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水 库
龙安水库,在上世纪80年代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岳溪、南门等乡镇几万亩农田灌溉和几十万人饮水问题。回想修水库的艰难历程,4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历历在目。
当时,县里抽调了5000名村民及部分干部修建龙安水库,21岁的我也在其中。修建队伍按照民兵组建方式组成5个营,每个营包含几个连,如基建连、女子连等。
那时车很少,就连拖拉机都很少见,我们背上简单的衣物、棉被就和村里的几十名中青年人一起踏上修水库之路。步行近3个小时,到达修水库的地方,那里是一个大山沟,住户极少,离龙安场镇要走40分钟。
我被安排到机电组,住的是用稻草盖成的“草房”,8个人睡一张用木条搭成的“床”。比起其他人,我们的住宿条件算好的。吃饭就在基建连食堂,有二三十人,几两大米用大碗蒸,青菜、白菜煮熟后加点红薯粉,1碗饭、1汤勺菜。
那时,农村一年一人供应1斤盐肉,修水库每月吃两次盐肉,盐肉用玉米面粉蒸,感觉太好吃了。我家里地少,每年3至4月青黄不接的时候缺粮吃,母亲总是通过熟人介绍并带着我到胡家去背,按照3斤红薯还1斤稻谷的方式借红薯吃,稻谷收获后还稻谷。所以,到修水库的地方,除了每月有300个工分,还有几元零用钱,更主要的是能吃饱饭,大家都很乐意。
水库大坝选择在几条河汇流低洼处,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挑土的村民发放盖有水库指挥部印章的“票”,挑一担土发一张。那时候没有机械,主要靠人力挑土修筑大坝。
大坝附近山坡、农房刷有“奋战100天,修好大坝”“争分夺秒,早日修好水库”“修好水库,造福子孙后代”等标语,山沟里到处是劳动的人,他们挑起担子大步跑,整个大坝热闹极了。
由于工程要排水抽水,后来机电组配置了发电机、抽水机等设备,我又开始学习发电、抽水。三个月后,水库指挥部又买回5台手扶拖拉机,主要任务是到20多公里外的东阳煤厂拉煤,腾出人力到大坝建设中。
我们5人就开始了运煤,每天1台拖拉机运回1吨煤。每天早上,我们早早吃了饭就开始到东阳煤厂拉煤。我总是认真开车,每天安全出行,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水库大坝底座宽约80米,大坝下方和上方都是用石头堆砌,中间用土填。我们开始用直径2米的大石磙碾压,几十人用绳拉,很费力,效率差,后来买回了履带压路机,效率高了很多。
虽然我修水库不到1年,但学到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有滋有味。
(作者系南门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
当时,县里抽调了5000名村民及部分干部修建龙安水库,21岁的我也在其中。修建队伍按照民兵组建方式组成5个营,每个营包含几个连,如基建连、女子连等。
那时车很少,就连拖拉机都很少见,我们背上简单的衣物、棉被就和村里的几十名中青年人一起踏上修水库之路。步行近3个小时,到达修水库的地方,那里是一个大山沟,住户极少,离龙安场镇要走40分钟。
我被安排到机电组,住的是用稻草盖成的“草房”,8个人睡一张用木条搭成的“床”。比起其他人,我们的住宿条件算好的。吃饭就在基建连食堂,有二三十人,几两大米用大碗蒸,青菜、白菜煮熟后加点红薯粉,1碗饭、1汤勺菜。
那时,农村一年一人供应1斤盐肉,修水库每月吃两次盐肉,盐肉用玉米面粉蒸,感觉太好吃了。我家里地少,每年3至4月青黄不接的时候缺粮吃,母亲总是通过熟人介绍并带着我到胡家去背,按照3斤红薯还1斤稻谷的方式借红薯吃,稻谷收获后还稻谷。所以,到修水库的地方,除了每月有300个工分,还有几元零用钱,更主要的是能吃饱饭,大家都很乐意。
水库大坝选择在几条河汇流低洼处,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挑土的村民发放盖有水库指挥部印章的“票”,挑一担土发一张。那时候没有机械,主要靠人力挑土修筑大坝。
大坝附近山坡、农房刷有“奋战100天,修好大坝”“争分夺秒,早日修好水库”“修好水库,造福子孙后代”等标语,山沟里到处是劳动的人,他们挑起担子大步跑,整个大坝热闹极了。
由于工程要排水抽水,后来机电组配置了发电机、抽水机等设备,我又开始学习发电、抽水。三个月后,水库指挥部又买回5台手扶拖拉机,主要任务是到20多公里外的东阳煤厂拉煤,腾出人力到大坝建设中。
我们5人就开始了运煤,每天1台拖拉机运回1吨煤。每天早上,我们早早吃了饭就开始到东阳煤厂拉煤。我总是认真开车,每天安全出行,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水库大坝底座宽约80米,大坝下方和上方都是用石头堆砌,中间用土填。我们开始用直径2米的大石磙碾压,几十人用绳拉,很费力,效率差,后来买回了履带压路机,效率高了很多。
虽然我修水库不到1年,但学到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样有滋有味。
(作者系南门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