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历史,珍视当下
■ 周双双
20多年前,远嫁德国的海娆曾以一部长篇小说《远嫁》,剖白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片段,给许多迷茫中的女性点亮了一束微光;20多年后,她带着被读者视为《远嫁》续作的新书《我的弗兰茨》回到家乡重庆。这一次,在她的笔触之下,不仅有中国女性远嫁异国所遇到的重重困境,更有德国当地民众被战争阴影笼罩的悲苦。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我的弗兰茨》刚刚入围了“探照灯好书”2023年11月中外文学佳作。书中,一家祖孙三代甚至一条狗都叫同一个名字“弗兰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和情感暗流?“我希望用这本书,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勿忘来处,也更好地生活。”作家海娆于近日在精典书店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这样说道。三位参加分享会的嘉宾——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李元胜,冰心散文奖得主吴景娅,又是如何看待海娆和她的新作呢?
这次为什么是“弗兰茨”
海娆是重庆人,旅德作家、翻译家,已出版长篇小说《远嫁》《早安,重庆》等。对于外界定义的“女性主义作家”身份,海娆表示,不介意被贴上“标签”,只关注故事本身能否打动人。而《我的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个能打动人且引人思考的故事。
小说以两位重庆女性的生命历程为主体,勾勒出一段“弗兰茨”的家族秘史。作家以第三人称视角深刻反思中国女性远嫁异国所遇到的重重困境,并以在地视野揭示战争对普遍个体的持久性创伤影响,传递着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
“都说时间会治愈一切,也许并不是,二战已经结束七十多年,但疮疤仍在隐隐作痛。”谈及本书创作的初衷,海娆表示这是源于一次旅德华人聚会上得到的讯息,“战争带来的跨越时空的隐痛,甚至比战争本身还可怕。”海娆说,这促使她提起笔,想要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
彼时,海娆刚刚结束长达五年的对德国汉学家顾彬诗集的德文翻译工作,正是闲适下来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好机会。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成型,故事也渐渐饱满而有力量。
创作过程颇为周折
然而没过多久,正当海娆沉迷在写作中难以自拔时,另一个翻译任务落到了她的头上。原来,需要翻译的书稿是《汉娜的重庆》,讲述的是德国老太太傅安娜对故乡重庆最后的回望。
“书稿中所描写的故乡让人流连,老人积攒了一辈子的乡情也让人难以忽视。”海娆就此停下了写得正是酣畅的《我的弗兰茨》,转身投入到《汉娜的重庆》的翻译中。
一年多后,海娆终于配合完成《汉娜的重庆》的翻译、出版等工作,得以继续创作自己的作品。此时,激情退去,那种仿佛要喷薄而出的灵感也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智的思考。“我其实想过,如果没有经历这曲折的创作过程,《我的弗兰茨》会不会有些不一样?不过管它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离家多年,海娆仍是地道重庆人般的快人快语。
三作家畅谈记忆与救赎
回到家乡重庆,海娆免不得与一众好友、校友见面,说说新书,聊聊新生活。这次回渝举行的分享会可谓高朋满座。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者是海娆在西南大学的校友,该书让他意外的是,本以为是《远嫁》的2.0版本,一些日常的叙述,但海娆笔尖一转,把内核对准了二战带来的伤痛,更为深刻,也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解读可能,“你可以在书中读到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的悲悯,也可以读到关于真相的意义,人性的幽微,中德文化差异。综合来说,这是一部饱满丰厚的长篇佳作。”
而诗人、博物旅行家李元胜,则称《我的弗兰茨》是作者多年积淀的“羽化”之作:小说的结构很巧妙,没有把主线放在第一主角白格夫人身上,而是以远嫁的两位中国女性串联故事,这是一种最有利于写作的选择。“海娆的文字功力毋庸置疑,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有些恍惚这是否是一部自传作品,因为无论是情节还是场景,或者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对历史的反思,都太过真实、太过真挚,也太容易共情。”
同为女性,散文家吴景娅对《我的弗兰茨》的女性视角更能共情,“当我们在写战争时,可能更多地着眼于被侵略的那一方,但其实无论是战争的发起国还是被侵略国,谁不是受害者呢?”她表示:“小说中那些人性的黑暗和扭曲,让人明白尽管七十多年了,战争的阴云仍无差别地笼罩在人们周围,如何治愈伤痛呢?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用沟通、爱与希望。”
历史的伤痛、情感与尊严、记忆与救赎等主题的交织,支撑起这个属于21世纪的新移民故事。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为《我的弗兰茨》写的“序”中所言,海娆用一种清晰而令人愉快的简朴语言,让历史的残酷余音回响:“感谢海娆,为了一个更好的德国写下这部抢救记忆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德国人似乎也需要这种引人思索的深刻的小说,即使这样的小说来自中国。”
(来源:《重庆日报》)
20多年前,远嫁德国的海娆曾以一部长篇小说《远嫁》,剖白自己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片段,给许多迷茫中的女性点亮了一束微光;20多年后,她带着被读者视为《远嫁》续作的新书《我的弗兰茨》回到家乡重庆。这一次,在她的笔触之下,不仅有中国女性远嫁异国所遇到的重重困境,更有德国当地民众被战争阴影笼罩的悲苦。
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我的弗兰茨》刚刚入围了“探照灯好书”2023年11月中外文学佳作。书中,一家祖孙三代甚至一条狗都叫同一个名字“弗兰茨”,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族秘密和情感暗流?“我希望用这本书,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勿忘来处,也更好地生活。”作家海娆于近日在精典书店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这样说道。三位参加分享会的嘉宾——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李元胜,冰心散文奖得主吴景娅,又是如何看待海娆和她的新作呢?
