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义和镇与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深化“三个一”合作
政银携手架“金桥” 暖心服务助振兴
  K 抓落实赛实绩
  本报记者 喻建国
  签字、握手、鼓掌,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瞬间,拉开“有情有义、和美乡村”的振兴大幕。
  2月13日,义和镇政府与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州支行(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签订合作协议。载着10亿元授信额度的政银合作之船正蓄满“动力源”,给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当天正值农历正月十六,双方“喜结良缘”,是“自由恋爱”,还是“媒妁之言”?
  我区是全国劳务输出大区,常年有55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在外资产资本超过3000亿元。为吸引资金回流家乡,助力新开州蝶变,今年1月初,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推进一张储蓄卡、一批流水、一只基金“三个一”工作,聚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显而易见,区委、区政府就是义和镇“牵手”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的“大媒人”。
  义和镇有近2万人在外务工,在外创业成功人士127人,在外资产资本超50亿元,而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也早已看上了这块金融“蛋糕”。
  近年来,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已为义和镇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贷款3000多万元,支持当地发展蜂糖李、翠冠梨、耙耙柑、赞山菊、春血橙等一批特色产业,为71家市场主体提供了一对一的金融“套餐”,早已在对方心中留下了“好感”。
  这次区委、区政府公开“挑明关系”,双方“走动”更加频繁。1月25日,义和镇召开在外人士代表乡情座谈会暨“三个一”宣传推进会,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专门派出3名工作人员参加,当场为义和镇在外创业者办理“金雁卡”15张。目前,办卡数已增至52张,存入资金712万元。
  既有“眼缘”,又有“情分”。有了区委、区政府的“说媒”,义和镇与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定下互利共赢的“终身大事”。
  按照“婚约”,双方主要围绕科技创新、数字转型、绿色发展做文章。义和镇着眼建立合作机制,制定详细计划,筛选重点项目,明确推进时间。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则利用“工具箱”,给义和镇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包”,给予重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提供专项融资支持。
  “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一定把企业搞好,为家乡争光。”丁维中是义和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就在签约后的一个小时,他的公司便获得重庆农商行开州支行200多万元的贷款,成为政银“新婚”诞生的第一个“幸运儿”。
  “这是一个好兆头!”在义和镇党委书记吕亮眼里,这样的“喜事”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有了金融“活水”的浇灌,义和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树”必将枝繁叶茂。