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不易被发现的抑郁症

  典型的抑郁症表现不难识别,如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意志消沉等,但同许多疾病一样,抑郁症典型的少、不典型的多。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也不总是表现为终日唉声叹气、以泪洗面、寻死觅活,实际上,许多抑郁症患者不易被察觉。
  一、微笑型抑郁症
  这类病人虽然内心十分痛苦,也有“活得太累、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之类的感叹,但在家人和同事面前却常表现有说有笑。患者虽然不一定认识到自己有心理障碍,但承认自己是“强装笑颜”,若不述说自己的内心感受,旁人不可能想象得到。这类患者多见于知识阶层。
  二、隐匿型抑郁症
  患者表现为以躯体不适为主,抑郁情绪则不明显,或者说,躯体不适掩盖了抑郁症的情绪表现。别人往往否认自己有抑郁症的主观体验,或将情绪低落归咎于躯体问题。病人常对自我情绪体验缺乏描述能力,不善于辨别情绪状态和躯体感觉,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这类病人较常见的躯体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含糊、多变。患者多辗转于内、外科求治,常被误诊、误治(甚至手术),用抗抑郁剂治疗却立竿见影。这种抑郁症患者约占抑郁症患者的10%—30%,以35—65岁年龄段居多,女性多于男性。跨文化精神病学研究发现,这类抑郁症多见于东方国家,这与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卫生的普及程度、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态度等因素有关。东方人相对内向、含蓄、不善于情感表达或宣泄,社会对精神疾病有偏见,病人对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讳莫如深,羞于启齿,怕被人误解、耻笑,而躯体疾病较易得到人们的同情、重视和关心。
  三、阈下抑郁症
  美国阈下抑郁的患病率达30%—40%,症状较隐匿,患者经常抱怨疲乏无力、对工作不满意、工作效率低下、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妨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但达不到典型抑郁症的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绝大多数就诊于内科,只有少数求助于专科医生。因常有某种外因,医生往往会认为是受了外界刺激而延误诊断。这几种抑郁症由于不典型,易被误诊或忽视,轻者使病人长期陷于精神痛苦而不能自拔,工作和生活受影响。
  广大市民朋友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调适的心理问题,可拨打开州区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52661233。
  (区精神卫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