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腾飞引领 “五龙”蓄势崛起





仲春时节,长江万州段江面波光粼粼,两岸厂房林立,机器轰鸣声与江涛声交织,奏响了一曲新时代的奋进乐章。这里,生产线上的每一个齿轮都在推动着发展的进程,每一缕升腾的蒸汽都映照着经济的活力。
去年以来,万州区紧扣市委赋予万州的“三个定位”新使命和争做“七个排头兵”新要求,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以深入实施“十大行动”为抓手,加快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
数据显示,先进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3大主导产业和医药化工、新型能源2大特色产业总产值694.26亿元,其中以九龙万博、平湖金龙“两条百亿龙”生产的铝、铜等先进材料产值达362.4亿元,增速排全市第一。
产业是发展的引擎,数据是最有力的见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万州提出“从两个百亿级企业到五个百亿级企业”的奋斗目标,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跃升,更是一次城市能级的跨越。
1 百亿级企业撑起产业脊梁
晨曦中,重庆市九龙万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厂区早已是一片繁忙景象,4条氧化铝生产线满负荷运行。这是万州近年来投资最大、产值最高的工业项目,是全球氧化铝行业单体产能最大、国内同行业综合能耗和排放最低的氧化铝生产企业。
高耸的分解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银白色的管道纵横交错,宛如一条条工业动脉,将发展的活力输送到每个角落。刚刚生产出来的氧化铝正陆续装袋,随即转运上车或装上集装箱通过公路、铁路发往全国市场。
“我们去年完成产值166亿元,各项指标创下新高。”公司常务副厂长汪小波说,由于公司氧化铝生产全过程、全流程磨合成熟,产品质量得到电解铝行业、非铝行业等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九龙万博氧化铝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销售稳步增长,为实现去年目标和今年开好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万州经开区高峰园,重庆平湖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块块紫铜,经过熔铸、铣面、轧制、联拉、盘拉、精整、退火等各道工序,变身精密铜管,源源不断发往格力、海尔等大型空调及制冷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企业,去年金龙铜管在万工业产值达到167亿元。
“现在每天日产精密铜管200吨左右。”张登勤是公司退火包装工段长,他告诉记者,现在客户订单较多,新年开始公司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生产线上,工人们三班两倒、人歇机不停,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确保按时保质将产品交到客户手中。
谈起2025年目标,九龙万博和金龙铜管的有关负责人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目光。“我们正朝着200亿元大关努力前进”。九龙万博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技改扩能项目,氧化铝年产能将达到560万吨,同时将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确保综合能耗指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金龙铜管有关负责人同样信心满满,他表示,预计一季度生产精密铜管约18700吨、增长18%以上,产值超13亿元,有望顺利实现“开门红”,预计今年在万产值突破180亿元。
据介绍,万州凭借显著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物流和优质的营商环境,积极引进九龙万博、金龙铜管等企业,使之迅速成长为百亿级企业。
2 产业链延伸激活发展新动能
龙头跑得快,还要龙身舞得活。
万州深谙此道,正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向上游延伸,夯实根基;向下游拓展,提升价值;向高端攀升,增强动能;向集群发展,壮大生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据了解,先进材料是万州重点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而铜及铜合金材料、铝及铝合金材料则是重点打造的先进材料产业链。通过组建先进材料产业链专班,按照“一链一图谱、一链一方案”要求,细化各产业链全景图、发展路线图,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策划、引进、签约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
以金龙铜管为龙头,整个铜及铜合金材料产业链发展图谱日渐清晰。
走进重庆平湖金龙精密铜管有限公司,一根根闪亮的铜管从智能化生产线鱼贯而出,这些制冷用铜管正是金龙集团在万州打造的第一个产业环节——铜管材制造。
与之相邻的重庆平湖金龙电工科技有限公司,则是金龙集团落下的第二枚重要棋子。在这里,铜材经过拉丝、退火等工序,变身为各种规格的铜线材,为集团在万州的产业链再添一环。
据了解,2023年建成投产后,金龙电工年加工10万吨新能源高端线材线缆产能不断释放,为客户量身定制线材线缆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进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各类电机、压缩机、光伏、高端楼宇等广阔领域。
