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特色牌”做强“土字号”



K 三江三里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熊瑛文/图
阳春三月,漫步在白鹤街道花果同树的春橙园里,金灿灿的春橙与和煦的春风相得益彰,沁人心脾的春橙花香与果香扑鼻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充满诗情画意的乡土气息,让三月的春天愈发娇艳妩媚。
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不仅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白鹤街道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三农”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特色牌”“土字号”上做文章,做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全力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如今,该街道“开县春橙”种植面积达1.8万亩,为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三增”目标注入了强劲动力。
夯实特色产业基础
“这条便道,是政府投资给我们修的,大大方便了农副产品和农用物资运输,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特色产品的附加值。”蒋厚志指着车来人往的生产运输便道笑呵呵地说。
蒋厚志是白鹤街道登云村人。他2019年返乡创业,在登云村流转了766亩的荒山、荒地,栽种了766亩无核沃柑,由于没有生产便道,化肥、沃柑苗只能靠人力肩挑背驮,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大大挫伤了他返乡创业的积极性。鉴于此,自2021年开始,白鹤街道陆续投入资金,在蒋厚志的沃柑园里修建了长3公里、宽3米的生产运输便道,这让蒋厚志心里乐开了花。生产运输便道修好后,既方便了登云村村民出行,又给蒋厚志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由此许多在外打拼的村民纷纷返乡栽种“开县春橙”,如今白鹤街道“开县春橙”种植面积达1.8万亩,分布在登云村、四胜村、文峰村、高楼村、大义村等8个村,涉及W默科特、无核沃柑、北碚447锦橙等品种的“开县春橙”。白鹤街道乘势而上,又向主管部门积极争取果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为蒋厚志、任登术、郭小平等种植大户建起了沼气池,猪粪引入沼气池发酵,排放的沼渣、沼液作为无核沃柑的有机肥,实现了能源和资源的无害化、资源化、最大化利用。
“经过这些年的辛勤耕耘和精心管护,无核沃柑今年开始大量挂果了,目前平均亩产可达1500多公斤,以后丰产了,挂果率更高。生产运输便道修好了,不但方便我们采摘运输,更吸引了众多的水果批发商以及游客到我这里购买沃柑。”蒋厚志说。
提升特色产业品质
“欢迎来到直播间,我身后是‘开县春橙’——无核沃柑种植基地。现在正是无核沃柑成熟季,这种无核沃柑皮薄、肉甜、水分多,我们采用挂树保鲜的方式,不喷洒色素、保鲜剂,喜欢吃的赶快下单……”白鹤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张俣和党建办工作人员李卓骏在沃柑园里直播带货,很快就有20多个人下单购买沃柑。
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产品质量。为了提升无核沃柑、W默科特的品质,白鹤街道从源头上进行管控,采用标准化生产流程,引入精深加工技术,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价格和销量稳步增长,还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市场
认可度大大提高。
同时,白鹤街道还
聚焦柑橘良种繁育,在新品种、新材料上进行储备。探索应用了覆膜除草等绿色防控模式,W默科特、无核沃柑等7个品种的“开县春橙”被成功认证为“两品一标”绿色食品,北碚447锦橙被确立为“地理标志农产品”。“两品一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使白鹤街道的春橙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我一个月前就开始订购W默科特和无核沃柑了。每天运回去后,当天就能卖完,非常畅销。”来自四川眉山的收购商何平说,他已是第七个年头在白鹤街道采购春橙了,就因其品质好,四川眉山的市民非常喜欢。
实施产业智慧管理
“微喷头安装后,施肥、喷药方便多了,整个操作过程,只需3个人,一人管机房,一人巡逻,一人维护。”蒋厚志说,这就是实施智慧管理带来的方便。
2023年,蒋厚志对766亩的沃柑实行智慧管理,在每棵沃柑树的树盘下安装了一个微喷头。不仅有利于精准施肥,还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了劳动效率,766亩的沃柑园,只要2天就能完成施肥。
智慧管理不仅仅蒋厚志在运用,位于白鹤街道四胜村的重庆开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广泛运用。眼下,重庆开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栽种的W默科特已采摘完毕,正进入施肥环节,只见工人正在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它不仅能精准控制水量和肥料的输出,还能节水、节肥、节能、增产、增效,3000亩的春橙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施肥,只要5天就能完成。
近年来,白鹤街道相继打造了柑橘产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智慧果园监测中心,新建了两个千亩水肥一体化现代果园,6000亩果园实现了智能化水肥一体浇灌施肥,带动了40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800元,逐步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三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