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向“优”而行
K 抓落实赛实绩
本报记者 李艳
在值班值守中,积极构建高效响应体系;在政务服务领域,大力推行暖心政务举措;在公益实践活动方面,深入开展特色志愿行动……近年来,区政务信息中心以雷锋精神为行动指南,将民生的温情渗透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让这份暖意在城市服务的前线持续闪耀。
值班值守全天候,排忧解难不打烊
“您好,这里是开州值班热线吗?我不小心错过了统一免费体检,能否帮忙重新安排吗?”电话那头,白鹤街道的一位老人带着焦急的语气询问。
“请您放心,我们马上为您处理!”值班员挂断电话后,迅速将这一诉求传达给区卫生健康委。半个小时后,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便携带体检设备,上门为该老人提供了贴心服务。
当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出现在家门口时,老人激动不已:“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得这么快!”
群众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区政务信息中心的值班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各类民生需求:1月,涉及烟花爆竹管理26件、住房保障29件、城市内涝57件;2月,政策咨询26件、交通拥堵41件、农民工讨薪12件;3月,政策咨询31件、交通拥堵12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该中心与民心之间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区政务信息中心切实强化“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使命意识,坚持24小时为民排忧解难,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2024年,该中心共接处群众各类来电事项3890件,办理公开信箱信件109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成功协调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30余件。对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特急事项,做到10分钟内研提办理意见、1小时内推动落实、2小时内限期办结,有力保障了全区的和谐稳定。
政务服务全年办,高效办结零差评
不久前,区政务信息中心接到居民雷先生的紧急求助,他90多岁的母亲在住院治疗期间退休工资停发了。经了解,是老人未能及时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系统自动暂停了发放。
“母亲正在住院,无法前往现场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雷先生在电话中焦急地表示。第二天,两名工作人员便带着移动设备走进病房,几分钟就完成了雷先生母亲的人脸识别与指纹采集。
“真没想到在病床边就能办好手续,你们的服务真是太棒了!”雷先生连连称赞道。
这一温暖人心的做法,正是区政务信息中心不断提升便捷化服务水平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中心从“心”出发、向“优”而行,始终坚持以“让服务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为宗旨,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人员等特殊群体,定向为他们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据介绍,区政务信息中心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365天一站式办结且零差评的佳绩。2022年,“开心办”创新案例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电子政务工作简报》上刊发,并荣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和市委办公厅通报表彰;2024年,区政务信息中心被表彰为重庆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
志愿服务随时在,扶危济困暖人心
每年的“世界献血日”,区政务信息中心的干部职工们就纷纷响应号召,报名参与献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一份力量,这让我非常开心。”每年都参加献血的区政务信息中心政务科科长祁美志说。
与此同时,被选派到南门镇东阳村驻村的区政务信息中心干部李明,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2025年春节前夕,他前往东阳村7组看望了一位因车祸瘫痪在床的村民,并为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传递了浓浓的关怀与温暖。
…………
在区政务信息中心,扶危济困的行动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近年来,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以雷锋为榜样,人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据统计,2024年,该中心干部职工共走村入户30余次,为困难群众捐赠物资达2万余元。
从深夜抢险时闪烁的应急灯光,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身影;从政务窗口工作人员温暖的笑容,到田间地头志愿者鲜艳的红马甲……区政务信息中心织密织细政务服务“一张网”,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李艳
在值班值守中,积极构建高效响应体系;在政务服务领域,大力推行暖心政务举措;在公益实践活动方面,深入开展特色志愿行动……近年来,区政务信息中心以雷锋精神为行动指南,将民生的温情渗透于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让这份暖意在城市服务的前线持续闪耀。
值班值守全天候,排忧解难不打烊
“您好,这里是开州值班热线吗?我不小心错过了统一免费体检,能否帮忙重新安排吗?”电话那头,白鹤街道的一位老人带着焦急的语气询问。
“请您放心,我们马上为您处理!”值班员挂断电话后,迅速将这一诉求传达给区卫生健康委。半个小时后,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便携带体检设备,上门为该老人提供了贴心服务。
当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出现在家门口时,老人激动不已:“真没想到你们能来得这么快!”
群众身边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区政务信息中心的值班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各类民生需求:1月,涉及烟花爆竹管理26件、住房保障29件、城市内涝57件;2月,政策咨询26件、交通拥堵41件、农民工讨薪12件;3月,政策咨询31件、交通拥堵12件……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该中心与民心之间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区政务信息中心切实强化“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使命意识,坚持24小时为民排忧解难,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2024年,该中心共接处群众各类来电事项3890件,办理公开信箱信件1098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成功协调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为群众解决急事难事30余件。对于群众反映的涉及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特急事项,做到10分钟内研提办理意见、1小时内推动落实、2小时内限期办结,有力保障了全区的和谐稳定。
政务服务全年办,高效办结零差评
不久前,区政务信息中心接到居民雷先生的紧急求助,他90多岁的母亲在住院治疗期间退休工资停发了。经了解,是老人未能及时完成社保待遇资格认证,系统自动暂停了发放。
“母亲正在住院,无法前往现场办理社保待遇资格认证。”雷先生在电话中焦急地表示。第二天,两名工作人员便带着移动设备走进病房,几分钟就完成了雷先生母亲的人脸识别与指纹采集。
“真没想到在病床边就能办好手续,你们的服务真是太棒了!”雷先生连连称赞道。
这一温暖人心的做法,正是区政务信息中心不断提升便捷化服务水平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该中心从“心”出发、向“优”而行,始终坚持以“让服务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为宗旨,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偏远地区人员等特殊群体,定向为他们提供上门办理服务。
据介绍,区政务信息中心在政务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365天一站式办结且零差评的佳绩。2022年,“开心办”创新案例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电子政务工作简报》上刊发,并荣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和市委办公厅通报表彰;2024年,区政务信息中心被表彰为重庆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
志愿服务随时在,扶危济困暖人心
每年的“世界献血日”,区政务信息中心的干部职工们就纷纷响应号召,报名参与献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贡献一份力量,这让我非常开心。”每年都参加献血的区政务信息中心政务科科长祁美志说。
与此同时,被选派到南门镇东阳村驻村的区政务信息中心干部李明,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2025年春节前夕,他前往东阳村7组看望了一位因车祸瘫痪在床的村民,并为其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传递了浓浓的关怀与温暖。
…………
在区政务信息中心,扶危济困的行动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近年来,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以雷锋为榜样,人人争做志愿者,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捐款捐物等公益活动。据统计,2024年,该中心干部职工共走村入户30余次,为困难群众捐赠物资达2万余元。
从深夜抢险时闪烁的应急灯光,到主动上门服务的身影;从政务窗口工作人员温暖的笑容,到田间地头志愿者鲜艳的红马甲……区政务信息中心织密织细政务服务“一张网”,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