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开州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蹄疾步稳支撑“四梁八柱”突出重围实现“弯道超车”

  本报记者 谢国邦
  蓝天白天之下,清澈的浦里河平缓地流过开州浦里新区。深秋的开州,蓝天白云、绿意葱茏。一幢幢现代化工业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生产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地赶工,一车车产品陆续从园区发往全国各地……一幅幅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恢宏画卷正在帅乡大地徐徐展开。
  坚持绿色发展,开州浦里新区捷报频传。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公布了《2023年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其中绿色园区8个,绿色工厂80家。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欧华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两家开州企业获评绿色工厂。重庆德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覆铜板制造及应用技术实验室被认定为2023年度重庆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
  坚持走绿色智能高端之路,在帅乡大地已蔚然成风。开州区委、区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全市重要绿色工业集聚区建设,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贡献工业力量。
   能耗降下去
  今年6月,重庆德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生产车间进行了智能改造升级。如今,车间里不再有嘈杂的机械轰鸣声,操作人员只需轻点触屏,上胶、热压成形等智能生产线就有序运转,一件件产品从生产线上输出。
  “智能化程度越高,生产成本越低,产品质量越好。”重庆德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发技术部经理廖浩介绍,现在生产能耗大幅下降,企业效益直线上升,预计将新增年产值6亿元。
  今年,开州组织重庆千能实业有限公司、重庆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开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3家,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38家。
  今年,开州出台了《开州区推动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数字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示范工厂”梯次培育路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赋能,建成数字生产线155条、数字化车间5个,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5%。
  开州把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有效推进企业绿色化转型,组织重庆开洲九鼎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重庆天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开洲食品有限公司、重庆嘉萱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创建节水型企业,开州浦里新区获批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园区。
   绿色新引擎
  开州顺应绿色发展趋势,主动对接“33618”全市现代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迭代升级培育“1234”开州现代制造业体系,倾力打造支撑强、产业优、智能足、亩产高的三峡库区“智造重镇”。
  目前,开州区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获批重庆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开州浦里新区获重庆市首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绿色建材、电子信息),新增重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家,临江镇、温泉镇分别获批重庆市智能家居产业、绿色建材产业中小企业集聚区。
  开州在特色、绿色、优质方面下功夫,加快构建分工更加明晰、配套更加高效、特色更加突出的“一区三组团”空间格局。今年新引进39个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全部布局开州浦里新区,园区集中度达到90.1%。
   效益提起来
  重庆市加鼎盛科技有限公司在实施智能改造升级后,由以前的每秒下线12件产品提升到了23件,企业产量得以成倍增加。
  截至目前,在开州,像重庆市加鼎盛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实施智能改造升级后投产的企业已达17家。开州共新引进城市央厨智慧港等44个工业项目,新开工奔迹管业等17个项目。工业投资达39.52亿元,同比增长14.5%,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新增企业升规1家,20余家企业纳入拟升规项目储备库。
  发展势头如何,数据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上扬的数据和曲线,折射出开州工业经济质效双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今年1—8月,开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分别实现规模产值22.6亿元、27.8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12.4%、15.2%,占比较2022年分别提升2.4、1.2个百分点。
  今年,开州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总量达到74家,与万州并列“两群”第一;重庆海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开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3家。
  奋楫争先立潮头,乘势扬帆开新局。开州将继续坚持高端化引领、智能化驱动、绿色化转型,奋力谱写“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