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接续奋斗
儿时,在长辈的教育熏陶下,红色文化润泽了他的金色童年;青少年时期,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在茁壮成长中记住了党恩;长大后,他用手中的笔,讲好开州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他就是永葆初心本色,厚植爱党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区政协教科文卫委主任刘登平。
革命歌曲颂党恩
今年54岁的刘登平,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登平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党员,在他的记忆深处,祖父和父母无论是在干农活时,还是在做家务时,都喜欢哼唱革命歌曲,他就是听着这些歌曲长大的。一首首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革命歌曲,激发了他从小对党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
据刘登平回忆,父母最喜欢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社会主义好》等革命歌曲。“这些歌曲旋律轻松、欢快,无数遍听下来,我都耳熟能详了。有时我也像父亲那样情不自禁地哼唱,哼着哼着情绪就在不知不觉间高昂起来。”刘登平说。
刘登平的祖父特别喜欢为他唱《杨柳关》里的歌谣:“四川有个王维舟,领导干人(方言:穷苦人)杀‘瘟牛’,杀了‘瘟牛’炖汤锅,老蒋哭得泪长流……”
“我当时很好奇,就问祖父杨柳关在哪个地方?王维舟是什么人?”“杨柳关就是我家西北方向的一个山垭口。王维舟是川东游击队总指挥,他率领游击队配合红军在杨柳关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这就是川东著名的杨柳关战役。”祖父告诉他。
“当年长辈们用嘹亮的革命歌曲颂党恩,这些歌曲展现的力量已渗透入了父辈的生命,我们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在新时代中展现新担当。”刘登平说。
知心话儿给党说
刘登平热爱写作,少年时撰写的新闻稿在乡政府广播站播放,反响热烈,村党支部奖给他一支笔。在党组织的激励和鞭策下,他用这支笔写新闻、散文、诗歌,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他还自费创办青年文学报《青年文苑》,出版多部诗集,用文字记录他对开州的情感,诉说他对党的感恩之情。
2003年,刘登平承担了《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一书的撰写任务,凭着对家乡的挚爱和情怀,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25万余字的《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成为开州新城文化建设的主要参考蓝本,获得“2003年度开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殊荣。
刘登平常年笔耕不辍,深入挖掘开州历史文化,抢救性搜集传承开州的党史资料,为《图说开州党史》《口述开州党史》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
在刘登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他坚持把党史书籍作为重要读物,进一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刘登平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喜欢撰写学习笔记,分享学习心得,把知心话儿向党说,陆续在《开州日报》《达州晚报》《重庆政协报》《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开州政协网上发表他撰写的《弘扬开州精神,汲取开州力量》《信仰·忠诚·责任》《感谢党给他的一枝笔》《缅怀英雄学党史,让纪律重于生命》等10余篇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刘登平用手中的笔记录学习党史的感悟,带头履职担当,积极守正创新,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感染着众多读者和网友。
爱国情怀代代传
刘登平打开书柜,拿出《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故事选编》《刘伯承精神(感悟与实践)》《走近刘伯承元帅》等书籍,给记者详细介绍每本书的内容。
“开州是刘帅的故乡,这些书有的是我参与编辑、审校的,它们完整地记录了刘帅革命的一生,为弘扬刘帅精神、建设帅乡提供了史料。”刘登平表示,为了让爱国情怀代代传,他还在网上购买了《毛泽东传》《刘伯承传》《刘伯承军事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我的一家》等书籍阅读学习。
刘登平拿出已经泛黄的《我的一家》对记者说:“这本书是陶承老妈妈写的,她讲述的革命故事,使我从小受到了教育和熏陶,我会将这本蕴涵红色基因的书传给儿子和孙子,希望他们能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努力为祖国作贡献。”
记者手记:“党的历史是最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承载了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刘登平的书柜里摆满了《毛泽东传》《刘伯承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书籍,电脑桌上摆放着学党史的笔记本。
颂党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刘登平化感恩为工作的动力,从小事做起,从提升思想认识做起,让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灵魂深处,用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为加快开州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年轻一代以刘登平为学习榜样,记住历史,寻找红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记者 余清英)
