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周都村的黄桷树
■ 向萍
  在刘伯承故居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周都村,矗立着不少黄桷树,这些黄桷树高大、挺拔、浓荫如盖,给人们遮风挡雨。黄桷树生命力极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顽强地生存,它的根像虬爪般紧紧抓住大地,一窜几里远,遇水逢岩都能穿行而过,它把汲取的养分酝酿成醉人的绿色还给大地。
  走进刘伯承故居,肃立在刘伯承元帅的陵园前,两株挺拔的黄桷树浓荫如盖,守护在陵园两旁。
  这两棵黄桷树是1986年10月24日栽下的,距今有37年了,当初还不足10公分粗的小小黄桷树,现在浑圆粗壮起码要两个人才围得到。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重病期间,刘伯承喃喃念叨这样几个字音:“开县...赵家场...”。
  遵照他生前的遗嘱和妻子汪荣华同志的意愿:“把刘伯承元帅的骨灰撒在太行山、大别山、淮海战场、南京和大西南,让你的忠魂,与养育你的大地和人民,与你指挥千军万马战斗的地方,与长眠在那里的无数烈士,永远在一起”,其余部分骨灰于1986年10月24日,埋在了生他养他的故乡周都村并栽下了两株黄桷树。
  刘伯承故居坐落在赵家街道周都村风光旖旎的小华山山腰沈家湾,门前的浦里河沿山脚缓缓流过,直通小江。故居翠竹环抱,地貌特异,颇多传说。可遥望对面云雾飘浮酷似睡佛的山岭,俯瞰河边农贸兴旺的赵家场。看上去山腰像一把座椅,椅前的一台地名曰“点将台”,山下广阔的坝子呼之为“阅兵场”。往时,每当稻子收割后,那一坝水田堆立的谷草垛,如同百万军士排列的方阵,一派恢宏气势。
  周都村的黄桷树,让刘伯承元帅记忆尤深,他在生前,经常聊起家乡的黄桷树,聊起那些关于黄桷树的童年趣事。
  在周都村,有一条非常有名的黄桷古道,这里,有遮天蔽日的五棵黄桷古树,以及通往河边码头的石梯古道,青少年时期的刘伯承常在此读书、纳凉、担煤歇息以及在河边放牛等。这条黄桷古道,是少年刘伯承上学、挑煤、放羊的必经之道,记载着他和同伴下河洗澡摸鱼捉迷藏的种种童趣。
  刘伯承小时候,每天清晨公鸡初唱,他就随母亲一面烧火煮饭,一面借着柴禾的火光读书。晚上,他总是陪伴着母亲,在纺车旁昏暗桐油灯光下,或读书、或听母亲讲故事到深夜。母亲那些生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大大地影响了他的语言艺术。比如:他认为,打仗必须以智取胜,多在“神奇”二字上下功夫;如作战有三种战术:一是“牛抵角”,二是“马踢脚”,三是“狼咬人”;作战中他特别重视对各方面情况的掌握,把任务、敌情、我情、地点、时间称之为“五行术”,他常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
  刘伯承元帅自幼习武,在他少年时,多次在黄桷古道下面的河边,与河东河西的少年比武,每每获胜。刘伯承元帅年轻时书法很有功力,父亲去世后,原本贫寒的家境,日子就更难熬了,那一两年,每到年关前,他都要去赵家场上摆摊,凭借自己一手好字写春联卖,以补贴家用。刘伯承元帅不但字写得妙,诗文也写得好,他十六岁时写给同窗好友邹靛澄的一首诗,流传至今:“少年狂夫吞声苦,泪眼望断巫山雾,脚底波涛头顶雨,难浇心中恨与辱,惜天无翅御大风,觅我赤心报国途……”。
  1911年,刘伯承从这条黄桷古道走出去,离开了家乡,刘伯承元帅少小离家,戎马倥偬,以身报国,献身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后来,他叶落归根,回到了故土的怀抱,融入了周都村的大地。
  如今,刘伯承元帅陵园前的两棵黄桷树已成参天大树,浓密的树叶交织在一起,阳光从密叶中渗透而过,斑驳的阳光照射在地面,形成星星点点的投影,无数游人前来瞻仰时,总会驻足仰望。
  如今的周都村,柏油马路蜿蜒盘旋,灰瓦白墙的村舍点缀其间,满山的柑橘散发悠悠橘香,美丽村庄车来车往,村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昂首前行……“红色周都,美丽村庄”更是成了党建工作示范村、红色教育品牌村、集体经济发达村、村级治理模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
  红色周都不断刷新新颜值焕发新面貌展示新气质,唯有刘伯承故居这些饱经风霜的老黄桷树,依然挺拔坚毅,依然顽强苍劲。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开州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