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文明文化典雅秀感知感悟快准精
■高辉
  在区文艺评论家协会隆重成立的当日,开州区格律体诗词作家、德高望重的李吉光老师为区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成立即席赋七律一首:“金桂馨香碧汉秋,浓情重彩竞风流。红心宏愿群英谱,兰蕙蓝湖万象幽。锦绣中华民族创,丰繁成果凤鸾俦。文明文化歌时代,评协评谈阐国猷。”
  李吉光的诗,擅以“应时应场应景应事应人”现场即席偶成著称,犹以“感知感悟感情感灵感应”快速精准表述闻名。从其诗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时空场景的把握,对临事内容的掌控十分到位,可谓深悟意象、精纳感知的准确表达。请看“金桂馨香碧汉秋,浓情重彩竞风流”不正是金秋硕果,浓彩娇丽的春华秋实,相互竞艳的时令、时场与当下时景的真实写照和恰到好处的表达吗?
  参会会员均来自区内各个不同单位的文化精英,他们是有初心使命而来,他们是有爱好自信而来,他们是有梦想憧憬而来。他们是有底气有能力有见解的人才,他们是怀揣夙愿、意展宏图、德如兰惠、心似蓝湖的激情抒写“万象幽”的“群英谱”。他们是意象悠静、格局深邃、立足开州、放眼世界的“文明文化评协评谈”的先行者、创造者和领头人。如还有应时的“金桂馨香”,应场的“文明文化”,应景的“兰蕙蓝湖”,应事的“评协评谈”,应人的“群英谱”等的表述都是极为契合准确的。
  从其诗的表达方式可以看出李吉光遣词造句的功力,对格律韵脚的运用十分娴熟,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如遣词造句的“碧汉秋”“群英谱”“民族创”“歌时代”等,无一不是字斟句酌、精心采撷,以应临场之事;朗朗上口的格律韵味彰显出律诗优雅含蓄、委婉和声、抑扬顿挫的节奏之美,如“竞风流”“万象幽”“凤鸾俦”“阐国猷”,无一不是匠心建构、精美组合,借以渲染区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大会的文明文化氛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思想、参会会员的感觉以及大会成立的深层意义。这也给参会会员带来了一种典雅含蓄的精神慰藉。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启迪、诗歌的功能,更是诗人创作的初衷,正所谓诗以言志也。
  李吉光每到一处,每逢一事,每观察一物,每参加一次活动,都要即席赋诗,这已成自然。作为年近八旬的长者,思想之深邃、思维之敏捷、场景之感悟、用词之挥洒、遣词之自如、意象之捕捉、表达之精准,着实令人恭敬感慨;其创作速度之快、推敲字词之准、拈词造句之精、纳音和律之切,堪称一绝,让人敬佩,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在这首七律里,有奔放的“浓情重彩竞风流”氛围;有明丽的“金桂”“碧汉秋”“红心”“兰蕙蓝湖”色彩;有浓郁的“兰蕙”“金桂馨香”香气;有创新型“群英谱”“凤鸾俦”队伍;有抒写“歌时代”“阐国猷”的优秀人才。这些绚丽透亮的色彩,浸人心脾的清香充溢会场,恰似一朵朵、一束束晶莹透亮的鲜花,这不正是李吉光献给大会最为雅致珍贵的礼物吗?
  品读过李吉光的诗的读者都知道,他对叠词抑或是谐音词的运用,加之对仗工整的准确照应,达到了信手拈来、挥洒自如的境界。“红心宏愿群英谱,兰蕙蓝湖万象幽”“文明文化歌时代,评协评谈阐国猷”无不是圭臬之句,神来之笔。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国画,其色彩鲜艳之润笔,其情景交融之境界,让读者产生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境界之外”“韵外之致”“弦外之音”“味外之旨”的无限联想与博大的想象空间,读来让人隽语连珠,目不暇接,思想共鸣,妙趣横生,脱贯而出,飘然如仙,大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更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大悟,美感美育就在读与赏中得到了充分的浸润。这些连珠炮似的噼里啪啦的叠音词,犹如一串串礼炮,这不正是李吉光送给大会最为热烈响亮的礼物吗?
  李吉光的诗,读来让人心地开阔,心旷神怡,意象飞扬。我是每首必读,读来令人意味绵长;每读必悟,悟来令人心明眼亮;每悟必赏,赏来令人美不胜收!
  (作者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开州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