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一肩担历史,一肩担未来
——读王永威散文集《情韵开州》
  ■ 陈进
  作家綦国瑞说:“把文章写出历史的质感和亮色,是不易达到的高度,必须有胆有识。既要宏观把握历史的大局、脉络和走向,更要对历史有深刻的表达和剖析。”这恰好是我读了《情韵开州》后想对作者王永威问的问题:“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做到这个对于王永威来说并不算难,因为他有多重身份。作为开州博物馆馆长,他练出了一双“历史之眼”;作为开州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他持有“浪漫之笔”;作为习墨书家,他懂“艺术之韵”;更别提他还写新诗、写雄文了。《情韵开州》,是他编纂开州文化《永远的盛山》一书后整理的近几年散文书稿,都是关于家乡的。他集一身才华倾力为家乡捧出这本散文专辑,只因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开州人,只因自己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他不仅有着厚重的家乡情结,还扛着继往开来的责任与担当。了解了王永威这个人,我们便在“情韵开州”四个字中自然拎出“情”这个字。的确,这个字是本书的核,是支撑专辑的魂。情自内心,串起的是开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王永威颇有建树,时常在媒体或者某乡镇、某个风景区见到他的书法和诗文作品。他曾赠予我多本书,是我习诗习文的良师益友。读了这本散文集后,我用“史笔文心”这四个字对王永威再次做个标识。他真的就像一个开州文化的挑山工,一肩挑着历史,一肩担着未来。
  《情韵开州》一共收录有48篇文章,分为“开州如画”“湖山如歌”“乡语如梦”以及“寄情如薰”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配有开州独特的自然风景图片和相应的诗词,图片是作者自己工作中用专业的角度拍摄的,诗词是作者自己精心创作后饱蘸墨笔一气呵成的。整本书满满的艺术氛围感,看上去赏心悦目。
  因为职业原因,王永威对开州的山水风物,包括民俗、政治、经济以及自然环境、人的生存状态等都了如指掌。他可以随易拈起河里的一粒沙子,津津有味地讲出一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文学的情感表达中。开篇《有一个故事——叫开州》中所说:“哪一块是汉唐的砖,哪一个是宋元的瓷,哪一匹是明清的瓦,哪一片青叶是唐朝宰相韦处厚的诗词在低吟,哪一滴水珠是散文大家唐次祈雨时心酸泪滴流淌至今……”作者一念便穿越千古往事,一念又回到新岸汉丰湖边,俯仰之间,便把“盛字山下那一片片粉墙黛瓦、一弯弯水墨雨巷,涂抹了湖光山色、水村山郭的一舫一浪一石一矶、一草一木一廊一台”链接上了“开州历史的符号、文化的标点、故事的源泉”。他对家乡的那份深情浸淫在字里行间,“风在念经,月在读史,我在讲故事。”富有韵律感的文字,既不夸张,也不矫情,让人咀嚼,耐人回味。
  细读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不仅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文化之风,也能感受到对开州未来的无限憧憬,每一篇都可以作为一张极具地域特色的名片。事实上这本集子里的多篇文章我都曾在电视、报刊上见过,真的是作为文旅名片成功地把开州推向了重庆、推向了全国。灵动的文字配上开州灵动的风景:“山是滴翠之山,水是毓秀之水,城是灵动之城,青砖灰瓦到流光溢彩,苍古厚重到清亮秀丽,一切皆在醉美中铺展……”他对过去充分提炼,对当下加以关注,处处带有文化思考。地理性与精神性同频,被许多人种了草。开州,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梦寐的打卡城市。
  散文贵在真诚,我在《情韵开州》里也算是对上了号。“老屋如同记忆的风筝,那灶台上的尘土、窗栏上的烟迹、屋脊上的蕨苔,承载着父辈的梦想与沧桑。”深情款款的回忆,处处弥漫着清新质朴。“山,赋予开州人开拓创新的坚毅;水,给予开州人兼容并蓄的包容。千年文明传承,造就了这一方人文沃土,敢为人先、勇于进取的奋进精神……”站在历史的高处看向今天,通向未来,大气不凡,一眼洞见与众不同的胸襟和格局。大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家国情怀,书生本色”吧。
  合上书慢慢回味,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概括有三。
  第一,是史料丰富。看似平常的文字里,总能在某个细节里捕捉到厚重的历史味道。作者不失时机地引导读者想象一段历史或者进入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巧妙地将历史的客观事物与自己的认知有效穿插后,文章变得更加可读、耐读。
  第二,是语言隽永优美。作者多年研究历史,一直钻研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加上擅长写近体诗、现代诗,文字含蓄灵动,又富韵律的美感。记得有个作家这样说过:“一篇好的散文,能让读者喜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语言是关键,也只有语言才是这个作家和那个作家的根本区别。”王永威做到了,他的语言自带一份书卷气和文学气。
  第三,是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本文前面也提到过王永威炽热的家乡情结,如今的他正处盛年,正是开州建设中的中流砥柱。他一肩挑着历史,一肩挑着未来,整天在历史、现在与未来中回顾、展望与突破,一次次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翻开开州的新篇章。他的那份沉甸甸的乡情在文字中都有情节,时而昂扬,时而婉约,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红孩说过:“散文写作大体分叙事、抒情、写意三种状态,这三者可独立,也可相互联系。就大多数写作者而言,往往写作几十年,最终就在叙事、抒情上停滞不前了。”这句话提醒我又把整本书通读了一遍。我深切感受到那些跳跃在历史深处的故事被作者一次次拣选,整合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后,分明有一种意立了起来。这大概就是叙事、抒情与写意三者融合在了一起,我的情感进一步被呼应,身心又一次与文字共鸣。
  不妨捧起这本《情韵开州》吧,相信你读了也会跟我一样。
  (作者系开州区汉丰第五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