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甲鱼西施”朱娅苏返乡创业收获成功
生态养甲鱼 闯出致富路
    朱娅苏查看甲鱼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熊瑛 文/图
  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她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卖菜、进厂、养甲鱼……艰苦的打工生活,让她萌生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想法。
  为了筹集创业资金,她卖掉了房子、车子;为了安心创业,她放弃了爱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辛苦建设的生态甲鱼基地,如今已经成为区妇联“妇富有渔”项目基地,她也先后获评开州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头雁领军人。
  她就是大德镇福佳社区的朱娅苏。
  偷师学艺养甲鱼
  “爸妈,我还是想找点事干,天天闲着不是办法,我打算养殖生态甲鱼,如果失败了,大不了从零开始,毕竟我还年轻。”2013年,大病初愈的朱娅苏又开始折腾起来。
  “我们坚决不同意!一个女孩子,找一个好男人结婚才是正道,创什么业,养什么甲鱼?如果你硬是要瞎折腾,我们就与你脱离关系。”朱娅苏的话音刚落,就被生性本分的父母泼了一盆冷水,可铁了心的朱娅苏并没有退缩。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1998年,朱娅苏就辍学只身前往云南省昆明市打工,帮别人卖小菜。2001年,朱娅苏又辗转来到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在一家甲鱼养殖场打工,偷着学习甲鱼养殖技术。
  不想打一辈子工的朱娅苏,没过多久便用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与朋友合伙在当地承包了一口鱼塘,开始养殖生态甲鱼。一年半的时间,便挣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60多万元。朱娅苏把这些钱又全部投入到生态甲鱼养殖中,她的财富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7岁那年,我就买了房和车,成了一个名副其实有车、有房、有钱的小姐姐。”朱娅苏说。
   六年坚守不放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因积劳成疾,2013年,朱娅苏病倒了,在父母的数次催促下,她忍痛割爱把自己辛苦打造的生态甲鱼养殖场转让出去,回到开州治病。回到开州的朱娅苏一边治病一边“重操旧业”,在正安街道歇马村租了一块地,又开始养殖生态甲鱼,后因征地拆迁半途而废。
  不甘心的朱娅苏,2017年又在白鹤街道高楼村看中了一个闲置的鱼塘,她以每年每亩700元的租金租下鱼塘。经过去杂、清淤、硬化、圈围墙、买甲鱼苗等,不仅花光了积蓄,还卖掉了车子、房子,一下子变成了无车无房无钱的“三无人员”。
  朱娅苏以鱼塘为家,以甲鱼为友。有好心人想给她介绍一个能陪她说说话、聊聊天、壮壮胆的男朋友,为了不拖累别人,她都婉言拒绝了,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生态甲鱼养殖事业中,一干又是6年。
  “六年的坚守和执着,朱娅苏终于将这个昔日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鱼塘,打造成为了开州区最大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鱼塘四周的栽种了玫瑰花、月季花、三角梅、柳树等,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带动了我们街道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她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甲鱼西施’。”白鹤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兴林说。
   苦尽甘来展笑颜
  “生态养殖甲鱼与饲料养殖甲鱼完全是两码事,我养的生态甲鱼生长周期至少5年,饲料养殖甲鱼生长周期只需1年多。一开始,我走的就是生态养殖之路,6年来的辛酸冷暖只有自己知道。”朱娅苏感受颇深地说。
  为节约成本,减少开支,6年来,朱娅苏没有招聘工人,全靠自己和父母打理。每隔三四天,朱娅苏便在凌晨一两点钟起床,独自一人开着皮卡车去万州拉饵料鱼。饵料鱼拉回来后,她来不及打盹便与母亲一起下货、搅碎、投食、巡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手上的茧子脱了一层又一层,脸上也添了不少黑斑。
  “每年购买饵料鱼就要20多万元,前几年只有投入,资金压力特别大,差点顶不住了,曾经还做过一次傻事,至今还时常想起。”朱娅苏说,2019年8月的一天晚上,眼看又要去拉饵料鱼了,可她已经身无分文,实在没辙了,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好在朋友及时赶到,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她筹集了10多万元,让她渡过了难关。
  2020年,朱娅苏养殖的首批生态甲鱼上市了,2000多斤生态甲鱼运到湖南省常德市,不到3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揣着销售生态甲鱼的30多万元,压在她心里石头总算落地了。如今,朱娅苏在她的生态甲鱼基地投放了3000多尾中华鳖苗,还自繁自育了6000尾中华鳖苗。
  “今年上市的生态甲鱼估计有7000多斤,收入可达100万元。这样下去,要不了几年,我的车子、房子、票子又有了。”朱娅苏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