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竹溪镇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
春耕护“粮仓”丰收有盼头
  本报记者 邓青春
  3月9日,记者走进竹溪镇平溪村,只见一块块田地里,有的村民在清理沟壑,有的村民在引水蓄水,还有的村民忙着翻耕育秧田,处处涌动着春耕生产的热潮。
  今年60岁的付吉开是平溪村种粮大户,承包了村里30多亩田地。当天,他正驾驶着旋耕机疏松土壤、清理杂草,为育秧做好准备。
  “春耕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当前需要做的是松土,3月中旬过后再施肥、播种,8月中旬就开始收割水稻。”付吉开说,水稻收割过后,蓄留的稻桩一般两天后开始发芽,长出再生稻。再生稻投入成本较低,生产时间也短。“以前中稻收获后,田地要闲置半年。如今发展再生稻,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只需施两次肥、打一次药,就可以再收获一次粮食。”
  付吉开已经种了20多年水稻,从最初的三四亩扩种到30多亩。虽然平时在田间劳作十分辛苦,但收入较为可观。去年,他种植的30多亩“中稻+再生稻”,实现纯收入3万多元。
  不远处,三四个村民正在一块大水田里清理杂草。“这块田是育秧田,大约有5亩。”村民曾荣杰一边清理杂草一边说,村里像这样的育秧点共2个,可以满足全村700亩水稻的种植需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竹溪镇就有一些村民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蓄留再生稻,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抱孙谷”。20世纪90年代初,竹溪镇将再生稻作为一季粮食,进行规模化种植。
  去年,竹溪镇在收割完中稻后,蓄留了3000亩再生稻,两季水稻平均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今年,竹溪镇将再生稻蓄留面积继续保持在3000亩,头季的水稻亩产量在650公斤以上,再生稻的亩产量预计在350公斤左右,总产量和单产量都保持了平稳。
  “中稻稻谷每斤价格为1.7元,再生稻因稻米品质较好,每斤稻谷价格能达到2.5元,算下来每亩产值能达到3900多元。”竹溪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曾昌平算了一笔账,除去种植成本,两季水稻的利润在1300元左右,比种一季水稻要多近700元。
  农资储备是春耕生产的“粮草”。为满足群众需求,竹溪镇农业服务中心提前谋划,备足种子、化肥、薄膜等农用物资,确保春耕生产有序推进。
  “这些天,全镇农技人员都在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具体问题,并运用微信、院坝会等方式宣传春耕生产的技术知识,确保今年的粮食增产增收。”曾昌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