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我区创新模式打造寿光蔬菜西部输出中心
山海同行越千里 东产西移富万家
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南门园区。记者 崔家清 摄

  本报记者 熊瑛
  3月24日,记者来到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厚坝园区,独具“寿光特色”的蔬菜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格外引人注目。蔬菜大棚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辣椒,一批批螺丝椒、牛角椒、二荆条从厚坝园区出发,1小时就送到四川达州、湖北利川,3小时后便能摆上重庆主城商超的蔬菜专柜。依靠鲁渝蔬菜寿光销售电商平台,“开州产寿光菜”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我区抢抓东西部协作新机遇,在成功引进复制山东寿光“六统一分”模式的基础上,打好“三张牌”,办好“三件事”,走好“三步棋”,强化“三服务”,创新打造“寿光蔬菜”开州版,实现了设施、设备、产业迭代升级,品种、品质、品牌高质高效,国企、村集体、种植户各美其美,标准、标牌、标志出彩出新,不仅让“菜篮子”充沛丰盈,还带动8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交出了基础设施大变、蔬菜产量巨变、富民产业蝶变的高质量乡村振兴答卷。
  打好“三张牌”
  “在创新模式上,我们着力打好‘东西协作、潍开合作、东产西移’三张牌。”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辉说。
  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近年来,山东、重庆两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潍坊、寿光与开州抢抓新时代鲁渝协作新机遇,携手共建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打造东西部产业协作“新标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财政援助我区资金1.59亿元,双方合作项目73个,共建产业园14个、特色产业基地3.5万亩、鲁渝帮扶车间10个,书写了鲁渝协作山海情、潍开同行兴业富民的合作典范。
  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和批发市场,我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较好的蔬菜产业基础、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辐射成渝地区广大市场,为“寿光蔬菜”东产西移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飞地”基础。
  “一个位于东部沿海,一个地处西部内陆,因为东西部协作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山海情缘。潍坊竭尽自己所能所长,让‘寿光元素’遍布开州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我们群众。”厚坝镇石龙村村民祁明声情并茂地说道。
  办好“三件事”
  “为了打造‘寿光蔬菜”开州版,我们着力办好‘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盘活用地、多方融通资金’三件事。如今,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已成为成渝地区高端蔬菜保供基地。”王辉介绍。
  我区坚持“点线面”科学规划,“短中长”分步实施,2022年8月,在寿光市的对口支援下,我区引进“寿光模式”,首先在临江、南门等镇建设了400亩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试验园区,几个月后,蔬菜上市,产量、品质均达到寿光标准。2023年,我区又在厚坝、临江、南门、满月等镇,将产业园区的规模扩大到3000余亩,同时带动17000亩大田蔬菜同步发展。我区的总体规划是建设10万亩“寿光模式”蔬菜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打造成渝地区高端蔬菜保供基地。
  同时,我区还通过改造利用低效园地、盘活老旧蔬菜基地、开发闲置撂荒地等方式规范有序流转土地3300亩,破解耕地“非粮化”管控难题,保障“寿光模式”蔬菜设施大棚用地。并且通过统筹整合乡村振兴专项债券、涉农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财政衔接资金等,落实项目建设资金4.82亿元,配套三峡后扶资金0.4亿元用于水利设施改造,全力保障了“寿光模式”开州版项目建设。
  走好“三步棋”
  “‘棋子’已摆好,接着就要下好‘组建合资公司、六统一分落地、三方联益联营’三步棋。”王辉说。
  2023年2月,由寿光、开州两地国企共同出资(开州85%、寿光15%)的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公司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开州选任,总经理及技术副总、营销副总由寿光推荐聘任,专业技术人员从寿光农发集团引进,双方深度融合,合作共赢。坚持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种子种苗、统一种植茬口、统一水肥植保、统一品牌打造、统一市场营销“六统”引领,种菜卖菜根本不用愁,截至今年2月,35户经营主体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入园种植蔬菜。建立了国企、村集体、重专户三方联益的市场化运营联合体,健全建、管、产、销一体化服务运营机制,走出了国企投资稳步回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提高的强村富民路子。
  我区还强化“三服务”,即“专业化”技术服务、“定制化”政策服务、“专班化”营商服务,为鲁渝(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提供人才与技术保障,开发了“蔬菜贷”和“蔬菜保”,为蔬菜产业发展创造了最佳营商环境,大大激发了村集体、种植户种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