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壳村”到“振兴村”的华丽蜕变







K 帅乡党建
本报记者 邓青春
3月18日,夜幕降临,随着音乐响起,满月镇甘泉村文化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村民在这里散步聊天、健身锻炼、跳广场舞,孩子们在一旁嬉戏玩耍,追逐打闹声与动感十足的音乐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今年春节前,我们拿出21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益,给村民们派发了‘红包’。村民如今的幸福生活得益于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甘泉村党支部书记李德祥告诉记者,从2022年起,甘泉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百万元,连续三年分红,累计分红超过60万元。
甘泉村曾因集体经济薄弱被称为“空壳村”,如今却连年为村民派发“红包”,这背后的振兴密码何在?近年来,甘泉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倾力打造“党旗领航·共富甘泉”党建品牌,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加强党群共建合作、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推动村集体经济呈现多点开花、壮大提质的发展态势。
A 强基固本“筑堡垒”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近年来,甘泉村着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以组织振兴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1年4月,甘泉村圆满完成村支“两委”换届,实行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进入村支“两委”班子,村支“两委”成员平均年龄下降5.8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80%。
“换届后,村支‘两委’成员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干部讲堂等平台加油充电,进一步提振了士气,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信心。”本土人才李德好说,甘泉村建立了完善的“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体系,推动党组织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延伸覆盖,着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
目前,甘泉村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均由党员担任负责人或管理人员。5名党员自筹资金19万元,带头入股甘泉村印象甘泉桶装水厂项目,带动7名致富带头人参与乡村民宿、生态养殖等项目建设。
此外,甘泉村党支部先后与驻镇工作队临时党支部、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活动11次。结对联建党支部切实发挥资源优势,在市场拓展、产品宣传等方面谋良策、支实招、解难题,助力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B 党群携手“聚合力”
“现在家里安装了光伏发电板,既带来了收益,又方便了生活。”村民刘云端称赞该村光伏发电项目是一个既环保又增收的好产业、好项目。
甘泉村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将收集到的问题按照“分类—交办—办理—反馈”流程进行办理,形成工作闭环,确保问题不搁置、事事有回音。
今年以来,甘泉村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访调研,先后召开院坝会、社员大会37次,收集意见建议56条。在此基础上,甘泉村明确创建碳中和生态乡村示范村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高山生态养羊场、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等集体经济项目。
甘泉村党支部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着力解决种植养殖技术、经营销售渠道、风险防范能力等问题,让村民发展产业无后顾之忧。党员干部每天轮流值班、24小时开机,村民事项随到随办、急事急办,对老弱病残群体实行上门代办服务,真正把村民的事做细、把村民的心捂热。
甘泉村严格执行党务、政务、财务、服务“四公开”制度,定期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经济成员大会等,公示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大事项,通过定期晾晒“成绩单”,确保集体利益和村民权益不受侵害,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引导大家积极投身村集体经济发展。
C 创新发展“蹚新路”
仲春时节,走进甘泉村,只见宽阔的柏油路通到家家户户,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多元富民产业红红火火……
“帮扶车间在村头,就近就业有盼头。美丽乡村入画来,幸福生活节节高。”村民刘明芳对于如今的好日子赞不绝口。
近年来,甘泉村始终坚持党支部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党组织工作融入产业发展、农民和村集体增收之中,不断探索“支部+”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据了解,甘泉村党支部领办甘泉村经济联合社,利用财政资金发展130亩高山生态蓝莓基地;创办印象甘泉桶装水厂,年销售量20万桶,2024年实现收入180万元。甘泉村与区供销联社签订合作协议,发展高山蔬菜500亩、建设高山康养民宿10栋。洽谈引进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白鹤电力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联合湖山投资集团推动印象甘泉桶装水厂技改扩能,让“大桶变小桶、桶装变瓶装”,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
此外,甘泉村党支部入股高山生态养羊场,预计每年可固定分红4.59万元;将党群服务中心空置房间租赁出去发展民宿酒店,每年固定收租3万元;将闲置村校改造成精品民宿“甘泉小筑”,公开招募经营业主,每年固定收租10万元……
如今的甘泉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摘掉了“空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完成了“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D 共建共享“好日子”
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甘泉村党支部坚持“凡是有财政投入就要有集体收益,凡是有企业进入就要有村民参与,凡是有股权占比就要有利益分红”的村集体经济发展理念,探索健全多元化联农带农机制。
据了解,甘泉村制定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方案,明确了村集体经济收益的使用范围、分配比例,目前经营的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预计年利润55万元以上,拟拿出20万元收益为入股村民分红,平均每个家庭可增收500元。
甘泉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流转了500亩土地发展崖柏产业,惠及村民500余人。推动印象甘泉桶装水、高山生态蓝莓等产品进驻“满月山货”销售门店,充分利用“满月山货”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就近用工约束机制,要求村集体经济组织优先使用本地村民务工,直接或间接带动80余人就业,全年务工收入超过120万元。
“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党建品牌,紧盯市场需求,因时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路子,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持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的振兴之路。”满月镇党委书记胡军说。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