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 周人杰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赋能是重要一环。在上海市杨浦滨江,曾经的煤灰仓的顶部平台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这一“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变为巨大的“充电宝”,为周边的咖啡馆、岸电充电桩、景观照明设施等持续提供绿色电力,生动展现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向“工业秀带”“生活秀带”的跨越,彰显了绿色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有利于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领域“十四五”重大工程台账系统纳入项目1.2万个,完成投资6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过半,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绿色科技领域的短板弱项,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政策取向上,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从社会层面看,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相比2020年下降20%,启动区建成区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用高硫石油焦生产燃料气和氢气供各装置使用,实现“变废为宝”……神州大地绿色发展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必能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赋能是重要一环。在上海市杨浦滨江,曾经的煤灰仓的顶部平台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这一“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变为巨大的“充电宝”,为周边的咖啡馆、岸电充电桩、景观照明设施等持续提供绿色电力,生动展现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向“工业秀带”“生活秀带”的跨越,彰显了绿色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有利于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领域“十四五”重大工程台账系统纳入项目1.2万个,完成投资6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过半,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绿色科技领域的短板弱项,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政策取向上,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从社会层面看,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相比2020年下降20%,启动区建成区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用高硫石油焦生产燃料气和氢气供各装置使用,实现“变废为宝”……神州大地绿色发展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必能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