现代化的各个车间内,忙而有序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由于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流水线上,一根根细细的铜线按程序自动转入一道道工序,源源不断变为成品出厂上市。
“我们生产的漆包线、铜导体和电线电缆三大类产品,在立足西南市场的同时,正大力拓展华东、华南市场。”公司副总工程师曹永义称,凭借雄厚的研发实力、优良的产品质量和强大的服务网络,金龙电工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发展势头良好。
不止于此,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在万州规划了铜板材,与铜管材、铜线材形成三足鼎立、齐头并进之势,致力于打造200亿级铜及铜合金材料产业链。
截至目前,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在万州先后建成年产8万吨精密铜管、5000吨管组件、2000吨毛细管、6000千米高铁贯通地线、10万吨新能源高端装备线材线缆等多个重大项目。
与此同时,万州铝及铝合金材料布局也正徐徐展开,正加快推动高峰新材料年产25万吨铝板带箔材项目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达产后产值将超100亿元,带动铝及铝合金材料产业链突破300亿元。
3 工业能级整体跃升破局起势
在万州的另一个工业园区,同样上演着“跨越”的故事。
宏大的焊接车间内,不时响起呲呲声,耀眼的焊花闪烁,火热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
一条柔性焊接生产线上,和工人们一起忙碌的还有29台机器人,动作行云流水、操作精准到位,自动传送、自动焊接,每3分钟就可下线一辆“万州造”汽车。
今年万州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长安跨越等企业向百亿级企业迈进,这为长安跨越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去年产销汽车近16万辆、实现产值72亿元,今年我们将着力实施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战略,稳守燃油车基本盘,扎实提升新能源渗透率,奋力推进商用车出海打拼国际市场。”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重庆跨越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韩路阳告诉记者,下一步,长安跨越将聚焦智能研发及智能制造,创新丰满车型谱系,促进适销对路产品迭代升级,年内陆续推出3个平台新车型,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要;聚力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合作机制建设,围绕“成本”和“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商用车企业,为万州工业强区赋能献力。
在两条“百亿龙”的基础上,万州正以产业链谋篇布局,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培育新的增长极,形成“五龙腾飞”之势。这不仅是量的叠加,更是质的飞跃。
今年万州将深化落实“十大行动”,推动产业能级全面跃升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围绕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紧扣万州“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不断深化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让更多的投资企业能够精准“匹配需求”。同时,万州区经济信息委结合现有工业发展基础和条件,正牵头制定《万州区产业能级全面跃升行动2025年实施方案》。
“2025年,我们将锚定全区‘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工业强区,加快塑造现代制造业新优势,向着五年再造一个万州工业目标迈进。”万州区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和两大特色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能级量级,完善“213”龙头企业和制造业“白名单”企业培育机制,推动九龙万博和金龙集团向200亿级、长安跨越等企业向百亿级企业迈进。
(本版文图由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提供)
短 评
“五龙腾飞”的产业图景,折射出万州紧扣市委赋予的“三个定位”新使命和争做“七个排头兵”新要求的深层逻辑,龙头企业不是孤立的增长极,而是产业链重构的起点。在全球化重塑、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竞争已从单个企业的比拼转向产业生态的较量。
万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追求龙头企业的数量扩张,而是着眼于产业链的“根深叶茂”。两条“百亿龙”的崛起,不仅带来了产值和税收,更重要的是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这种发展模式,既避免了“大树底下不长草”的困境,又防止了“满天星斗无明月”的尴尬。通过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万州成功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当前,万州上下正从“招商引资”向“育商强链”转变。万州的实践表明,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就是播下一颗产业升级的种子;构建一条完整产业链,就是打造一片高质量发展的沃土。这种“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发展思维,正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