北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
  逍遥开州不夜天,吃喝玩购乐满城。
  2022年,我区入选重庆夜经济影响力20强区县。开州金街升级出新,辰时里·奥特莱斯名品店引入国际品牌30余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在商务部中期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2023年全区网络零售额达25.6亿元、增长12.3%。4A级景区增至7个,汉丰湖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
  开拓创新求突破
  时代呼唤变革,创新引领未来。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守正创新成果丰硕。2023年,我区13项国家级改革试点通过评估验收;数字重庆建设扎实推进,市级部门业务事项认领率100%,“家庭成长环境风险防控一件事”进入区县应用“一本账”,区城市运营中心实战实效能力明显提升;2023年改革重组国有企业31家,盘活存量经营性资产1000余处,统筹“三资”增加财力17.8亿元。
  资源要素集聚整合,改革求变一路向“新”。全区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扩面至60%的行政村;培育外向型企业12家,2023年开州港货物吞吐量增长60%,获批“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市级高新区获批,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开建;培育科技型企业619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3家。国家智慧园区5G融合创新运用项目建成投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创新,而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我区与合作高校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8个,新增知识产权专利授权25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7%;创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8家,实现国家级众创空间、市级重点实验室零突破。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6.39亿元,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超60%。
  持之以恒抓攻坚
  城市之美,美在品味;乡村之美,美在生态。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牢牢依托“品味”和“生态”两个宝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全区市级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获评优秀,辖区流域水质总体保持Ⅲ类、Ⅱ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居27个重点区域第6位。创建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76个,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市第8位。
  绿水长流、青山常在,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环汉丰湖片区创建成为重庆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汉丰湖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二轮中央和市级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交办问题整改率达99.7%,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州区域违建整改与生态提升入选美丽重庆建设典型案例。治理水土流失125平方公里,完成矿山生态修复52.56公顷。新造林4.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56.4%,马云林场入选全国“十佳林场”,崖柏的保护和繁育创造世界奇迹。
  全力以赴促共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自区委十五届一次全会以来,我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作。开州中学浦里校区、迎仙小学、盛景小学、云枫实验学校、高桥镇初级中学援建项目建成招生。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达92.5%、100%。区人民医院、安康医院顺利通过等级复评,区疾控中心成功创建二甲。满月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通过市级评审,雪宝山镇获评市级健康乡镇。北岸滨湖公园建成开园,开州故城二期开街,“汉丰印秀”绚丽开灯,南北环湖马道实现贯通。
  “民生短板”越缩越短,“幸福账单”越拉越长。
  全区新建5G基站2000余个,改造城镇老旧燃气管道365公里,临江、临港输变电项目建成投用,城区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建筑垃圾填埋场启动建设。累计达标海绵城市15平方公里,新建城市公园60万平方米、新增小微停车泊位 2700个。累计改造国省干线公路230公里,乡镇通三级公路率达75%,村民小组通硬化公路率达97%。实施农村改厕10458户,打造国家级绿色示范村37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40个。满月镇甘泉村、马营村分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居有所安、病有良医、老有颐养、幼有善育。2022年以来,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2万余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资金10.49亿元。药品耗材集采为群众节支2.65亿元,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居全市第1位。2023年,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公租房实物配租惠及3000余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3.4万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连续5年获全市考核A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开州,这座湖与城、人与产、梦与诗交融的“秦巴明珠”,正以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朝着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生态秀美的建设目标奋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