这次为什么是“弗兰茨”
海娆是重庆人,旅德作家、翻译家,已出版长篇小说《远嫁》《早安,重庆》等。对于外界定义的“女性主义作家”身份,海娆表示,不介意被贴上“标签”,只关注故事本身能否打动人。而《我的弗兰茨》就是这样一个能打动人且引人思考的故事。
小说以两位重庆女性的生命历程为主体,勾勒出一段“弗兰茨”的家族秘史。作家以第三人称视角深刻反思中国女性远嫁异国所遇到的重重困境,并以在地视野揭示战争对普遍个体的持久性创伤影响,传递着对战争和历史的反思。
“都说时间会治愈一切,也许并不是,二战已经结束七十多年,但疮疤仍在隐隐作痛。”谈及本书创作的初衷,海娆表示这是源于一次旅德华人聚会上得到的讯息,“战争带来的跨越时空的隐痛,甚至比战争本身还可怕。”海娆说,这促使她提起笔,想要写点什么,记录点什么。
彼时,海娆刚刚结束长达五年的对德国汉学家顾彬诗集的德文翻译工作,正是闲适下来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好机会。于是,她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成型,故事也渐渐饱满而有力量。
创作过程颇为周折
然而没过多久,正当海娆沉迷在写作中难以自拔时,另一个翻译任务落到了她的头上。原来,需要翻译的书稿是《汉娜的重庆》,讲述的是德国老太太傅安娜对故乡重庆最后的回望。
“书稿中所描写的故乡让人流连,老人积攒了一辈子的乡情也让人难以忽视。”海娆就此停下了写得正是酣畅的《我的弗兰茨》,转身投入到《汉娜的重庆》的翻译中。
一年多后,海娆终于配合完成《汉娜的重庆》的翻译、出版等工作,得以继续创作自己的作品。此时,激情退去,那种仿佛要喷薄而出的灵感也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理智的思考。“我其实想过,如果没有经历这曲折的创作过程,《我的弗兰茨》会不会有些不一样?不过管它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离家多年,海娆仍是地道重庆人般的快人快语。
三作家畅谈记忆与救赎
回到家乡重庆,海娆免不得与一众好友、校友见面,说说新书,聊聊新生活。这次回渝举行的分享会可谓高朋满座。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者是海娆在西南大学的校友,该书让他意外的是,本以为是《远嫁》的2.0版本,一些日常的叙述,但海娆笔尖一转,把内核对准了二战带来的伤痛,更为深刻,也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解读可能,“你可以在书中读到对战争的反思,对生命的悲悯,也可以读到关于真相的意义,人性的幽微,中德文化差异。综合来说,这是一部饱满丰厚的长篇佳作。”
而诗人、博物旅行家李元胜,则称《我的弗兰茨》是作者多年积淀的“羽化”之作:小说的结构很巧妙,没有把主线放在第一主角白格夫人身上,而是以远嫁的两位中国女性串联故事,这是一种最有利于写作的选择。“海娆的文字功力毋庸置疑,在阅读的过程中,甚至有些恍惚这是否是一部自传作品,因为无论是情节还是场景,或者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对历史的反思,都太过真实、太过真挚,也太容易共情。”
同为女性,散文家吴景娅对《我的弗兰茨》的女性视角更能共情,“当我们在写战争时,可能更多地着眼于被侵略的那一方,但其实无论是战争的发起国还是被侵略国,谁不是受害者呢?”她表示:“小说中那些人性的黑暗和扭曲,让人明白尽管七十多年了,战争的阴云仍无差别地笼罩在人们周围,如何治愈伤痛呢?就像书中写的那样,用沟通、爱与希望。”
历史的伤痛、情感与尊严、记忆与救赎等主题的交织,支撑起这个属于21世纪的新移民故事。正如德国汉学家顾彬为《我的弗兰茨》写的“序”中所言,海娆用一种清晰而令人愉快的简朴语言,让历史的残酷余音回响:“感谢海娆,为了一个更好的德国写下这部抢救记忆的作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德国人似乎也需要这种引人思索的深刻的小说,即使这样的小说来自中国。”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