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苟绍年科技种田带领村民增收
“技”予希望 致富“稻”家
苟绍年察看秧苗长势
本报记者 程超 文/图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好时节。在中和镇白水村,农民趁着晴好天气,忙着耙田整地。
  “秧苗已育好,再过10多天,就可以插秧了。”种粮大户苟绍年开着耕田机,翻动着沉睡的土壤,播撒着增产增收的希望。
  外出闯荡路坎坷
  回乡务农前,苟绍年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在外务工,他进过厂、跑过快递,合伙开过快递站。
  “我外出打工比较早,开初在东莞一家家具厂做普工。”苟绍年说,他1992年退伍后便外出打工。
  苟绍年在东莞、深圳等城市辗转奔波,时不时就会跳槽寻找更好的工作。打工期间,他与邻村女孩熊丙秀恋爱结婚。婚后,夫妻二人依然以外出打工为生。“农村嘛,总觉得种田没出路,只想在外打工挣现钱。”苟绍年说。
  2000年,苟绍年与几个表兄投资20万元,在深圳开了家快递站,一步一步朝着“老板梦”迈进。
  可梦想未能经受住现实的考验,苟绍年的快递站因生意差,很快便亏本关门。无奈之下,他又一次走进车间,继续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
  “看着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地忙,总担心自己吃不了种粮的苦。”外面的生活并不如意,可苟绍年就是不愿回家种田。
  科技种田有奔头
  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农村的变化也日新月异。乡村振兴的大潮似一股无形的力,推着苟绍年返回了农村。
  苟绍年的父亲苟有志,今年72岁,种有70亩水稻,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种粮已有些吃力。“父亲种粮是老办法,他连插秧机也不会用。”苟绍年说,经过深思熟虑,他于2015年返回家乡,接过了父亲种粮的担子。
  苟绍年年轻力壮,肯动脑子,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一学就会,这极大地提高了种粮效率。但对于水稻的管护,他却是“门外汉”。“多年外出打工,农活一窍不通。”苟绍年说,他一边向父亲请教,一边向农技人员取经。
  “区农业农村委在这里有块示范田,农技专家经常来指导,学了不少种粮的新技术。”苟绍年很快掌握了水稻育苗、施肥、病虫防治等窍门。
  有了机械化帮忙,短短几年,苟绍年便把种植规模扩大到400亩,并从单季稻变成再生稻。2016年,苟绍年成立旭丰种植家庭农场,购回打米机,开始大米加工。
  “我老了,干不动了,儿子‘接班’种粮,我很放心。”种了一辈子粮食的苟有志说,儿子有文化,生物灭虫、精准施肥样样都会,比他种得好。
  造福乡邻助增收
  说起种粮,当初苟绍年的妻子熊丙秀并不理解,以至于她比丈夫晚3年返乡。“在外面打工收入还行,种粮又没干过,心中没底。”熊丙秀说,看到农村发展越来越好,丈夫种粮收入比在外打工还强,她最终还是回来了。
  随着苟绍年种粮规模越来越大,村民也在他这里找到了务工挣钱的门路。“每小时10元,干一天至少80元。”村民邱绪翠是永农村的脱贫户,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她十分满意。
  苟绍年告诉记者,每到栽秧、收割的农忙季节,他每天用工30人左右,脱贫户优先务工。
  “我种的水稻收两季,第一季亩产1200斤,第二季亩产500斤,一亩地年产稻谷1700斤。”苟绍年说,现在种粮政策好,买种子、购农机可享受补贴。特别是第二季再生稻口感和销路更好,种粮收入可观,他的劲头更大了。
  目前,苟绍年已实现从插秧、管护、收割,再到大米加工,实现全程机械化。“去年我注册了大米商标,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态品牌,提高种粮收成。”苟绍年说,他要做大做强大米品牌,带领更多的村民共同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