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我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
——记广州固锭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副会长张继伟
  K 五湖四海开州人
  民企共潮生
  本报记者 熊瑛
  2000年,15岁的张继伟初中毕业。因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这个在义和镇相辞村长大的留守儿童,带着对亲情的渴望,南下与父母团聚。
  为了不让儿子重蹈打工覆辙,父母竭力劝说他继续学业,但张继伟执意要用稚嫩肩膀分担家庭重担。进机械厂当学徒、开办公家具店、创办家具厂、成立广州固锭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张继伟凭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用20多年的时间成功创业,实现草根逆袭,成就不凡人生。
  学徒磨剑 初露锋芒
  “我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我三四岁时就外出打工了,把我托付给爷爷奶奶照料。以前通信不发达,不能随时通过视频联系。每当思念父母的时候,我就只能看看他们的照片。”张继伟说。
  为了拿到双倍工资,即便是春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父母也很少回家。每当看到同龄的孩子有父母陪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张继伟满眼都是羡慕,只能将思念深埋心底。
  初中毕业后,张继伟向爷爷奶奶提出,不想继续读书了,想去广东与父母团聚。起初,爷爷奶奶以为张继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哪知开学日期临近时,张继伟却不愿回学校。爷爷奶奶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给儿子和儿媳打电话。“张继伟不想上学了,说要去广东找你们,要不把他接到那边上学吧。”爷爷焦急万分地说。
  接到电话后,张继伟的父亲心急火燎地赶回义和镇,办手续、备行囊……一系列准备过后,张继伟在爷爷奶奶依依不舍的目光下,离开了家乡。
  销售历练 积累经验
  抵达广东之后,父亲为了让张继伟继续读书,一连几天找学校、跑教育部门。可张继伟却有自己的想法,他执意要像父母一样打工挣钱。然而,因为他年纪太小了,没有一家工厂愿意录用他。
  一年后,父亲托人为张继伟找到了一份工作——进机械厂当学徒。为期三个月的学徒期是没有工资的,而且工作时间很长,特别辛苦。父亲赶忙把这个消息告诉张继伟,但却没有吓退他。从那以后,他就专心地跟着师傅学习焊接、打磨、切削等技术。三个月之后,张继伟顺利出师,成为一名机械工人。在机械厂工作的两年时间,张继伟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的机械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
  2003年,张继伟的父母拿出半生积蓄,在东莞开了一家办公家具销售店。张继伟随即辞职帮助父母经营生意。于是,这个销售店成为他初展才华的舞台。那段时间,他白天跑市场拓客源,夜晚研习经营管理知识,仅用三年时间便将这家小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日后创业腾飞积蓄了能量。
   自立门户 创业成功
  “这几年,销售店生意火爆,离不开你的辛勤付出。现在你已经成家,我们给你本钱,你自己出去闯吧。”父亲语重心长地对张继伟说。
  “请您放心,我一定会闯出一片新天地。”张继伟斩钉截铁地回答。
  2006年,新婚燕尔的张继伟在父亲“自立门户”的嘱托中开启创业征程。他在东莞创立了一家颇具规模的家具厂,专注于办公桌椅、会议桌、老板桌等办公家具的生产。家具厂甫一成立便以精准市场定位脱颖而出,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远销欧美非等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2015年,而立之年的他在广州布局,投资百万元成立广州固锭办公家具有限公司。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张继伟始终坚持“高科技、高品质、重服务”的发展理念,积极汲取同行的先进经验,以先进的科技为依托,用过硬的质量站稳市场,凭良好的信誉谋求长远发展。
  九载耕耘,张继伟的公司发展蒸蒸日上,2024年公司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员工数量从最初的8名发展到了如今的300余名,实现了从小厂到行业翘楚的华丽转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0%的员工都来自他的家乡开州。
  创业成功后的张继伟始终不忘回报家乡。这些年,无论是安装路灯还是拓宽道路;无论是修建广场还是关爱老人,张继伟总是慷慨解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义和镇发展贡献力量。
  2024年12月,张继伟当选为广东省重庆开州商会副会长。“我一定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会员企业,同时,积极引领开州籍企业家为家乡引资招才作出贡献。”张继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