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故乡的桥
■张芳
  千百年来,人们依水而生,逐水而居,择河而栖。水和人类、河流与城市是一个经久不惜的话题。
  一座没有河流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有了桥就有了依靠。
  位于渝东北片区的重庆市开州城区是一座因三峡工程建设而形成的移民城市,在三峡移民搬迁中又孕育了全市水域面积最大的城中湖泊汉丰湖,造就了一座天然美与人工美相得益彰的滨湖新城。水,已成为开州的魂,润泽着开州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在这座环湖拔地而起的新城脚下,有一座1800多年历史的老城。沧海桑田,曾经文化璀璨的老城在时代大浪的冲刷下,已随着浩浩荡荡的时光,掩埋在了烟波浩渺的汉丰湖底。人们对老城的历史记忆逐渐遗落湖底,伴随着千年底蕴的古建筑一同长眠水下,也一并掩埋了记忆中的小桥。
  石墩桥
  幼年时期,我曾经在盛山区公所居住,在镇东中心小学就读,上学的途中要经过几条泥巴田坎小路,还要渡过一条河。那时候河面上并没有桥,就几个厚实的石墩矗立在水中,没有复杂的造型和精致的雕工,甚至没有名字。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它的作用仅仅在于让两岸的人们出行“畅通无阻”,但是遇到下暴雨涨水,石墩就被淹没,如果要到河对岸,就只能绕道走公路桥。如果水不是很深,大人能够趟过去,有热心的家长或者附近的村民就把小孩子一个一个背过去上学。
  清澈的河水滋养了万物生灵,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黎民百姓。这条绵延的小河,穿乡过村,平缓流淌,灌溉着沿河两岸的田园,滋润着孕育万物的沃土。那里河滩宽阔,水草丰茂,也能看见河底飘摇的青苔和悠游的鱼虾。
  小桥处处随人意,自有泉声伴鸟啼。早春二月,风和日丽,石墩桥的两头,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蜜飞蝶舞;葱郁的田野上,勤劳的村民沐浴朝阳,耕耘大地。盛夏,石墩桥旁,树木蓊郁,翠竹掩映,禾苗葱绿,常常会有大姑娘小媳妇来洗衣裳,站在水里,就有调皮的青苔和小鱼虾在脚趾间缠绕穿梭。她们一边洗衣裳,一边踢着腿,嘻嘻哈哈地笑。每年暑假,那小河便是孩子们的天下,通常是午饭过后,日头正盛的时候,孩子们三五成群地约去小河里泡澡,随手捡起一块小石子,奋力扔向远方,只听见“咚”地一声,石子毫不犹豫地没入水底,一直沉入多年后的记忆最深处。
  天空白云朵朵,不时有几只小鸟飞过,儿时伙伴们的童谣轻轻的也在脑海里歌唱,充满水乡诗意的水墨画,随着时间的走远留在记忆深处。
  三拱桥
  后来我家搬到三拱桥附近,推开后门,就能看到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当时外表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三拱桥,是附近村民,尤其是大德镇和镇东石龙船一带村民进城的重要通道。过了这座桥,就意味着已经进入县城。送亲人出远门再难舍难分,送了一程又一程,也只送到三拱桥。因此,桥头的车站也是告别的终点站,见证了风雨兼程的无数故事。
  一人巷里百姓走,三拱桥上万民行。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三拱桥是小商小贩聚集地,进城卖菜的、做小生意的、帮工的都喜欢聚集在这里,加上当时的镇东初级中学和开县技工学校也在附近,这一带常年热闹非凡。
  早年间,河水澄净明澈,桥边的石坎是男人天然的跳水台。盛夏时节,伸伸胳膊,弯弯腰,然后一个倒栽葱扎进水里,水面上就激起一大片水花。女人多不敢跳水,只能穿着塑料凉鞋在河滩边蹚水。小孩子挽着裤腿赤着脚在小河里寻找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小石头。清凉的河水漫过脚踝,舔着脚趾,大家一起乘着凉风看夕阳西下,随着天色渐晚,热气散去才在笑声中回家……
  远山似睡早含烟,隐见石桥枕水眠。每当晨光熹微,虫鸣鸟叫,小河那簌簌的杨柳风,便是清晨里最好的问候。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小河那哗哗的流水声,便是最好的催眠曲。
  据说三拱桥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是川东第一石拱桥,一千多年来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在上世纪60年代,这座古桥又成了公路桥,各种大车小车穿行桥上。它经历过历史上多次自然灾害,如1982年的洪水和2004年的“9.4”洪灾依然屹立,除了石栏杆被大水冲走过,历经风风雨雨,依然安静地架在河上。沉默的秉性并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功能,这也是解读老城的另一种方式,美丽无声。
  寻盛桥
  经济发展,时代变迁。老城没落湖中,年轻的城市顺势崛起,承袭旧时风貌,注入先进理念,领航城市前沿发展。老城搬迁后,三拱桥这座既普通又不平凡的小桥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长度扩大了十倍的九拱桥,又名寻盛桥。“变身”后的寻盛桥造型优美,全长约387米,于2014年建成通车,双向四车道、人车分离的桥上还有造型美观的路灯为夜景增添独特魅力。
  清晨,淡淡的薄雾漂在桥的上方,所有的一切都掩映在朦胧中,仿佛穿上了一件薄纱。随着太阳升起,周围的景色渐渐清晰,微风吹来,湖面变得波光粼粼,倒影中的寻盛桥涟漪层层,让路过的人忍不住多看它几眼。夜晚,桥上五彩的灯光与岸边建筑的霓虹一齐洒在河面上,随河水的涌动微微跳跃,闪烁着诱人的光芒。这座既有景观桥属性,又有公路桥功能的桥梁是众多地标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漂亮的景观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热门取景地。
  近年来,开州做足“水”文章,秉持“依水塑城市,因水兴产业,以水促生态”的发展思路,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市,坚持“让每一条河流成为一道风景”,使开州形成了“湖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山水中”的独特水城风貌。
  这座“推倒重来的全新县城”迎来了历史发展的美好机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风雨廊桥、石龙船大桥、宏源大桥、寻盛桥……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桥或卧、或悬、或翩、或飘在河上,既便利了交通,也装饰了城市。灯火辉煌的城市在深蓝的苍穹下静静地聆听幸福,在清新自由的空气中感受灵魂欢畅,让城市水脉充盈、更有灵气。
  千年开州,蕴人文之美;灵动水城,藏山水之间。这座城,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但对于许多“老开县人”来说,无论经历怎样的美丽蜕变,或是破茧成蝶,故乡依旧只是当年那座安静而素朴的小城:听小桥流水,看烟火人家。
  (作者单位:开州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