他就是永葆初心本色,厚植爱党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区政协教科文卫委主任刘登平。
革命歌曲颂党恩
今年54岁的刘登平,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刘登平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党员,在他的记忆深处,祖父和父母无论是在干农活时,还是在做家务时,都喜欢哼唱革命歌曲,他就是听着这些歌曲长大的。一首首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革命歌曲,激发了他从小对党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
据刘登平回忆,父母最喜欢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社会主义好》等革命歌曲。“这些歌曲旋律轻松、欢快,无数遍听下来,我都耳熟能详了。有时我也像父亲那样情不自禁地哼唱,哼着哼着情绪就在不知不觉间高昂起来。”刘登平说。
刘登平的祖父特别喜欢为他唱《杨柳关》里的歌谣:“四川有个王维舟,领导干人(方言:穷苦人)杀‘瘟牛’,杀了‘瘟牛’炖汤锅,老蒋哭得泪长流……”
“我当时很好奇,就问祖父杨柳关在哪个地方?王维舟是什么人?”“杨柳关就是我家西北方向的一个山垭口。王维舟是川东游击队总指挥,他率领游击队配合红军在杨柳关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殊死战斗,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这就是川东著名的杨柳关战役。”祖父告诉他。
“当年长辈们用嘹亮的革命歌曲颂党恩,这些歌曲展现的力量已渗透入了父辈的生命,我们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奋进力量,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在新时代中展现新担当。”刘登平说。
知心话儿给党说
刘登平热爱写作,少年时撰写的新闻稿在乡政府广播站播放,反响热烈,村党支部奖给他一支笔。在党组织的激励和鞭策下,他用这支笔写新闻、散文、诗歌,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他还自费创办青年文学报《青年文苑》,出版多部诗集,用文字记录他对开州的情感,诉说他对党的感恩之情。
2003年,刘登平承担了《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一书的撰写任务,凭着对家乡的挚爱和情怀,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25万余字的《开州文化与文化新城》,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成为开州新城文化建设的主要参考蓝本,获得“2003年度开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殊荣。
刘登平常年笔耕不辍,深入挖掘开州历史文化,抢救性搜集传承开州的党史资料,为《图说开州党史》《口述开州党史》的编辑出版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
在刘登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书籍,他坚持把党史书籍作为重要读物,进一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真正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心中有信仰,脚下就有力量。”刘登平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喜欢撰写学习笔记,分享学习心得,把知心话儿向党说,陆续在《开州日报》《达州晚报》《重庆政协报》《人民日报》、今日头条网、开州政协网上发表他撰写的《弘扬开州精神,汲取开州力量》《信仰·忠诚·责任》《感谢党给他的一枝笔》《缅怀英雄学党史,让纪律重于生命》等10余篇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刘登平用手中的笔记录学习党史的感悟,带头履职担当,积极守正创新,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感染着众多读者和网友。
爱国情怀代代传
刘登平打开书柜,拿出《刘伯承元帅青少年故事选编》《刘伯承精神(感悟与实践)》《走近刘伯承元帅》等书籍,给记者详细介绍每本书的内容。
“开州是刘帅的故乡,这些书有的是我参与编辑、审校的,它们完整地记录了刘帅革命的一生,为弘扬刘帅精神、建设帅乡提供了史料。”刘登平表示,为了让爱国情怀代代传,他还在网上购买了《毛泽东传》《刘伯承传》《刘伯承军事文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我的一家》等书籍阅读学习。
刘登平拿出已经泛黄的《我的一家》对记者说:“这本书是陶承老妈妈写的,她讲述的革命故事,使我从小受到了教育和熏陶,我会将这本蕴涵红色基因的书传给儿子和孙子,希望他们能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永远热爱伟大的祖国,努力为祖国作贡献。”
记者手记:“党的历史是最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承载了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刘登平的书柜里摆满了《毛泽东传》《刘伯承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书籍,电脑桌上摆放着学党史的笔记本。
颂党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刘登平化感恩为工作的动力,从小事做起,从提升思想认识做起,让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灵魂深处,用信仰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为加快开州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年轻一代以刘登平为学习榜样,记住历史,寻找红色记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记者 余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