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话龙
光阴荏苒,一晃又是龙年。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在几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龙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就是中华民族的符号,是血肉相连的情感。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在中华文化中,龙一直是奇特、神秘而又强大的存在,它是轩辕黄帝的得力干将,是祝融(火神)的坐骑,更是风调雨顺的众望所归。
龙的形象沉稳,更有一种因为狰狞而成的威慑。据考证,龙最早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原龙”,它简单而又质朴,后经夏商周的演绎就成了神秘的“夔龙”,春秋战国秦汉又演变成了粗犷、雄健的“飞龙”,魏晋隋唐成刚柔并存的“行龙”,宋元明清成复杂、华丽的“黄龙”,而今又定格成了嘉瑞、吉庆的“祥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十二生肖的一员,虽然排名第五,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十二生肖之首,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宗教,还是在神话故事中,龙都是强大、神秘而祥瑞的,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
传说公元前2697年的正月初一,中华始祖轩辕黄帝要为宫廷选十二个卫士。消息一经传开,大家都异常兴奋,积极报名参选。贪睡的猫拜托鼠报名,鼠却忘了,猫就自然没有参选的资格,鼠却因为“机巧”排在了第一,后来猫得知此事非常气愤,见鼠就咬,于是猫鼠成了冤家世仇。原来动物们是一致推举勤劳、憨厚的牛为第一卫士的。鼠却突然蹦到牛背上,挺着胸脯、踏着脚说:“牛在我的脚下,还第一卫士?”于是,鼠就排在了第一,牛排在了第二。虎和龙不服气,要闹事,猪也跟着起哄。为了平息事态,轩辕黄帝就给虎加封了“山中王”,给龙加封了“水中王”。但认为猪是跟着瞎起哄,十分讨厌,就直接把猪排在了末尾。宣布虎排在第三,正准备宣布龙排第四时,狗却急了,旺旺大叫,还咬掉了兔子的尾巴。轩辕黄帝很生气,就把急躁的狗排在了倒数第二。为了表彰兔的耐心,就把兔排在了第四。龙才封了王,正高兴,也就大度地让了一让,排了第五位。后面的蛇、马、羊、猴、鸡就按武功高低分别排在了第六、七、八、九、十位。就这样,十二卫士的位次就定出来了。
宫廷卫士定出来后,黄帝就命史官大挠编制日历以便精准记事。大挠探察天地,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探寻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的思索,终于编制出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并将天干、地支配成六十甲子用于记录“年、月、日、时”,于是“干支纪年法”就诞生了。但在实践中,先祖们觉得干支纪年法太复杂,不容易在民间推行,就有贤者提议改用十二动物来纪年。这一提议得到了黄帝的首肯并命左史官仓颉具体承办。仓颉一想这还不简单,就用十二卫士代替了十二地支,于是就有了十二生肖。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物,中国人对它既敬又怕,还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对龙发挥出了无限的想象。他们把各种动物的神奇、伟大之处聚之于龙的一身:鳄鱼的头、梅花鹿的角、牯牛的耳、蟒蛇的身、鲤鱼的鳞,雄鹰的爪,还赋予龙有兽的野性、神的灵性、人的悟性,并创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比如“鲤鱼跃龙门”:说是黄河的鲤鱼跃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改变命运的事;再比如“真龙天子”:说皇帝是天的儿子,是真龙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还比如“叶公好龙”:是讽刺那些说归说、做归做的虚情假意之人。这些民间传说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润色也就越来越令人神往了,人们的敬龙、爱龙的心也就更进一步推进成了崇拜。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龙的形象沉稳,更有一种因为狰狞而成的威慑。据考证,龙最早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原龙”,它简单而又质朴,后经夏商周的演绎就成了神秘的“夔龙”,春秋战国秦汉又演变成了粗犷、雄健的“飞龙”,魏晋隋唐成刚柔并存的“行龙”,宋元明清成复杂、华丽的“黄龙”,而今又定格成了嘉瑞、吉庆的“祥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十二生肖的一员,虽然排名第五,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是十二生肖之首,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宗教,还是在神话故事中,龙都是强大、神秘而祥瑞的,有着不可比拟的地位。
传说公元前2697年的正月初一,中华始祖轩辕黄帝要为宫廷选十二个卫士。消息一经传开,大家都异常兴奋,积极报名参选。贪睡的猫拜托鼠报名,鼠却忘了,猫就自然没有参选的资格,鼠却因为“机巧”排在了第一,后来猫得知此事非常气愤,见鼠就咬,于是猫鼠成了冤家世仇。原来动物们是一致推举勤劳、憨厚的牛为第一卫士的。鼠却突然蹦到牛背上,挺着胸脯、踏着脚说:“牛在我的脚下,还第一卫士?”于是,鼠就排在了第一,牛排在了第二。虎和龙不服气,要闹事,猪也跟着起哄。为了平息事态,轩辕黄帝就给虎加封了“山中王”,给龙加封了“水中王”。但认为猪是跟着瞎起哄,十分讨厌,就直接把猪排在了末尾。宣布虎排在第三,正准备宣布龙排第四时,狗却急了,旺旺大叫,还咬掉了兔子的尾巴。轩辕黄帝很生气,就把急躁的狗排在了倒数第二。为了表彰兔的耐心,就把兔排在了第四。龙才封了王,正高兴,也就大度地让了一让,排了第五位。后面的蛇、马、羊、猴、鸡就按武功高低分别排在了第六、七、八、九、十位。就这样,十二卫士的位次就定出来了。
宫廷卫士定出来后,黄帝就命史官大挠编制日历以便精准记事。大挠探察天地,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探寻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历经七七四十九天的思索,终于编制出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并将天干、地支配成六十甲子用于记录“年、月、日、时”,于是“干支纪年法”就诞生了。但在实践中,先祖们觉得干支纪年法太复杂,不容易在民间推行,就有贤者提议改用十二动物来纪年。这一提议得到了黄帝的首肯并命左史官仓颉具体承办。仓颉一想这还不简单,就用十二卫士代替了十二地支,于是就有了十二生肖。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神物,中国人对它既敬又怕,还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于是对龙发挥出了无限的想象。他们把各种动物的神奇、伟大之处聚之于龙的一身:鳄鱼的头、梅花鹿的角、牯牛的耳、蟒蛇的身、鲤鱼的鳞,雄鹰的爪,还赋予龙有兽的野性、神的灵性、人的悟性,并创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比如“鲤鱼跃龙门”:说是黄河的鲤鱼跃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改变命运的事;再比如“真龙天子”:说皇帝是天的儿子,是真龙的化身,神圣不可侵犯;还比如“叶公好龙”:是讽刺那些说归说、做归做的虚情假意之人。这些民间传说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润色也就越来越令人神往了,人们的敬龙、爱龙的心也就更进一步推进成了崇拜。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