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群众有温度 为民服务显担当
张善海(左)查看柑橘挂果情况。
本报记者 熊程成 文/图
走进长沙镇福城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柑橘林映入眼帘。长沙镇福城村党委书记张善海正在查看柑橘挂果情况,这里的4000亩柑橘林在春风的吹拂下,绿油油的叶子摇曳生姿,仿佛在低语着丰收的喜悦。
坚守为民初心,担当一份责任。张善海一直把群众的小事急事当成自己眼中的大事,时刻心系着群众的安危,奔波于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并不断建强班子队伍,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张善海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福城村也先后获评“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兴产业 促增收
“三月春橙红,四月橘花香,春夏忙管护,冬日盼丰收……”日前,在福城村柑橘园里,村民们四五人为一组,分工协作,一边唱着歌谣,一边采摘柑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张善海依托“柑橘、养殖、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在村里建立了3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作用。
“没有产业,村集体就没有收入,为民办实事就伸不开手脚。”张善海说。
在张善海的带领下,福城村依托境内的“万亩橘海”风光、美丽乡村居民点和“猫儿寨”“凤凰庵”等文化古迹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时,以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大型养猪场为基础,结合柑橘产业发展,建成“猪—沼—果”立体循环的三峡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产业链提质增效。还坚持以柑橘为媒,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形成赏花观果、养蜂康养、枳实入药、农家体验、加工补链、触网营销的产业链条,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吃干榨尽”的零废弃综合利用。
此外,张善海盘活村内闲置土地资源,先后建成2家厂房,发展水果加工、包装箱生产,实现村民和集体双赢局面,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约6万元,如今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
强治理 优服务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去找张书记帮忙,他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福城村7组村民李启芬告诉记者。
乡村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乡村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张善海牵头创建“老张工作室”纠纷调解阵地,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化解矛盾纠纷。并通过“订单式”服务、“闭环式”处置,高效化解基层矛盾。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张善海创新服务机制,实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社会评单”的四单式机制。张善海说:“我们党员干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主动‘接单’,牵线搭桥,及时将各类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同时,张善海主导制定了“一听、二干、三做、四治、五践”的村规民约,张贴在每家每户门前,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发放爱心存折,对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院坝会、化解纠纷等自治活动进行量化积分管理。
据了解,福城村每年解决诉求清单60余件。2023年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抓乡风 强队伍
乡村振兴需要“头雁领飞、群雁齐飞”。张善海注重激发村支“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定期为村支“两委”干部上党课,带领他们外出考察学习开拓思维、解放思想,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22年,在张善海的劝说下,福城村致富带头人陈庆回到家乡,成立了开州区福城顺亿有限公司,解决了20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群众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张善海在村里组织建立了村级人才库,掌握全村在外务工、经商、求学人员的信息,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摸底登记。近年来,他成功回引优秀人才30余名,储备后备干部12名。
张善海坚持每年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福城人、最美家庭、创业英雄等先进典型,并通过宣传栏、大喇叭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有“模”可看,有“样”可学,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张善海还经常带头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进村入户,通过微宣讲、微党课、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定期将政策、理论通过广播进行全村播放,多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熊程成 文/图
走进长沙镇福城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柑橘林映入眼帘。长沙镇福城村党委书记张善海正在查看柑橘挂果情况,这里的4000亩柑橘林在春风的吹拂下,绿油油的叶子摇曳生姿,仿佛在低语着丰收的喜悦。
坚守为民初心,担当一份责任。张善海一直把群众的小事急事当成自己眼中的大事,时刻心系着群众的安危,奔波于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尽心尽力为群众服务,并不断建强班子队伍,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张善海先后获评“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重庆市村(社区)担当作为好支书”等荣誉称号。在他的带领下,福城村也先后获评“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
兴产业 促增收
“三月春橙红,四月橘花香,春夏忙管护,冬日盼丰收……”日前,在福城村柑橘园里,村民们四五人为一组,分工协作,一边唱着歌谣,一边采摘柑橘,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张善海依托“柑橘、养殖、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在村里建立了3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对产业发展的组织引导作用。
“没有产业,村集体就没有收入,为民办实事就伸不开手脚。”张善海说。
在张善海的带领下,福城村依托境内的“万亩橘海”风光、美丽乡村居民点和“猫儿寨”“凤凰庵”等文化古迹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同时,以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大型养猪场为基础,结合柑橘产业发展,建成“猪—沼—果”立体循环的三峡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产业链提质增效。还坚持以柑橘为媒,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形成赏花观果、养蜂康养、枳实入药、农家体验、加工补链、触网营销的产业链条,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吃干榨尽”的零废弃综合利用。
此外,张善海盘活村内闲置土地资源,先后建成2家厂房,发展水果加工、包装箱生产,实现村民和集体双赢局面,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收约6万元,如今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
强治理 优服务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任何问题,去找张书记帮忙,他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福城村7组村民李启芬告诉记者。
乡村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系着乡村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繁荣和稳定。
张善海牵头创建“老张工作室”纠纷调解阵地,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村民议事会,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化解矛盾纠纷。并通过“订单式”服务、“闭环式”处置,高效化解基层矛盾。
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干部。张善海创新服务机制,实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社会评单”的四单式机制。张善海说:“我们党员干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主动‘接单’,牵线搭桥,及时将各类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同时,张善海主导制定了“一听、二干、三做、四治、五践”的村规民约,张贴在每家每户门前,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银行”,发放爱心存折,对群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院坝会、化解纠纷等自治活动进行量化积分管理。
据了解,福城村每年解决诉求清单60余件。2023年开展积分兑换活动2次,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自治的积极性。
抓乡风 强队伍
乡村振兴需要“头雁领飞、群雁齐飞”。张善海注重激发村支“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定期为村支“两委”干部上党课,带领他们外出考察学习开拓思维、解放思想,团结带领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022年,在张善海的劝说下,福城村致富带头人陈庆回到家乡,成立了开州区福城顺亿有限公司,解决了20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群众不出村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张善海在村里组织建立了村级人才库,掌握全村在外务工、经商、求学人员的信息,对其具体情况进行摸底登记。近年来,他成功回引优秀人才30余名,储备后备干部12名。
张善海坚持每年评选优秀共产党员、最美福城人、最美家庭、创业英雄等先进典型,并通过宣传栏、大喇叭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有“模”可看,有“样”可学,形成人人争做文明人、户户争当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张善海还经常带头组织理论宣讲志愿者进村入户,通过微宣讲、微党课、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半小时”广播站,定期将政策、理论通过广播进行全村播放,多形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