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文峰街道三中社区坚持党建统领增强基层治理实效
一根“红纽带”织就一张“为民网”
  本报记者 谢国邦
  8月中旬,文峰街道三中社区一名男子以影响房屋安全为由,对燃气管道施工进行阻挠。
  社区干部现场劝解无效,随后邀请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现场调解,消除了该男子对房屋安全的担忧,最终燃气管道施工得以正常进行。
  群众问题早发现、群众诉求早解决、群众矛盾早化解。今年以来,三中社区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为着力点,以实现“三早”为目标,不断激发“红纽带”党建品牌功效,串联起“党建深入小组,治理下沉网格,服务送到居民”的关键节点,编织起“网格管理无盲区,问题排查无遗漏,社区服务无缝隙”的“为民服务网”,打通了影响基层治理效率的痛点、堵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节节攀升。
  串起“红纽带”
  三中社区有90个居民小区、楼院,其中老旧居民小区、楼院83个,是开州城区典型的“老旧”社区。
  “党员是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三中社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划分为11个网格,组建了11个网格党小组,配有1个党群服务中心和11个党群服务驿站,纵向构建起“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党员户”的组织体系,横向以社区党支部为统领,重组社区“大党委”,串起了一根“红纽带”,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堡垒”全覆盖。
  三中社区整合网格资源,以社区干部为主,下沉网格兼任网格员,配备招聘网格员3名,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配备专职行业网格员8名,在党员和物业人员中配备义务网格员30名,构成了由兼职、专职、行业和义务网格员“四方”并行的网格管理体系,让“红色堡垒”更加坚实有力。
  织就“为民网”
  前不久,三中社区发生了一起家庭赡养纠纷。社区网格员发现后,及时上报。三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随即联系妇联、民政、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上门调解,一起化解了这起家庭矛盾。
  目前,三中社区实现了“一家用力”到“大家发力”的转变,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网格化治理工作新格局。
  三中社区推行网格员、网格长、党群服务中心、大党委的“四步法”运行模式,各司其职,互通有无。
  网格员通过日常走访及信息化手段发现网格内的大小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上报网格长;网格长通过分析梳理,及时处理,对难以解决的上报到党群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分析研判,以“网格吹哨,单位(企业)报到”的方式,通过“大党委”链接机关、社区组织、单位(企业)等资源解决问题。
   唱响“好声音”
  “现在社区办事效率高得很,有事找社区干部,很快就能办成。”今年70多岁的社区居民袁仕和见证了这些年三中社区基层治理发生的变化。
  近年来,三中社区紧扣居民需求,倾听群众心声,收集建成资源、项目、需求三张清单,衍生出“红心、安心、暖心、悦心”四项服务,做实“红纽带”暖心实事,基层治理发生喜人变化,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
  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从党员志愿服务队上门关爱老人到协调解决问题,从动员居民搬迁、调处矛盾纠纷到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红纽带”无处不在,凝聚起了党群、干群的强大活力,让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去年以来,三中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216个、调解矛盾纠纷312件、做好事148件、办实事12件;结对帮扶困难家庭12户,提供帮扶资金1.5万元,动员5栋危楼98户、147人全部搬离,深受居民好评和点赞。
  一根“红纽带”,人心聚拢来;一张“为民网”,堡垒强起来。“红纽带”有效推动了社区治理由“条块分治”到“综合治理”的转变,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共治融入“一网一格”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架构日益清晰,三中社区实现了“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党建统领网格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