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当好“开路”先锋 成就交通之“变”
——专访区交通局党委书记袁毅
袁毅(中)率队督查交通执法工作    特约记者 向萍 摄

  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奋斗目标,其中“两大”之一就是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由此可见,交通在开州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区交通局如何推进实施“五个一批”,助力“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建设?近日,区交通局党委书记袁毅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区交通局将坚持先行引领,全力推动开州交通骨架更有力、血脉更畅通、动力更澎湃,奋力书写“投资因路而来、产业因路而兴、城乡因路而美、群众因路而富”的大文章,竭力以交通之变,成就“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的美好愿景。
  记者:“五个一批”作为加快建设“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开州的重要支撑,在交通领域有哪些具体任务?
  袁毅:交通,不仅勾连着脚下的路,更连接着诗和远方。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把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作为“两大”之一,是对交通发展寄予的殷切希望,是对交通队伍给予的最大鼓舞。我们将抢抓重大机遇,加快推动铁公水空成网络、交通运输物流成体系、示范区半小时通勤成一体、东西南北四向直联成枢纽,力争早日形成“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网络,立起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四梁八柱”。
  今年1月,区委、区政府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拉动经济增长、强化基础支撑的目标指向,印发了《开州区2022年“五个一批”清单》,我们结合交通实际,细化各类任务48项,其中承接区级“五个一批”任务15项、其他任务33项。
  重大规划方面,编制完成《开州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开州区支撑万达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战略规划研究》,统筹布局全区交通发展。
  重大平台方面,全力配合推动宏畅交通公司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交通建设投融资渠道,有效缓解建设资金压力。
  重大项目方面,完工开城高速、2022年村组公路改造工程、2022年安防工程等11个项目,续建巫云开高速、万州至开州南雅高速2个项目,新开工渝西高铁、成达万高铁、开梁高速、东互通连接道工程等9个项目,推进G211城区至郭家物流通道、S202宏源大桥至竹溪段、S202城区至竹溪段物流通道、开州高速环线等13个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网络。
  重大事项方面,建设“四好农村路”150公里和农村公路窄路面加宽100公里、防护栏安装200公里,进一步补齐农村地区交通短板。开展危桥整治,实行“路长制”,建设非现场执法系统,建立“万达开”“万开云”联动执法机制,设计智慧航道,改造港口岸电设施,进一步健全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重大活动方面,筹备渝西高铁开州段和开梁高速开工仪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年期盼。
  记者:区级“五个一批”为全区交通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在推进过程中交通系统有哪些具体谋划和行动?
  袁毅:为推动“五个一批”在交通领域落地落实,我们坚持交通先行理念,第一时间挂出作战图、明确时间表、画出责任田,努力在交通系统营造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松不得的责任感,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主要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化对接争取。成立争资争项工作专班,与市级相关部门和技术单位加强对接,争取“五个一批”项目纳入上级投资计划,获取专项补助资金等政策倾斜。落实“万达开”“万开云”交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共识,推动执法联动、出行同城化等合作事项落地。
  二是强化统筹调度。区领导定期研究交通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及时形成问题台账,安排专人跟踪,确保铁路、高速公路等事关开州发展的对外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完善路网布局的区内项目有效提速建设,早日打通对外“主动脉”,畅通内部“微循环”,真正融入“大交通”。
  三是强化行业治理。用好改革创新这个有力抓手,聚焦安全、科技、环保等重点领域,学习先进经验,率先试点运行,通过提高治理能力,促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抓深抓实“放管服”“证照分离”改革,探索健全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发展相关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建设。
  记者: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全面吹响,为了确保“五个一批”早日“开花结果”,区交通局出台了哪些保障措施?
  袁毅:交通建设是一件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也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从各方面强化保障措施,全力确保“五个一批”高效推进。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大节点领导小组,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和业主单位各司其职。在交通系统成立专项工作组,对应目标任务担起责任、抓好落实。
  二是制度保障。制定印发责任分工、要素保障和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相关部门单位职责任务,凝聚推动交通发展的最大合力。制定印发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方案和定期调度制度,常态化研究部署交通工作,做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
  三是技术保障。激励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运用到实践中,锻炼驾驭复杂问题的工作能力。强化普通公路技术服务和监督检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普通公路项目建设规范培训,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部分项目进行质量抽检,建设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工程。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