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系统解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5月2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水网建设提速,今年以来15项水网工程开工
“《规划纲要》对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及区域网组成。其中主网是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为输水大动脉,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重要调蓄结点形成的流域区域防洪、供水工程体系。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二是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江河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
国家水网目前建设进展和成效如何?还将实施哪些重大项目?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引江济淮二期、引汉济渭二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西藏拉萨旁多引水、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等15项水网工程开工建设,云南滇中引水二期、河北雄安干渠、甘肃白龙江引水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国家水网格局进一步完善。”王道席说。
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
建设国家水网的目标是“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李国英说:“这24个字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水网,怎样建设国家水网的问题。”
系统完备,是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生态系统保护等综合功能,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综合性系统性水流网络。
安全可靠,是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特大干旱这种灾害以及突发水事件。
集约高效,是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要充分发挥,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要大幅提升,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绿色智能,是要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国家水网调度运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循环通畅,是国家骨干网及省市县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要最大程度提升。
调控有序,是水资源调配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实现国家骨干网与省市县水网联合调度,有序调蓄河道径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水网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要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要完善国家水网工程结构,统筹国家水网工程功能,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相结合,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发挥国家水网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要促进国家水网工程系统集成,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完善水网监测体系,提升调度智能化水平,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灌区工程是发展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水网建设在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累计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6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3亿亩,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9.37亿亩增加到10.44亿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600亿斤。《规划纲要》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进行了统筹谋划。”
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层面以丰补枯、跨期平衡,在空间层面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有效增加农业灌溉水量和面积,切实提升灌溉水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尽其力、水尽其用。
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目前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7330座,“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开展120多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8800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
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结合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使更多的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保护河湖生态,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李国英说:“我们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地下,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李国英介绍,在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中,将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全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全国河湖健康档案,“一河一策”滚动编制修复保护方案。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涵养,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补给区,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维护河湖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水网建设提速,今年以来15项水网工程开工
“《规划纲要》对推动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介绍,“建设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和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国家水网主骨架由主网及区域网组成。其中主网是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水系为基础,以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为输水大动脉,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重要调蓄结点形成的流域区域防洪、供水工程体系。未来根据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主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区域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水网。
二是畅通国家水网大动脉。充分发挥长江、黄河等国家重要江河干流行洪、输水、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是建设骨干输排水通道。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江河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
国家水网目前建设进展和成效如何?还将实施哪些重大项目?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引江济淮二期、引汉济渭二期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加快建设,西藏拉萨旁多引水、福建金门供水水源保障等15项水网工程开工建设,云南滇中引水二期、河北雄安干渠、甘肃白龙江引水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国家水网格局进一步完善。”王道席说。
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
建设国家水网的目标是“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李国英说:“这24个字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水网,怎样建设国家水网的问题。”
系统完备,是要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生态系统保护等综合功能,构建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综合性系统性水流网络。
安全可靠,是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应对特大洪涝、特大干旱这种灾害以及突发水事件。
集约高效,是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效益要充分发挥,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平要大幅提升,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绿色智能,是要实现水利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水生态环境质量要明显改善,国家水网调度运行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循环通畅,是国家骨干网及省市县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要最大程度提升。
调控有序,是水资源调配能力要进一步提升,实现国家骨干网与省市县水网联合调度,有序调蓄河道径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国家水网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方面将聚焦哪些重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要优化国家水网工程布局,根据我国自然地理格局、江河流域水系分布、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以及河湖水系连通情况,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要完善国家水网工程结构,统筹国家水网工程功能,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兴利除害相结合,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和水工程联合调度,全面发挥国家水网行蓄洪水、排水输沙、供水灌溉、内河航运、水力发电、维护生态等多种功能。要促进国家水网工程系统集成,加强水网数字化建设,完善水网监测体系,提升调度智能化水平,实现物理水网和数字水网深度交互融合。
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灌区工程是发展农业灌溉、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水网建设在夯实农田灌溉基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累计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60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近3亿亩,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9.37亿亩增加到10.44亿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约600亿斤。《规划纲要》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进行了统筹谋划。”
优化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促进水资源在时间层面以丰补枯、跨期平衡,在空间层面南北调配、东西互济,有效增加农业灌溉水量和面积,切实提升灌溉水源保障程度,促进地尽其力、水尽其用。
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目前全国已建大中型灌区7330座,“十四五”期间,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开展120多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约8800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
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结合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使更多的农田从“望天收”转变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保护河湖生态,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李国英说:“我们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地下,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李国英介绍,在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中,将加强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全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建立全国河湖健康档案,“一河一策”滚动编制修复保护方案。加快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水源涵养,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补给区,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提升水源涵养功能,维护河湖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