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杨本健投资200万元救活陶瓷厂,带动8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
有了“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
工人给陶罐上釉
本报记者 谢国邦 文/图
  几天前,一辆满载泡菜坛、酒缸的大卡车缓缓驶出铁桥镇亿世村,奔赴云南抢占陶瓷市场。这是金来陶瓷有限公司停产技改之后,首次规模出货走向外地。
  金来陶瓷历史悠久,以生产各类陶罐为主,一度时期名声很响。近年来,由于企业创新不足“原地踏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尽失,走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去年,年近六旬的村民杨本健接下了这个“走投无路”的企业,投入200多万元技改,让老厂重新焕发生机,带动80余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接手“烂摊子”
  去年上半年,金来陶瓷全面停产,数十名工人被迫“下岗”。就在企业命悬一线、村民一筹莫展之际,年近六旬的杨本健接下了这个“烂摊子”。
  “看到原本红红火火的工厂倒闭,那么多乡亲失去上班挣钱的门路,心里很不是滋味。”杨本健说,得知金来陶瓷生存困难,他专程从外地返乡“接盘”。
  到广东、去福建、赴江苏,杨本健深入国内陶瓷行业了解生产现状和市场行情,广泛集纳业内人士意见建议。历经三四个月的考察论证,他找到了让老厂起死回生的“秘籍”。
  最终,杨本健与合伙人达成一致,投入200多万元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技改“壮身子”
  立足扩大产量、提升品质,杨本健大刀阔斧对金来陶瓷实施“大手术”。原有的顶棚改为上下两层,上层隔热、下层保温,既改善了陶瓷生产对室内温度的要求,又改善了员工作业环境的舒适度。陶瓷模具也变身“新面孔”,产品的美观和实用性大幅提升。
  尤其在环保方面,杨本健更是大动“干戈”。厂区建起了污水处理池,实现生产用水循环利用,生产污水零排放;车间添置了吸尘器,减少了粉尘对员工的伤害;烟道实施了热能再利用改造,多余的热能用于产品烘干,得到了有效利用。
  常见的技改是降低成本,杨本健则反其道而行之。他弃用原有的生产材料,舍近求远到数十公里外,开发具有耐高温更强、含铁量更低的原材料基地。虽然每吨原材料增加了100多元,但烧制出来的产品色彩更加鲜艳。
  “技改的目的主要是提升产品竞争力,快速打开和占领市场。增加的成本,可以通过市场销量来冲抵。”杨本健坦言,实施技改,主要是让环保达标、质量过硬,占领更多更大的市场。
  果不其然。今年2月16日,试生产出来的第一批产品就受到了万州、云阳、城口、宣汉、达州等地经销商认可,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村民“挣票子”
  从早到晚,在金来陶瓷生产车间,工人来回穿梭一片忙碌。企业的重新投产,让亿世村8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上釉、烧制、烘烤等生产工序需要大量工人,这些工种技术要求不高、劳动强度不大,村民只需短暂培训或跟师后就能胜任。
  “这里上班收入稳定,工资绝对按时发放。”杨本健说,他接手金来陶瓷的初衷就是解决乡亲们就业,除技术工种外,其他岗位首先满足本村村民。
  “每个月工资有八九千元,相当于以前在家务农一年的收入。”亿世村45岁村民李吉英从事陶瓷压结工作,手脚麻利的她在家门拿到了高薪。
  再过几天,金来陶瓷将发放上个月工资。经初步核算,全厂每月发放工资30多万元,员工月均工资超过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