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区在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
办好“小事情”守护“大民生”
  本报记者 喻建国
  每天中午12点,云枫街道永安社区一家老年食堂内菜香四溢,30多名老人排队打饭,两荤两素一汤的饭菜,全部由厨师现炒现卖。“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的胃口,每餐才10元,这个价格在外面餐馆肯定吃不到。”永安社区居民钱德萍放下碗筷,擦了擦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梳理出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就业、健全乡村医疗卫生体系、老旧小区电力设施改造、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服务等10个方面的“区级层面主题教育民生项目清单”,压紧压实责任,实施打表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味美价廉”的社区老年食堂便是我区着力推进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全区上下正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毕业生找到“好饭碗”
  “天天能吃到妈妈煮的饭菜,还省下了租房开销,待遇也不错。呵呵,感觉很满意!”11月17日,今年毕业的开州籍大学生任茂林在家门口的一家公司上班,他熟练地操作设计软件,脸上笑容灿烂。
  任茂林“毕业即上班”,得益于我区结合第二批主题教育,扎实做好区域内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准服务,定点向高校毕业生推送就业信息,让他“啄”开了就业的“窗口”。
  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我区把此项工作当成了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大力实施“渝创渝新”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创新打造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指导“四位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建立个人残疾、特困救助供养、低保家庭、脱贫人口等困难毕业生实名帮扶台账。依托“巴渝工匠”市级乡村驿站、市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大高校毕业生培训。多形式、多渠道打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区累计发布企业岗位信息6.3万个,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1场次,累计采集岗位9.62万个,吸引高校毕业生7398人次参与活动,达成就业意向4307人次。截至目前,2023年开州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8.27%,全区城镇新增就业8093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2913人。
  群众办事“只跑一次”
  近日,张绍国老人前往和谦镇民生服务大厅办理养老保险待遇入卡业务,短短几分钟,他便拿到了一张崭新的社保卡。“不用跑来跑去,抽一杆烟的功夫就办完了,好方便。”张绍国说话带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以前,由于和谦镇民生服务大厅场地太小、功能不全,群众办事需要到多个地方跑。在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过程中,和谦镇深化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抓实检视整改,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心、走深、走实。针对群众反映的“办事难”,该镇将原民生服务大厅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办事大厅合二为一,设置了10个服务窗口,张贴了标志标牌、办理事项、办事流程等,服务项目包括退役军人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切实化解了“空间小、人难找、重复跑”的问题,实现了群众“一件事一次办”“只跑一次”的目标。
  呼叫器传出“鱼水情”
  文峰街道三中社区居民伍传寿今年70岁,患有高血压等疾病,子女常年在外,身边无人照看。前不久,社区为他安装了一键呼叫器。“如遇紧急情况,一按响铃,就有人前来提供帮助。”伍传寿开心地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文峰街道聚焦空巢老人实际需求,与辖区医院联合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服务新模式,为辖区老人免费安装一键呼叫器,提供“助医、助餐、助浴”服务,惠及110多位空巢老人。
  安装一键呼叫器,只是我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关爱老年人的一个缩影。眼下,我区正对15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已改造完成927户,进入设计阶段573户,预计年底全部完工。同时,全区正打造示范社区老年食堂14家,已建成运营12家,在建2家。
  柴米油盐含生活百态,万家灯火有百姓愿望。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我区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持续在学习中铸忠诚、在练兵中强本领、在比拼中创实绩。截至目前,我区区级重点民生实事总体推进顺利,全年23项重点民生实事12项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涉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等;其余11项正挂单作业、打表推进,涉及城区停车秩序整治、地下“有限空间”安全监测整治、就业创业支持行动等。
  桩桩实事惠民生,件件小事暖民心。如今的帅乡大地,伴随着一项项民生实事的稳步推进,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也为“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